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志願醫療服務先驅金東洙專訪

醫師不是職業,是使命
崔禎恩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

2003年在硝煙瀰漫、攝氏50度高溫的巴格達;2005年在海嘯退去腐屍遍地臭味刺鼻的印尼班達亞齊;2010年在強震過後處處殘垣斷壁的海地,都留下了他救死扶傷的身影。走過近四十年志願醫療之路,Severance兒童醫院院長金東洙說:醫師並不是職業,而是上天賦予的神聖使命。

近四十年來,只為救人的單純一念,韓國延世醫科大學小兒科教授、Severance兒童醫院院長金東洙不顧自身安危走遍韓國偏僻山村,十多年來並深入全球各地被戰爭、地震、海嘯等災難洗劫的恐怖現場。2005年,金東洙被世界醫學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評為「真正的醫師」,今年4月24日他被韓國大韓醫師協會授予「國際合作特別成就獎」。


2005年1月,金東洙在印尼海嘯期間與接受義務診療的災民合影。(Severance兒童醫院提供)

近日剛從柬埔寨志願診療歸來的金東洙接受記者採訪,暢談他選擇艱苦奉獻的心路歷程。「並非都是去發生大災難的地區,這次是以兒童醫院的名義組成醫療小組,訪問醫療條件差的地區。除了診療組外,還組建了手術組,因那兒沒有提供手術醫療的醫院,我們在處於停業狀態的金邊西伯倫醫院為卅六人實施了手術。其中有件令人驚愕的事情,遇到了一個髖關節(骨盆和大腿骨間的關節)淤膿腐爛的兒童前來就診,幸好,這次同行的醫師中有位整形外科醫師,第二天就為那兒童施行了手術,清除了一大碗膿血,如果那時不進行手術,那個兒童或許會因敗血症死亡,即使幸運生存,也會成為瘸腿的殘疾人。就在我們要啟程返回韓國的當天,那個兒童剛好能在病房裡走路,手術的外科醫師看此場面欣慰地表示願意參加下次診療志願服務。」

一個生動的小故事,道出了志願診療的意義感。

麻瘋病患面前自我告誡

金東洙正式在國外進行志願診療服務,已經有十三年個年頭,之前一直在韓國鄉間進行。四十年前在延世大學醫學院就讀時,1972年遭受水災的丹陽(無醫村)是金東洙參加的第一次醫療服務。第二年到全羅北道金堤市的癩病(Leprosy,麻瘋病)患者村進行醫療服務,親眼看到曾經只在畫冊上看到的患者形象,金東洙當時精神上受到很大的衝擊。

他說,因癩病病菌最集中的部位是眼眉,所以很多患者都沒有眼眉,患者中的一些稍為富裕的人們,當場進行了毛髮移植,移植的眼眉起初都豎起來。看到這種場景,在診療時感覺反胃,有要嘔吐的感覺。當時他就反覆告誡自己:作為一名醫師這點都承受不了嗎?這些患者是迫切需要救助的人。

戰地場景驚心動魄

不僅深入受災地區進行醫療服務,金東洙也前往戰爭剛結束的地區搶救傷患和病患。他回顧幾個驚心動魄的戰地場景:「伊拉克戰爭剛剛結束後,我們去了巴格達,那裡夜間還有槍戰發生。診療服務的第一天結束後回宿舍的途中,看到直升機前面的汽車遭受機關鎗掃射著火了,那種怵目驚心的場面和在電影裡看到的一模一樣。」

「還曾去過戰爭剛結束的阿富汗,是通過鄰境國家烏茲別克斯坦進入阿富汗的,那時候有位一同前往的小兒科醫師,他說的是烏茲別克斯坦國家的語言,途中遇到了一位阿富汗人,我當時很單純的說:『我們是韓國醫療服務團,聽說這裡的al-qaeda(基地組織)很可怕。』那人大笑說:『我就是al-qaeda 基地組織。』然後一邊打著電話,一邊要求我們和他去總部。那時候我很擔心,害怕是不是還沒開始診療服務,就這樣被俘虜了?總部是個很大的宅院,院子裡有很多持槍的人,還堆積著很多炮彈,看到炮彈我嚇一跳,他們告訴我這算不了什麼。到二樓以後,一位長相英俊的男軍官,抱怨他腎臟痛,要我們為他診療,尿檢查一切正常,經確診是肌肉痛。那次診療服務進行得非常順利,那時候前來就診的患者非常的多。」

內心珍寶般的動力驅使

問他曾經去過哪些地區進行診療服務?金東洙屈指而數,十根手指頭不夠用:「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蒙古、越南、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尼、伊拉克、阿富汗、約旦、柬埔寨、海地。但是在日本地震和中國四川地震中,因他們拒絕我們去服務,所以只發送了救助物品和醫藥品。」

走訪多國,金東洙說,受災地區以骨折患者較多,大部分是外傷患者。而落後國家的兒童們,因為不使用香皂,所以感染性的疾病最多。由於貧窮,有些國家孩子們甚至沒有衣服穿,光著腳。「這次去柬埔寨的時候,看到一個孩子大白天穿著睡衣,特別髒的睡衣,可那個孩子還自豪地說:『我是能穿上睡衣的大富人!』為了向人炫耀,所以大白天穿睡衣給別人看……」金東洙的悲憫之情溢於言表。

而令金東洙印象最深刻的地區,也是醫療服務最辛苦的地區,是阿富汗、伊拉克及海地。「我是兒科醫師,我很清楚在受災地區,弱勢年齡層是兒童,大人有基本的生存能力,兒童就不同,無論如何,我很想幫助那些孩子們。在去遭受海嘯襲擊的海地班達亞齊的時候,途中曾在一教會的教育館暫時小睡,然後又在新加坡轉機,在印尼還得轉機,又遇上連續延遲轉機時間,那時候我內心也不自禁的在想,非要吃這些苦頭嗎?但是我最終祈禱,保佑自己能平安抵達目的地,最終圓滿完成了醫療服務。返回韓國時,我有種內心非常充實的成就感和喜悅感,用語言難以形容,那種感覺用金錢買不到,也是別人無法奪走的、永遠珍藏在自己內心世界的珍寶。也許這就是每次整理行囊為進行醫療服務作準備的原因。」


2010年1月,海地地震期間金東洙為災區志願醫療服務。

有內心珍寶般的原動力驅使,奔赴災區、戰地的危險並不對金東洙構成負擔,甚至自身身體的病痛也阻擋不了他志願醫療服務的腳步。「有一陣子我患上了頸椎骨質增生,需要治療,身體狀況很不好,到了需要做手術的程度。但是我抱著一定要去做醫療服務的一念,沒有實施手術,結果結束診療志願服務回來後,病症竟然自己消失了,現在安然無恙。」放下自身的病痛,一心為救人,善念生奇蹟。

金東洙志願醫療服務路上唯一讓他腳步稍感沉重的,是太太的擔心令他深感內疚。也因此,他對太太的明理支持總是滿懷欣慰:「去年去海地的時候,因為時間很緊,我只能用電話告訴她,她說:『為什麼要去那裡?』我說:『那裡發生地震了。』她說:『你告訴我需要什麼東西,我現在在超市,順便幫你把東西全買去。』那時候我覺得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孩子哭聲是生命之聲

眼前這位「真正的醫師」,從醫服務的種子很早就埋在心田。金東洙說:「在我入小學前,法國醫師、哲學家及音樂家施韋策(Albert Schweitzer)博士去世的消息及照片登在雜誌封面上,我很尊敬他,我很想向他學習,他成為我心中的偶像。我就讀高中時,那個高中學校的校訓是『欲為大者,當為人役』,那時候我就決心以後要當一名醫師。」

選擇小兒科,也是很早就明確的道路。「在高中時,我就想成為一名兒科醫師,如果經我治療的孩子長大成為出色的人物,我認為那就是對未來的投資,其次就是我特別喜歡孩子。我經常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大腿上進行診療,因為經常忍不住親吻孩子,因此,孩子們感冒我也跟著感冒,孩子們患腸炎我也患腸炎,也許是我太愛孩子的關係,即使這樣我身體恢復得也非常快。我從沒後悔自己選擇的職業,我現在依然非常喜歡這個職業,來生我仍會選擇它。」

小兒科裡全是孩子,問他孩子們的哭鬧聲不感覺很嘈雜嗎?金東洙又說了一個小故事:「一次,在我的居住地區,有一兒童停止了呼吸,我整夜對他進行人工呼吸,就在黎明來臨時刻,那個孩子終於發出了哭聲,那個哭聲,令我內心震撼欣慰,孩子的哭聲是生命的聲音,是生存的聲音,也是復原的聲音,哭聲在說明『我活著!』。孩子的哭聲對我來說,是喜悅的聲音。」

經營原則:讓職員舒心工作

身為醫院院長,談及經營哲學,卻不見金東洙絲毫運籌計算:「因我是基督徒,所以時常為醫院做很多祈禱,醫院的職員們都各自非常努力的工作,對他們不需要做什麼特殊要求。如果說經營,我將管理Management理解為man+easy+ment,讓在醫院工作的職員們舒心工作是我的經營原則。」

身為醫學教授,對於有人將醫師職業當作飛黃騰達的跳板,金東洙總是開門見山地明析:「講課時,我跟學生說:『你們如果有人為了賺錢當醫師,就請回吧!』想賺錢,請選擇別的工作。診療時會遇到各階層的人,有好人也有很棘手的人,要一貫以明亮的表情、愉快的心態對待患者,那麼就要放棄自己,在其中尋找成就感和喜悅感,如果把醫師單純當作職業,就做不到這一點。」走過近四十年救死扶傷的從醫之路,他得出一個結論:「醫師並不是職業,而是使命,是上天賦予的神聖使命。」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239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只賣39元的麵包讓負債三千萬的麵包店老闆鹹魚大翻身,成為億萬富翁,締造一則傳奇。經營麵包店的高垂琮,人生際遇好像洗三溫暖…
  • 催生「大樹計畫」的火車頭──隆美窗簾董事長郭麒麟先生一生只受過六年的正式教育,他非常懷念、非常感恩小學六年的教育,也非常重視教育。當大紀元推動企業參與校園讀報教育時,他率先響應。
  • 成為風靡時代的「美國小姐」是許多美少女的青春夢想,在成千上萬的參賽者中,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 前蘇聯異議分子伯納(Yelena Bonner)病逝於移居的美國,享年88歲。
  • 參選,為了揭露中共的假民主。不管被打斷脊椎或肋骨,造謠中傷或轉移選民,二十多年來姚立法堅持推動基層選舉,挑戰中共現行選舉的潛規則、假民主,喚醒民眾內心本應該有的權益。《我反對》講述中國湖北省潛江市人大代表姚立法在12年內四次沒有權勢之下參選人大代表的傳奇色彩的參政故事。
  • 【從事清潔工作68歲男子趙文正,30餘年來利用下班進行資源回收,薪資3/4所得全捐給慈善機構,今天他捐消防警備車給中市消防局,市長胡志強表示,將寫信到美國宣揚他的善行。
  • 中共嚴格的網路、新聞自由封鎖,使得陸客來到台灣最喜歡的就是待在飯店看政論節目,體驗同是華人社會、不一樣的自由和民主。旅遊景點的退黨義工發現,這些體驗台灣民主自由和民情風俗的大陸旅客,感受到民主與專制的對比,不少人以化名退出中國共產黨、共青團、少先隊等一切中共黨組織。
  • 【大紀元7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12日電)左小腿截肢的蔡雅眉不在乎別人異樣眼光,暑假回到大林慈濟醫院當志工。她今天說,未來將經營麵包店,除希望讓民眾品嚐美食外,也能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勉勵及幫助更多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