范玉靜:華人先驅對加拿大建設的貢獻

范玉靜
font print 人氣: 7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7月23日訊】1886年,當溫哥華成為一座城市的時候,在加拿大的華人歷史就早已經開始了。1788年(乾隆52年),第一批來到加拿大的中國人登陸英屬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又稱卑詩)。這些從澳門來的中國木工跟隨英國海軍隊長James Meares在英屬哥倫比亞的溫哥華登陸。

然後,這批中國木工之後的行蹤卻未載史冊,下落不明。

有較詳細記載的第一個移民到卑詩的中國人是在1858年(咸豐8年),從加州移民過來。而最早的那批中國人來自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幾乎都是男人,他們中少部份人是商人,多數是農民和勞工。

當時,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的淘金潮吸引了很多中國人和舊金山(三藩市)的華人。到1863年,有4000名中國人在Carriboo工作。1883年,卑詩省有2000名淘金工人,其中大約1500是華人。

中國人的勤勞、節儉、吃苦耐勞給當時的那些僱主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時,中國人不僅彌補了對淘金工人的急需,而且還彌補了經濟前沿的另外一些缺口,他們為大量的淘金工人提供洗衣、餐飲以及農場種菜等服務。此外,中國人還參加修建公路等。

Paul Yee先生在他撰寫的《Saltwater City》書中,引用了當時一名國會議員的話,從中可以看到他們對中國勞工的信任。書中寫道:在1879年,國會議員、工程師Edgar Dewdney說:「在一個礦業的所有方面都開始起步的時候,你不能依賴白人勞工,他們往往運作了那些礦場後使得僱主陷入困境。唯一能夠依賴的勞工是中國人。」

華人還在興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卑詩在1871年(同治10年)同意加入加拿大聯邦的條件是,聯邦政府在10年內建成一條連接加拿大東西部的鐵路。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1880年(光緒6年),鐵路公司在廣東省聘請了5,000名工人,亦在加州聘請了7,000名華人。雖然鐵路華工只是負責大約300英里的工程,但這300英里卻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中最艱鉅的一段,因為這段鐵路要穿過險峻的洛磯山脈,白人大都不願意去冒險。廉價的華工成最好的人選。到1881年(光緒7年)底,最初的5,000名華工當中,僅有約1,500人生還。

1885年(光緒11年),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完成之後,不再需要華人勞工。同年,加拿大政府開始向進入加拿大的華人收取人頭稅。加拿大各級政府盡力阻止華人移民到加拿大以後,聯邦政府在1923年(民國12年)通過了排華法。這個法案規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員、留學生和特別個案以外,所有華人都不可以進入加拿大。

1939年(民國28年)9月10日,加拿大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加華人對加拿大的戰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購買加拿大和中華民國的戰時債券,在中國城舉辦藝術表演為民國籌集資金,有些華人還加入加拿大軍隊。

鑒於在加華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加拿大的貢獻,加拿大聯邦政府於1947年(民國36年)5月14日廢除了《排華法》並恢復在加華人的公民權利。

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總理哈珀(保守黨)在國會舉行正式「道歉」儀式,平反華人移民法案,並對尚存的受害者及親屬進行象徵性「賠償」。哈珀總理用廣東話說出道歉,許多年長、受過人頭稅之苦的華人不禁潸然淚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朱宇明加拿大溫哥華報導)溫哥華西6街304號,是一棟廢棄的獨立屋。屋前植有一株蘋果樹,樹幹上爬滿了青苔,枝頭高處還零星掛有幾個蘋果,在風中瑟縮。房屋周圍圈好了圍欄,上面懸掛的告示牌赫然寫著卑詩省電力傳輸公司(BCTC)的開發申請,在此處要興建一座變電站。看來獨立屋和蘋果樹都在劫難逃了。如何延續這棵見證歷史的老樹的生命,卻令市府、電力公司和果樹專家煞費苦心。
  • 溫哥華濱臨太平洋,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該地區的早期移民主要來自於中國、日本和印度等亞洲地區,與加拿大其他城市相比,獨具東方的特色,經歷了百餘年的興衰,誰曾想溫哥華這個屢獲全球最宜居稱號的城市當年僅是一個小小的鋸木廠小鎮,即今天的煤氣鎮。
  • 《蔣中正(蔣介石)日記(1948—1954)》新書日前於國史館發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暨前國史館長呂芳上指出,這是一部罕見的國家領導人日記。
  • 幾年前看到旅居美國的阿陀一篇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驚心動魄的南中國知青偷渡潮》一文,該文寫得深入細緻,氣勢恢宏,且數據清晰,把當年的知青偷渡重現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寫出如此佳作,可見其寫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時也會有爭議的地方。我個人與作者有不同的意見不吐不快,因此在這裡提出來,讓大家討論一下。
  • 在當年那個迫使大量人民「起錨」、「督卒」、「較腳」、「著草」——等同逃亡的大時代裡,並非所有人都會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須具有活躍的思想。在當年的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思想僵化,中紅毒甚深的人,即使他們不是那個制度的得益者,他們也不會對那個極權制度產生懷疑,進而產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當清明和重陽這兩個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後兩週,香港政府都會開放邊境的墳場讓香港市民前往拜祭親人。每當這兩個節日,前往邊境的人很多。在彎彎曲曲窄長的界河梧桐河南邊各個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個小小的沙嶺墳場,能有幾多真正的參拜者,來的人大都是在各個不同時期「起錨」成功的人。
  • 熱帶亞熱帶沿海潮間帶的常綠闊葉灌木群落——紅樹林。(公有領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當年的「起錨」客,「起錨」本指船舶開航的意思,但在那瘋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廣東知青〕中,卻有另外一個意思,在廣東當年一提起這一專有名詞,人們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錨」是一種賭博,參與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與生命,那時參與這個賭博的廣東知青為數不少。有的贏了,有的輸了。
  • 在漆黑一片的茫茫大海中,那些敢於用繩子把彼此的身體連起來,以示在大海中互相照應、互相扶持的例子原來並不罕有。那些把彼此的生命連在一起的人,不管是兄弟姐妹、夫妻還是朋友,在以後的歲月中,在人生的大舞台中往往都能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 最近我訪問過幾位插埸的知青,他們都說當年如果插埸的知青逃亡失敗被押解回場,農場都會為他們搞一場「歡迎會」。在批鬥會上他們挨幾下是很平常的事,毒打的事不常見,但不是沒有,如果在批鬥會上表現不好,態度不好,或者平日與人積怨,又或者平日表現不好,就會多挨幾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