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市資不抵債 穆迪:地方債務遠超估計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國際金融評估機構穆迪公司週一發表公告稱,中國審計署關於銀行對地方政府貸款規模的數據可能少報了人民幣3.5萬億元,並警告說,地方貸款數額巨大可能對中國銀行系統構成威脅。穆迪表示這一問題或推動穆迪將中國銀行系統的評級前景調整為負面。

地方債務遠高於官方統計

近日,中國官方首次宣佈各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達到10.7萬億元人民幣,該數字佔中國經濟的27%,不少專家還質疑這個數據的可靠性。

中國審計署公佈的統計數據稱,銀行向地方政府發放的貸款金額約為人民幣8.5萬億元。在週二發佈的報告中,穆迪將審計署6月27日公佈的數據和中國銀監會發佈的報告進行核對後發現,審計署可能漏報了3.5萬億元的銀行對地方政府貸款。

穆迪認為這部份漏報的貸款違約風險最大,回收的可能性很小。並據此推斷中國銀行業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風險要遠遠大於此前的預期。報告認為,中國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規模可能佔總貸款規模的比例的8%~12%之間,而一般情境下的不良貸款比例應該在5%~8%。

渣打銀行中國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上週四在一份研究報告中估計,中國的政府負債總額相當於GDP的71%。遠高於中國審計署公佈的20%。渣打預測,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所欠的4萬億到6萬億元貸款永遠不會得到償還。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史宗翰(Victor Shih)說,綜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對政府平台未償還債務的估算數字以及審計署的報告,可以得到更真實的地方政府債務數據。通過綜合這些數據,他認為,地方政府債務總額在15.4萬億到20.1萬億元之間,約占中國GDP的40%到50%。

78市資不抵債40市縣借新還舊 危機浮現

中國審計署的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高於100%的市級和縣級政府分別達到78個和99個。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的財政已經進入「拆東牆補西牆」、循環舉債的週期。截至2010年底,有22個市級政府和20個縣級政府的借新還舊率超過20%,還有部份地區出現了逾期債務,有4個市級政府和23個縣級政府逾期債務率超過了10%。有傳言稱上海和雲南的地方政府投資平台在償還貸款方面正遇到困難,這標誌著一波還貸困難潮的開始。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博客)指出,地方政府債務是他研究國內經濟17年來的最大難題,在房地產市場尚未出現任何大幅放緩跡象下,這顆炸彈暫時不會引爆,但中國政府再不出手,很可能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評級機構惠譽認為,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可能佔到中國銀行業壞賬的30%。

保障房貸或使地方政府債務惡化

《新世紀》週刊週一援引行業人士及政府官員的話報導,中國大多數地方融資平台公司的資金鏈已緊繃到極致,為保障房住房建設融資發行的企業債券是一根新的救命稻草。然而報導指出,如果監管不當,保障房債可能會導致地方政府債務出現一些新問題。

報導稱,許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公司開始聞風而動,打算借保障房的政策東風發債融資。報導援引某評級機構人士的話稱,90%的城投公司都能和保障房沾上邊,只要裝進保障房項目,就能改頭換面去發保障房企業債,還能走發改委的綠色通道。

銀行業繞過房貸限制給地方政府放貸

旨在抑制貸款增長的新監管規定出台後,地方政府和銀行就設計出了聰明的新辦法,繞開官方渠道向患資金飢渴症的企業提供資金。

福建省的一名房地產開發商對他籌措資金的辦法做了解釋。他需要籌資近人民幣20億元建造一座大樓,其中10億元他通過預售房屋的方式籌得,但大樓要想完工仍有約8億元的資金缺口。這位開發商現在正轉而寄希望於一個創新性的資金來源:保證將未來可獲得的個人按揭貸款作為借款抵押品,雖然這一抵押品眼下尚不存在。也就是說,這位開發商要求未來會向其購買住宅的人向給開發商貸款的銀行申請按揭貸款。

為繞開銀監會的禁令,地方性銀行分支機構安排向它們借錢的企業與它們富有的個人客戶「聚會」,會上銀行將打包起來的貸款推介給富有投資者。銀行會提供「含蓄」的支持,貸款不會出現在銀行的賬目上。

這樣一來,中國的金融系統就成了一個失控的金融體系。這些新的資金來源使人對北京是否有能力控制金融體系產生了疑慮,也令人不禁對它是否有能力緩解通貨膨脹並防止房地產市場暴跌心生懷疑。

中國銀行業接受政府救助無可避免

瑞信(Credit Suisse)的經濟學家陶冬在國家審計署公佈了中國地方債務數據後發表報告稱,中央政府最終需要將地方政府欠銀行的債務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剝離出來,並調整銀行的資本結構。

路透社報導說,北京正在考慮的一項救助方案是,中央政府可能會接手地方政府人民幣2萬億至3萬億元的未償還債務,以確保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債務違約,這種違約會打垮中國經濟。

陶冬說,中國銀行體系內部的壓力正在不斷加大,因為土地銷售不斷下滑,地方政府卻有越來越多的債務即將到期,而土地出售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銀行越來越擔心地方政府償還現有債務的能力不斷惡化。

渣打銀行認為,有初步跡象顯示,在地方政府層面上,巨大的財務困境正在形成。

瑞士信貸的陶冬說,中國審計報告將地方層面85%的債務歸為由地方政府擔保或直接承擔責任,似乎是為中央政府最終為潛在損失承擔責任鋪路。

相關新聞
《金融時報》:中國經濟「三本帳」  問題如地雷
清理3萬億地方政府債務 誰來買單?
何清漣:中國地方債務的泥潭有多深?
紐時:中國的繁榮出現裂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