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漢:從兩種不同的學校教育體制談起

田漢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29日訊】兩位久未見面的媽媽,都有一個年齡相仿的剛上小學不久的孩子,最近通電話時,很自然的聊起了孩子們在小學的近況來。

李媽媽(海外生活不久):「丁丁上學累嗎?作業多嗎?」

張媽媽(國內某大城市):「每天三點多鐘放學時,老師已經在學校帶著孩子寫了一節作業課了。回到家還要接著做作業。基本是些重複性的讀寫、或者背記的東西。這個學校還不是那種作業最多的類型。最沒轍的是這邊家長們都紛紛給孩子們報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輔導班。其實都知道孩子壓力大,不想報;可是,聽說別人都在報,自己也就不得不報了。這樣一來,丁丁的壓力就更重了,叫苦不迭。樂樂呢?」

李媽媽:「樂樂也是三點多鐘放學,作業通常是自己感興趣的一本課外書,加一點啟發性的作業。量都不大,通常孩子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完成。基本都是為了加深孩子對某些事物的理解,而很少有背記的東西。所以我們通常都感覺時間富餘,就再給他講個中文故事之類的。課外班不多,通常根據他的興趣,選擇1-2個。例如,上學期有一個「Cooking & Baking」的課程,他喜歡上,就是學著做一些蛋糕等各種廚房小食品,出於興趣和娛樂。國內現在也在抓素質教育,所以各種班也多了,可以理解。」

張媽媽:「哪裡是甚麼素質教育,其實還是變相的應試教育。這些課程的目的說到底還是為了孩子將來考試升學時能夠加分,聽說別人都在底下偷偷的學,你也就不得不跟著學了。最近剛剛參加了一個小升初的講座,不由得感慨,丁丁將來要吃的苦還多著呢!你說那個所謂的奧林匹克數學,他們這麼小,能懂嗎?學這些東西對他們有甚麼用?他們被所謂的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兩座大山牢牢的壓著……」

李媽媽:「是嗎?這邊的教育總體上講,很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比如,去年老師講什麼呢?讓孩子們畫一畫我是誰?講講我的歷史,從出生、一歲、兩歲、……到現在是什麼樣子?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家裡有哪些人?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講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等等。總體感覺在努力讓孩子培養自我意識、以及溝通和表達能力等等。樂樂很輕鬆愉快的就過了語言關和適應關。」

張媽媽:「是啊,你說連自己家裡有什麼人都搞不清楚,還能談得上什麼別的?最可笑的事,前一陣小學校組織丁丁去看一個建黨九十週年展覽,我回頭問他,你都學了什麼了?他回答說,噢,原來建國是1921年。他能學到什麼呀?結果把建黨和建國都搞混了!」
……

不難看出,對話中的「張媽媽」可謂是怨聲載道。在當今的中國,這樣的張媽媽何止千千萬萬!只要條件允許,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們寧願出國讀書,年齡越來越趨於年輕化。源於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和「萬事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應試教育」,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現實的熏陶下,「應試」風氣愈演愈烈。為了千方百計的「提高」教學水平,幼兒園把小學的課程就學了,小學於是學初中,初中學高中。不顧孩子的年齡段,不分主次優劣,不論學生的情況,學的越多越好、考的分越高越好、考的證越多越好。因為,這牽扯到一個升學率和獎金的問題。

如此看來,整個社會如不改變以物質利益為導向,教育口號無論怎麼「變臉」,始終不會逃脫功利的目的之外,所謂「素質」還是服務於「應試」這個根本目的。

到底我們上小學需要學什麼?事實上一切教育歸根結蒂都是為了培養人的良好習慣。習慣又大部份是在幼年養成的。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則終身受其累。這道出了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性。這是一個人受教育的最重要的階段。基礎打不好,日後難有理想的發展。基礎教育重在全面,尤其要重視德育和美育,培養良好的思維和行為處事習慣,比如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有禮貌的與他人相處,並開始產生社會責任感。這是一個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之前,首先需要學會的東西。

曾被美國文化界列為「20世紀智慧人物」的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1895—1976),在《論學問與知趣》一文中寫道,今日現行的教育制度,不知由哪裡搬來,其罪惡罄竹難書。其目標、方法、制度,可以一言以蔽之,「教育為考試,考試為升學」,是一種顛倒是非式的教育體制。他認為這種教育制度使教師具有一種特別的天才,把讀書的樂趣變成無味。林語堂認為過於注重形式書本理論,忽略學生身心需要,太勉強學生刻苦,不圖喚醒學生興趣和好奇心,反圖堆積他們記性的負擔。這種教育,不預備學生了解他們所生的社會,這種教育制度是「中國故意用教育使後代的人們呆蠢,神經失常和不快樂」。是「國家有計劃地摧殘青年的健康最美滿的制度」。

目前中國的基礎教育的弊病,就在於不重視基本的人文教育,而為了升學的需求,給孩子們過早的灌輸太多的知識,加以繁重的課業負擔,對培養孩子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基本的能力,從長遠觀念來看,實質十分有害。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高材生居然上大學還要家長陪讀之類的怪事。這些現象難道不能引起我們對這種陳腐的教育體制的反思?試想想,整天忙著寫作業、背功課的孩子們,哪有足夠的時間能夠用來思考一些迫切需要建立的道德行為和生活習慣?有何談日後在社會上發展和立足呢?事實上,這種體制已經危害到了子孫後代的健康成長。

2004年在雲南大學發生的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的主角馬加爵,本是一名成績優異的在校大學生,曾獲得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二等獎,還曾被評為「省三好學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成績優異的大學生,竟因為與幾個同學之間的一些普通矛盾,連殺四人,成為製造血案的殺人凶手呢?犯罪心理學教授指出,真正決定馬加爵犯罪的心理問題,是他強烈、壓抑的情緒特點,是他扭曲的人生觀,還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馬加爵事件告訴了我們甚麼?對一個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東西難道能說是成績嗎?好成績對一個連基本為人處事的行為準則都沒有建立的人來說,又能帶來什麼呢?

無獨有偶。2009年9月2日,廣州南都網上推薦了一段視頻,是記者在採訪一所小學開學日時拍下的。記者問一個6歲的小女孩,長大了想做什麼?她回答說想做官,記者問做什麼樣的官?女孩說:「做……貪官,因為貪官有很多東西。」

當年蘇軾在讀到《范滂傳》時,曾經對其母親感歎,說自己也想做一個像范滂一樣的耿直清廉的好官,得到了母親的讚賞和鼓勵。現在這個社會的輿論導向又是如何呢?難道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在看到這個小女孩的駭人的言論之時,不會去思考一下這個社會的病根何在嗎?

開篇對話中的張媽媽的孩子將「黨」和「國家」混為一談,令人更是哭笑不得。可是,這並非是個別現象啊!這裡面更反映了中國的教育不僅僅披著經濟的外衣,而且也演變成了毒害少年的政治「工具」了。這樣的小學校,在中國又而止千萬呢?

西方國家的教育制度又是如何呢?以瑞士為例,其教育的四大特點是:自主、投入、基礎、均衡。9年全面均衡的基礎義務教育,教給孩子們基本的文化知識、道德理念和藝術基礎。孩子眼界開闊,腦子全方面開放。初中畢業後,學生開始分流,約70%的畢業生走上職業學校的道路,這樣就沒有了中國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壓力。

在瑞士的家庭、學校和社會上,已形成了一種共識,孩子上職業學校,只要符合他的愛好與實情,照樣有出息。瑞士聯邦全國州教育局長阿爾奈特強調說:「一個國家不能只培養科學尖子,還要培養職業尖子即各行各業的尖子。我們這裡有300種職業,都有培訓,學成後將獲得證書。每個行業都在發展和進步。今日對木匠的要求,與50年前就大不一樣了。」沒有一個嚴謹、完整、高標準的職業教育培訓系統,和受過良好教育的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瑞士要取得經濟和社會成功是不可能的。

對比之下,目前的中國教育,就像一個滋生了各種細菌的毒瘤,還在日益膨脹和發展。國人皆苦之,歎之,哀之,恨之,斥之。無怪乎出國大潮愈來愈洶湧。可是,這畢竟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家鄉啊?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為何要被逼無奈,紛紛遠走異國他鄉去求學問道?身居海外的中國人,提起祖國都會有一個說不清的「痛」。至此,我們不得不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中華民族未來的命運了。@

相關新聞
溫州高鐵事故  原教育部發言人公開信洩密
艾家:中國不可承受之痛--教育
大紀元推讀報 新北市教育局長肯定
大陸學生書寫能力下降  民指應試教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