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格威的終極傳記:行銷創意(4)

肯尼斯.羅曼 Kenneth Roman

人氣 11
標籤:

一九五二年是總統大選年,這年瑞夫斯以一支二十秒的電視廣告名留廣告史,他在廣告中把艾森豪將軍塑造成「和平者」。

奧格威是麥迪遜大道上少數支持阿德萊‧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的人,他告訴瑞夫斯:「瑞夫斯,站在你的立場,我希望這廣告一切順利。

但是站在國家的立場,我希望這廣告一敗塗地。」結果這廣告很成功,能言善道的史蒂文生輸給了戰爭英雄。「你能想像邱吉爾像可憐的艾森豪那樣打電視廣告嗎?」奧格威酸溜溜地說。

奧格威對於試圖說服文案撰稿人和藝術指導接受他的想法感到不耐,所以後來他愈來愈常教他們該怎麼做,如何寫廣告和塑造形象:使用大幅的出色照片(絕對不用畫的),通常在照片下放一行標題作為說明,接著用簡單的傳統字體,寫三段簡單好讀的文字。

一般廣告是以商標取代商品名稱,放在廣告的下方,奧格威是把商品名稱移到廣告上方的標題中。

他們提供客戶頭等艙的禮遇,廣告中處處散發著質感:廣告的產品、文案的語氣、簡潔的版面、廣告出現的地方等等。

這家小型的新興公司在《紐約客》上買的廣告版面比其他公司還多*(只比一家廣告公司少而已)。

雖然廣告是打在《紐約客》上,不過他們的設計風格是源自於《假日》(Holiday)雜誌,奧格威很欣賞這本高檔旅遊雜誌的設計。

他認為讀者在閱讀雜誌時,應該比較想看到同風格的廣告,而不是以商標或文案反白顯示在單色背景上,他說那根本沒辦法閱讀。他似乎從來沒想到,當時《紐約客》的編輯風格完全沒有照片,和《假日》的編輯風格幾乎毫無相似之處。

*一九五○年代有一段期間,奧格威的廣告,再加上表妹韋斯特以及其子安東尼‧韋斯特(Anthony West)的特稿,佔了《紐約客》相當多的頁數。

奧格威很幸運能找到丹麥籍的排印員英格柏‧巴頓(Ingeborg Baton)。對一家小型的廣告公司來說,請全職排印員的費用太高了。奧格威很在意廣告的呈現,英格柏是這方面的關鍵*。

她在看完文案的每個字並了解撰寫者想表達什麼之前,從來不對排印表達意見,不管那要花多少時間。奧格威雖然對創意獎項沒什麼興趣,但他從不吝於肯定卓越的排版、美術和印刷。

他宣稱一九五○年,公司的排名僅落後規模較大的愛爾廣告(N.W. Ayer)和揚雅廣告,他們有六支廣告榮登《廣告公司》(Advertising Agency)雜誌的「最佳五十廣告」。

*註:一則訃聞提到,稱英格柏為排印員,就像稱英國家具設計大師齊本德爾(Chippendale)為木匠一樣。

貧困的波多黎各當時隸屬於美國的管轄,這個地方為奧格威的廣告公司提供了下一個大放異彩的機會。

波多黎各的總督路易‧繆諾茲—馬林(Luis Munoz-Marin)和他的經濟幕僚多羅‧「泰迪」‧莫斯科索(Teodoro “Teddy” Moscoso)告訴他,該國的失業率和貧窮情況相當驚人,極需發展工業。

他們已經致力改善國內的情況,奧格威的任務是把那些資訊精確地傳達給美國的大眾,尤其是製造商。奧格威覺得這任務非同小可,他竭盡心力地把波多黎各描繪成「浴火重生之島」。

奧格威曾抱怨,這是他寫過最好的廣告,卻從未獲得肯定。這是一份純文案的全幅廣告(附優待券),上面列出到波多黎各建廠的稅賦優惠,還有經濟學家貝爾茲列‧里科(Beardsley Rico)的簽名。

有一萬四千名潛在雇主剪下了優待券,寄了回來,很多人到波多黎各建廠,為當地帶進了工作機會。

有一天奧格威對客戶表示,工業發展計畫進行得不錯,島上多了數百家新工廠,但是當地政府要是不多加注意,美麗的小島可能變成工業園區。

莫斯科索問道,所以你的建議是?「我的故鄉蘇格蘭以前一直被視為蠻夷之地,後來魯道夫‧賓(Rudolph Bing)到愛丁堡,開創了愛丁堡藝術節,你們為什麼不也辦個藝術節呢?」

莫斯科索把這個建議記在小筆記本上。三個月後,他說服大提琴家帕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到波多黎各生活,並開辦卡薩爾斯音樂節。

在廣告中,卡薩爾斯不是坐著拉大提琴(奧格威說那太「視覺平凡」了),照片顯示一個空房間裡,有一把大提琴倚著椅子。這個讓人發揮想像的場景,後來成為廣告經典,一位創意人稱之為「維梅爾之光」。

奧格威從一開始就知道波多黎各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國家形象。他委託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人覺得波多黎各髒亂,令人感到不快。

於是,廣告公司以推廣旅遊的名義,開始推動形象改造活動。奧格威在一封寄給外景隊的電報中,列出對創意小組的要求:

我們需要十二幅經典不朽的照片,廣告必須唯美、脫俗、令人難忘。

他也指示:「絕對不要拍到旁西(Ponce)的消防博物館。」那是明信片上常出現的俗麗景點。

奧格威對波多黎各這個案子投入了相當多的感情,他說改變一國形象是「他做過最重要的事情」。他覺得繆諾茲—馬林是他認識最好的客戶,莫斯科索是個鼓舞人心的領導者。

當他們的政黨重新執政時,他寫信去道賀:「親愛的總督:謝天謝地。永遠的朋友奧格威敬上。」

「奧格威的深遠影響,讓HOBM變成一家非常成功的中型廣告公司。」業界雜誌《油墨》報導,說他是「麥迪遜大道上最有良知和催化效果的廣告人,證明打廣告不需要傲視消費者。他躋身史上最卓越的廣告創作家是無庸置疑的。」這些都是在講一位五年前才寫下第一則廣告的人。

這時奧格威的眼前出現了更多的選擇,有些廣告公司來提合併案,或是邀他出任總裁。潛在客戶打電話上門,奧格威說,光是一九五五年,他就拒絕了二十家客戶,其中包括福特的艾佐汽車(Edsel)。

艾佐汽車如今看來雖是個笑話,但當時是一九三八年來第一台上市的新車,是每家沒有汽車客戶的廣告公司都夢寐以求的客戶。

他沒爭取這個案子不是因為有先見之明,而是因為那客戶實在太大了,拉進來以後,可能會佔用整家公司的資源,萬一廣告失敗了,公司也可能跟著同歸於盡。

露華濃來找過他兩次,但是他說:「不可能合作,我絕不會靠近那個混帳(查理斯‧露華濃)。」他也拒絕了「另一個混蛋」(香禮酒廠(Schenley)的路易‧羅森斯蒂爾(Louis Rosenstiel))兩次。

「他是個十足的壞蛋。」既然現在可以挑客戶了,奧格威決定,只要他不喜歡客戶本人,就不要合作。他告訴湯麥肯皮鞋(Thom McAn)的總裁,他之所以解約不再合作,是因為他們的執行副總裁是個「垃圾」,對他的員工非常惡劣。

全錄公司的創辦人哈洛德‧施樂(Haloid Xerox)帶著第一台影印機來找他。奧格威對於他不懂的發明毫無興趣,即使對方願意給他公司的股票。

「這案子對我們來說太小了。」奧格威說,「你去找我朋友弗雷德‧帕柏特(Fred Papert)吧,他剛成立一家廣告公司。」全錄很快就在帕柏特的廣告公司(Papert, Koenig, Lois)投入一千萬美元的廣告預算,帕柏特也因為全錄的股票而致富。

奧格威說:「他應該跟我分紅的。」他退回視力改善機構(Better Vision Institute)寄來的五十頁問卷,並附上紙條冷冷地回應,希望忙碌的人填寫冗長的五十頁問卷很無禮,還在結尾附註:「p.s. 什麼是視力改善機構?」結果那家機構成了恆美廣告公司(Doyle Dane Bernbach)的好客戶。

賀曼公司(Hallmark)說他們正考慮和博達廣告公司(Foote, Cone & Belding)解約時,詢問奧格威是否有興趣接案。「你們肯定是瘋了。」

他告訴這家龐大的賀卡公司,「博達這麼多年來幫你們做得那麼好,如果你們的關係有什麼問題,應該去告訴法克斯‧克恩(Fax Cone),他會改進。」於是賀曼繼續和博達廣告合作,多年後才和奧格威的公司有一次短暫的合作。@(待續)

摘編自 《奧格威的行銷創意與傳奇人生》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紐西蘭廣告惹爭議
調查:台七年級重視薪資及福利
化繁為簡的美學:檔案管理(1)
MSN成詐騙新工具 求職者勿提供帳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