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間一個讀書人:章太炎 黃侃 熊十力

三位參加辛亥革命的國學家(一)

國學家革命雄傑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
行 易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波瀾壯闊的辛亥革命翻開了中國現代史新的一頁,又賦予傳統精神,這是一場中國人的民主憲政運動,鋪天蓋地而來,具有恢弘、廣闊的氣度。這場革命運動有社會各階層民眾的廣泛參加,當然少不了傳統中國社會的支柱:士君子。章太炎、黃侃、熊十力等三位著名的國學家,可說是憂國憂民君子典型,三人又都曾經親身參加辛亥革命,堪稱為革命家。而作為國學家,個人脾性之外,因深受傳統精神的薰陶,自然也具有諸多傳統士人的性格及思維特徵。由此也可見,當代民主憲政與傳統精神、文化是可以相容無間的。

革命雄傑

1900 年7月,改良派人物唐才常、汪康年在上海召集「中國議會」,邀章太炎參加。而章卻在會上提出「反清排滿」的主張,引起一片譁然,遭到入會者的反對。章太炎斷然退出「中國議會」,還剪去辮子、身著西裝,在大街上行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這件事是章太炎人生歷程的一個重要轉捩點。此前,太炎與各派的關係雖然有點若即若離,但卻從來沒有認同改良派或洋務派保皇、保滿清的觀點。1897年,章太炎曾任《時務報》撰述,因參加維新運動而受到通緝。1898年的時候,章太炎受聘於洋務派要角張之洞,在武昌為張編輯《正學報》,與康、梁論戰。後來,發現張之洞並不反清、也不可能反清,就棄張而去。

不久,章太炎旅居東京,經梁啟超的介紹,章數次與孫中山面晤,對孫的主張大為欽佩和讚賞。其後,章太炎回到上海從事革命活動,常在《蘇報》發表文章,與保皇派論戰,並宣傳反專制的民族、民主革命。《蘇報》案(見下文)之後,章太炎又回到東京。在多年遍觀國內政治人物之後,章最佩服的政治領袖還是孫中山,經仔細觀察和考慮,章太炎決定加入同盟會。不久即受聘擔任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主編和發行人。

1903 年黃侃就讀於武昌文華中學堂,與宋教仁是同班同學。那時,年十七歲的黃侃即賦革命激情。經宋的介紹,又結識了正在兩湖書院讀書的黃興。1905年8月,同盟會在東京成立,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的黃侃此時加入同盟會。黃侃為《民報》撰稿,其宣傳革命的文筆功力雄厚,深得主編章太炎的賞識,二人由此結下師徒之誼。此後不久,黃侃因遭母親喪事回老家湖北蘄春,即在國內參加革命活動。黃的一篇雄文《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引起《大江報》遭查封事件(見下文),這件事被看作是武昌起義的導火線之一。

熊十力是湖北黃岡人,早年抱著憂國之志從軍。1906年2月參加日知會,後又與革命同仁組織以黃岡籍日知會成員為主的黃岡軍學界講習社,積極從事革命活動。日知會本是聖公會武昌高家巷聖約瑟教堂的閱覽室,在胡蘭亭、劉靜庵等人的組織下,實際上又成為一個講說時事、宣傳反清革命的重要機構。(參閱川村規夫《日知會的革命活動》,《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日知會的活動,為後來文學社、共進會的成立打下了堅實基礎,這兩個團體的許多成員都曾是日知會會員。武昌起義即為文學社、共進會所發動,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
( 二零一一年六月六日)(未完待續)@

--轉載自黃花崗雜誌第三十七 、三十八期合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0月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日電)國父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公開批評中共扭曲國父思想,並指江澤民曾表示願資助她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被她拒絕,因為「他們要修飾,但這是愚民」。
  • (大紀元綜合報導)辛亥革命100週年即將來臨之際,國父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公開批評中共政權扭曲,刪改孫中山創立的「三民主義」 思想,從而實行愚民政策,這令她最感憤怒。孫穗芳還揭露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曾表示願資助她1000萬美元,用於舉辦宣揚辛亥革命活動,但被她拒絕,因為「他們要修飾,但這是愚民」。
  • 10月1日(星期六)下午,著名歷史學家辛灝年先生於辛亥百年即將來臨之際,應亞特蘭大僑學各界的邀請,在亞特蘭大華僑文教中心發表了他紀念辛亥革命系列演講的第二集-「祖國在危險中」。亞市多個僑團一百五十餘人參加了演講會。
  • 100年前的10月10號,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建立。那麼100年來的歷史風雲既成了今天的現實,中華民國的政權在台灣,而1949年由中國共產黨創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在中國大陸。那麼這兩個政權哪一個繼承了辛亥革命的精神?辛亥革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性質的革命?它是成功還是失敗?它對中國的歷史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在今天有什麼樣的意義?
  • 然而,他們所處的情感環境和任何人並沒有不同。在作出一個與眾不同的選擇的時候,他們一樣都要面對父母雙親,嬌妻幼子,要揹負起許多的遺憾與傷痛,甚至面對親人的不理解。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這群青年,才有了辛亥革命,有了其後的全部歷史。
  • 剛才我們談到了中國的現狀,以及當時辛亥革命前的這種社會現狀,您認為這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另外,辛亥革命的精神是中華民國繼承下來,還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下來了?這兩個政權之間,誰繼承了辛亥革命的精神?那麼辛亥革命在歷史上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借鑑?
  • 主持人:剛才辛灝年先生談到當今的國民黨,您覺得有什麼不同了呢?
  • 一百年前,那些掌握著中國權力資源、經濟資源,支配著中國國家命脈的人,如慶親王奕劻、鎮國公載澤、協理大臣那銅等人整天忙於一件事,就是趕生日。這些有權有勢的人不是到別人家送禮吃飯,就是自己家請客吃飯,為甚麼要請客吃飯?因為幾乎每一天都有這樣的壽辰,有權的人一般都有很多老婆,生了很多孩子,有那麼多的孩子和那麼多老婆,那麼多的姻親裙帶關係,生日還斷的了嗎?幾乎天天都有無數的生日,北京城每天成千上萬的生日,大家每天都在趕生日。
  • 驅除韃虜復中華, 出師未捷豈顧家? 蔣公懷忠成孤憤, 毛賊竊國擅屠殺。
  • 辛亥百年之際,大陸掀起的孫中山熱持續升溫。繼湖北省仙桃市六位八十高齡的老人倡議將天安門城樓的毛澤東像取下,換上孫中山的頭像後,10月15日再有雲南昭通一批老幹部公開發聲支持倡議,再呼籲中南海撤換毛像。右派老人鐵流認為這個倡議順天意合民心、皆大歡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