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36計(七十三)

王維洛博士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33 關門捉賊:捕捉白鰭,人工繁殖

「關門捉賊」,為兵法三十六計之第二十二計。
原文:「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關門捉賊這個詞十分口語化,詞源中也沒有將關門捉賊作為詞語加以收錄,到底出自何處也無從考查。該詞的直接意思為:關上門,將進屋偷東西的盜賊捉住。用在軍事上指:利用有利之地形,將敵人包圍全殲。

庫區珍稀生物

三峽工程對珍稀植物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影響,是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和三峽工程生態環境影響報告的重要內容。特有植物種類三峽庫區特有植物種類共三十種,全世界僅分佈於三峽庫區;列入「紅皮書」的植物種類有四十八種(其中一種為庫區特有,也列入紅皮書),而珍稀植物種類,在庫區則有七十七種。

它們都將受到三峽工程建設的影響。與三峽工程相比,德國北萊茵州曾準備在魯爾河上游的邵爾山區,建設一座水庫大壩,但是當工程的建設者得知,該水庫淹沒範圍內有一種列入紅皮書的瀕危植物時,便放棄了大壩工程建設。水生生物長江中有三百餘種魚類,其中三分之一的物種為特有種。受三峽工程建設影響的珍稀水生生物有白鰭豚、白鱘、胭脂魚、中華鱘、揚子鰐等等。其中最為珍貴和稀少的就數白鰭豚。白鰭豚(Lipotes.vexillifer)是中國國寶,為世界現存五種淡水豚之一,真正的活化石。距今約兩千萬年前的中新世紀時代,白鰭豚於江河中生存、繁殖,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幹流,結群活動,小群兩三頭,大群十到十六頭,一般是五到八頭。河道內的江心洲和彎曲的河道形成的回水區,是白鰭豚群體主要棲息和覓食的水域。

白鰭豚被生活在長江和洞庭湖上的漁民和船工視為江神,每當天氣發生劇變,白鰭豚總會在江上飛躍,此刻,漁民會把船停向岸邊,躲避惡劣天氣。《聊齋誌異》的作者蒲松齡,則把白鰭豚描寫成美麗、善良的長江女神。

一九八六年十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物種生存委員會第六十一次會議在荷蘭舉行,會議把白鰭豚列入第二批世界最瀕危的十二種動物和十二種植物的名單之中。同年,此委員會鯨類專家組,又建議把白鰭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中,歸入「瀕危」等級,以引起國際環境保護組織的更大重視。白鰭豚在世界上存在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學術研究價值與大熊貓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說,白鰭豚是比大熊貓還稀少的珍貴瀕危動物。

捕捉計畫

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認為,估計當時在長江中生存的白鰭豚大約還有兩百頭。三峽工程對白鰭豚的直接影響,是使白鰭豚的分佈範圍縮小,三峽建壩後,石首市新廠以上的白鰭豚棲息活動水域,將因河床受到嚴重沖刷而消失,使目前分佈在枝城至新廠間,約十頭白鰭豚難以在此江段生活,白鰭豚的分佈範圍將縮短一百五十五公里;間接使白鰭豚發生意外死亡的機率增加。

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低估三峽工程對白鰭豚生存的影響,因為他們相信,通過人工培育,可以保證白鰭豚繼續生存而不滅絕。過去在葛洲壩工程建設過程中,中國成功培育了中華鱘,因此他們把保護白鰭豚的措施放在設法捕捉白鰭豚、人工培養和繁殖白鰭豚上。

一九八○年一月十二日,湖北省嘉魚縣漁民在長江中捕捉到兩頭白鰭豚,收網時一頭死亡,一頭受傷。岳陽縣水產研究所用電話通知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鰭豚研究課題組馬上派人將這頭受傷白鰭豚拉回,並取名「淇淇」。經過專家搶救,「淇淇」被救活。為了給「淇淇」尋找配偶,水生生物研究所制定了捕捉白鰭豚的計畫。

捕捉白鰭豚的計畫分為三部份:

第一,出資向漁民購買捕捉到的白鰭豚;
第二,出動船隊於長江捕捉白鰭豚;
第三,建立所謂的白鰭豚自然保護區,誘捕白鰭豚。

一九八一年四月,武漢的水生生物研究所從湖南省華容縣,捕獲一頭雄性白鰭豚,取名「容容」,放入飼養池中,與「淇淇」為伴。一九八二年一月,「容容」因病去世。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十多條船組成的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捕捉船隊在湖北省監利江段上,網住了九頭白鰭豚,但因為水流太急無法收網而失敗。

一九八六月三月三十一日,船隊又遇到一大群白鰭豚,捕捉住其中的兩頭,一雄一雌,雄的取名「蓮蓮」,雌的取名「珍珍」。根據船員的回憶,當兩頭白鰭豚被抓住之後,其他的白鰭豚發出淒慘的叫聲,久久不肯離去。「蓮蓮」在水生所裏只生活了兩個月便去世。「珍珍」成為「淇淇」的夥伴,也就成為人工培養和繁殖的希望。兩年半後「珍珍」因病去世。檢查結果為肺炎,醫生在「珍珍」胃中發現鐵鏽物質,推測應該是從飼養池的頂棚鐵架掉下來的。雖然「珍珍」和「淇淇」一起生活了兩年多,但是沒有為水生生物研究所留下後代,未實現人工培養和繁殖的目標。

結構性滅絕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經過多方論證,水生所選擇了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建立半自然性質保護區,配置了專業人員和領導機構,目的是誘捕白鰭豚。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的地理條件,使得白鰭豚一旦進入長江故道,只要在河道入口和出口皆布上魚網,便形成關門捉賊之勢,白鰭豚是進得來,出不去。與船隊捕捉相比,成功的機會高許多。

一九九五年,一頭白鰭豚進入保護區內,形成關門捉賊勢態,白鰭豚前後無出路,看來只有束手待「捕」。但沒有料到,白鰭豚竟奮勇衝網自殺,也不知道是這頭白鰭豚,在死前將訊息知會了同伴,抑或是同伴從冥冥蒼天處得到示意,從那時候起,天鵝洲故道再也沒有來過一頭白鰭豚。利用自然保護區誘捕白鰭豚,關門捉賊的措施,徹底失敗。

出資向漁民購買捕捉到的白鰭豚,更引起漁民對白鰭豚的捕殺。一九八七年,在長江死亡的一頭白鰭豚,身上竟有一百○三處大大小小的傷口。一九九○年三月,在長江下游靖江段羅家橋,發現一頭死亡雌性成年豚,身上纏有三十六枚滾鉤。捕捉白鰭豚的結果,只是為博物館多增加幾副白鰭豚的標本。

二○○六年,由中國、美國、瑞士、日本、英國、德國六個國家科學家及觀察員,組成國際二○○六年長江淡水豚類考察隊,使用全球定位系統,以及最先進的聲學監測設備,能監聽到方圓三百公尺以內白鰭豚所發出的聲音,歷經二十五天,從宜昌到上海,在一千七百公里的長江中下游都沒有發現白鰭豚。專家並發現,長江已無多少浮游生物,長江的自然水動力特徵與自淨能力,很有可能已經失去,水中已經完全不適合豚類生活。二○○七年,中國科學家在國外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認為白鰭豚已經結構性滅絕。至此,白鰭豚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人類消滅的鯨類物種。二○○七年末,美國時代雜誌將中國白鰭豚滅絕,評為當年十大人為災難之一。

建大壩關門抓賊?

一九五三年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毛澤東乘坐「長江艦」視察長江,在從武漢至南京的途中,毛澤東聽取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林一山,關於綜合治理長江的彙報。毛澤東說:「費了那麼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庫,還達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為什麼不集中在三峽卡住它呢?」毛澤東利用槍桿子取得江山,利用有利的地形,將敵人包圍全殲,這是毛澤東常用的手段。現在治江山,毛澤東認為此方法也行得通。

博大出版社授權(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人關心這樣一個問題:三峽工程是否成為第二個黃河三門峽工程?筆者以為,上天給黃河三門峽工程的判決是:立斬;而對三峽工程的判決是:凌遲。
  • 第一個對三十六計進行系統科學研究的,不是中國人,而是瑞士人,藉由其書,使三十六計走出了中國,進入世界。中共決策者機關用盡一九八六年,中共中央與國務院,決定對長江三峽工程進行工程可行性論證。
  • 三峽工程36計
    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九六九年十月),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和水利部,向毛澤東提出修建長江三峽工程的建議。毛澤東本來是竭力支持以建設大壩和水庫來治理中國河流的想法,但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的失敗,使毛澤東火冒三丈,以致對大壩工程的熱情驟然大減,便以戰備為由,拒絕修建三峽工程的建議。
  • 三峽工程36計
    當水庫發揮防洪效益,蓄水至海拔一百七十三米時,許多沒有被計算為三峽工程移民、沒有搬遷的居民該怎麼辦?長江水利委員會認為,這些居民可以跑到更高的山坡上去,即所謂的「跑洪」,等洪水過後,再回到被洪水淹沒過的家中。
  • 三峽工程36計
    「苦肉計」,為兵法三十六計之第三十四計,敗戰計其中之一。原文為:「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 推遲蓄水,就會影響發電,也會影響對下游流量的補給。這個方法在目標不改的情況下,無法接受。剩下的只有工程整治一條措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錢便往下投就是了,淤多少,挖多少,反正這筆錢,不會算到三峽工程的投資上去。
  • 一九八四年,李鵬擔任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三峽工程籌備領導小組組長,把實現老一輩無產階級領導人「高峽出平湖」的夢想,作為歷史賦予的重任。
  • 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三峽工程做了三個不同蓄水方案比較,海拔二百米、海拔一百九十五米和海拔一百九十米。比較的結果是:一百九十五米方案的防洪和發電效益都不能滿足要求,而經濟效益也不如二百米方案。一百九十米方案則比一百九十五米方案還要差。
  • 「三峽水庫在壩址處的蓄水位多高,三峽水庫庫尾處的水位也多高」這個理論,完全是「無中生有」,既沒有先人的經驗證明,也沒有現代科學理論的支持。
  • 三峽水庫長六百餘公里,水力坡降平均值不可能為零,所以,三峽水庫庫尾處重慶的水位,就必然要比三峽大壩處的水位高,兩處的水位絕不可能是像李鵬所說的那樣是一般高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