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駕車馭馬與治國愛民

華翰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魯定公問顏淵說:「東野畢這個人,善於馭車(駕車馭馬)嗎?」顏淵回答說:「就其技術來說,他是善於馭車的。問題是:他所使用的馬,就要跑掉了。」

魯定公聽後,心裏很不高興。他回宮後,對左右侍臣說:「唉!看起來,他像個君子(指顏淵),原來卻是個讒口小人呀!」

過了三天,管養馬的校人,進來報告說:「東野畢的馬,已經跑掉了。兩匹套馬,掙斷韁繩跑掉;兩匹轅馬,也跑回馬圈裡。」魯定公聽後,從坐席上忽地站起來,說:「趕快駕車,把顏淵請來!」

顏淵到來,魯定公說:「前天我曾問過您,您說:『東野畢就技術來說,是善於馭車的;問題是:他所使用的馬就要跑掉。』我不明白:你怎麼能夠預先知道的?」

顏淵回答說:「我從事物發展的規律推斷出來的。從前,虞舜極懂得使民,而造父極懂得使馬。虞舜不困窘他的人民,造父不困窘他的馬,因此,虞舜沒有失民, 造父沒有失馬。我看到東野畢這個人趕車,上車拉起韁繩,勒口和身體都已端正啦;馬的步驟馳騁,也都已經調習,而且合乎禮儀啦;經歷險阻,奔赴遠道,馬的力氣已經耗盡啦;可是,他還仍然不停地對馬加鞭驅趕,因此就知道他的結果了。」

魯定公說:「好!您能夠說得再清楚明白一點嗎?」

顏淵說道:「我聽說,鳥困窘了,就要去啄;獸困窘了,就會去撕抓;人困窘了,就會去欺詐、去造反。從古到今,沒有困窘他的下屬,而不遭到危險、甚至被推翻的呀!」

【筆者附言】

在這篇文章中,通過人物對話,把「使民」與「使馬」作比較,把「失民」與「失馬」相並論,說明:馬的力氣已經耗盡了,仍然不停地對馬加鞭,由此,可以想見馬的結果;人民已經相當困苦了,仍然不斷地加以剝削、打壓,由此,也可以知道人民的結果。從而告誡人們:事情不要做得太過份、太嚴酷了,那樣一定會走向反面。同時也警示一切上級官員,都要體察民情,為下屬、為百姓著想。

(事據《荀子‧哀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某夜,李尚書忽夢見自己披枷戴鎖,隨著二、三百個人犯,被兵士押送進一座大官衙的正堂,逐個被呼名叫入。只見公案後邊,端坐著一位紫衣高官。定睛一看,這位高官,竟是崔圓。
  • 武士擭於是把自己的兒子叫來,讓袁天罡相面。袁天罡對武元慶、武元爽二人說:「他們將來都可以做到刺史。但終究的命運,都不太好。」
  • 這一天,婁師德隨即感到神識有些昏沉,因而就告訴身旁的人說:「我一生向來行事謹慎,只是因為誤殺了兩條人命,神要減少我十二年的壽命。今天就是我提前十二年而早死的一天了!」
  • 子思說:明智的君主,在選拔人才時,就像木匠挑選木材一樣,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正是因為這個道理,那兩臂合抱粗的大樹幹,即使有數尺是朽木,好的木匠,也不會丟棄不要的。
  • 古化淮郡地方,有一位讀書人,有一次在酒醉之後,調戲了家中的一位婢女,而這位婢女,頗知羞恥,她堅拒了主人的調戲,很快得以乘機逃脫主人的糾纏。
  • 申侯伯表面上對楚文王表示感謝,但是,根本不聽他的勸戒。申侯伯還是去到鄭國。三年之後,他掌控了鄭國的大權。但是只過了五個月,鄭國人便發現了他的陰謀,把他殺掉了。
  • 長孫儉,南北朝時代河南洛陽人,北魏太尉長孫嵩五世孫,本名長孫慶明。長孫儉方正有操行,神彩嚴肅,即使在自己家裡,也終日儼然。
  •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漢字皆因象形而造,意為「象形字」,由此可見,「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阿,人若能不偏不倚並做到竭誠盡責就是忠的表現。
  • 《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秦國和晉國之間,發生了戰爭。在反擊戰中,晉惠公要使用鄭國贈送的馬,騎用它去作戰。
  • 明朝的耿九疇,在做兩淮鹽運司的時候.他操守廉潔的好名聲,遠近皆知。有一次,耿九疇坐在河邊,有一位少年對他說:「河水的清澈,比不上您操守的清廉啊!」連孩子都尊敬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