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印度的奈溫‧普迪派第(Naveen Pudipeddi)先生和妻子巴瑪嘉‧普迪派第(Badmaja Pudipeddi)女士(攝影:澤霖/大紀元)

印裔藝術家看神韻:充滿尊嚴和莊重

2012年01月29日 | 17:36 PM

【大紀元2012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澤霖美國亞特蘭大報導)1月2 8日(星期六),神韻巡迴藝術團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科布能源表演藝術中心完成第二天的兩場演出。乘著首日神韻帶來的震撼,星期六的晚場演出滿場,亞特蘭大人在驚喜連連和激動的感歎中,再度體驗神韻的美麗和壯觀。觀看演出之後,許多觀眾表示要向親友和同事強力推薦神韻,希望他們能夠趕得上星期天下午神韻在亞特蘭大的第四場、也是最後一場的演出。

來自印度奈溫‧普迪派第(Naveen Pudipeddi)先生和妻子巴瑪嘉•普迪派第(Badmaja Pudipeddi)女士夫婦,因為星期四是奈溫的生日,巴瑪嘉為他買了星期六的神韻演出票作為禮物,奈溫說,他非常感謝妻子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

普迪派第夫婦雙雙自幼研習印度古典音樂,奈溫演奏小提琴,巴瑪嘉演奏印度古典樂器維納琴(Veena)和吉他。維納琴也叫薩拉斯瓦蒂維納,是印度和知識與藝術女神聯繫在一起的樂器,在南印度非常普遍。在印度神話中, 維納琴被認為是一種神聖的樂器,演奏維納被認為是一種修行,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對男女眾神彈奏維納享受它美妙旋律的描寫。

普迪派第夫婦說,神韻的節目非常壯觀,非常的殊勝、美麗,多姿多采。神韻演員的舞步高度地同步、協調一致,動作充滿了莊重和尊嚴,富有特殊的風格和風度,也因此神韻的整體演出非常的美麗。

巴瑪嘉‧普迪派第特別強調神韻演出的「莊重和尊嚴」 (dignity),她說神韻的音樂,神韻舞蹈演員的舞步,都充滿了莊重和尊嚴,令人肅然起敬。先生奈溫也深有同感,「神韻演出中體現出了很強的自律性」 。

作為在印度出生、長大的第一代的美國新移民,奈溫說:「我見識了許多民族的文化,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有很多接近的地方,我們都從遠古、悠久的歷史文化中繼承了許多東西。」 普迪派第夫婦對精神生活也非常關注,「我們也打坐、祈禱,這也是我們文化的一部份。」 他們也特別的對神韻節目中的蓮花、水袖、和西藏哈達感到特別地親近,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