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展出「天下第一高麗青瓷」

徐孝彬
font print 人氣: 38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0月24日訊】「這是讓中國國家博物館、台灣故宮博物館等的相關負責人看後都感歎不已的遺物,經常能聽到本想買贗品但與實物的風采相差太大而放棄的話。」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特別展「天下第一高麗青瓷」 於10月16日開幕,舉辦此次活動的企劃負責人姜京男表示,其中最讓陶瓷的宗主國中國人所矚目的當屬高麗青瓷「青瓷透刻七寶溫蓋香爐 (國寶95號)」。

青瓷透刻七寶溫蓋香爐高15.3厘米,把小型的洋刻、陰刻、透刻 、鑲嵌,貼花等多種裝飾技法和諧地結合應用在一起 ,是各種美麗因素濃縮的精華。用貼花技法把一張張貼在一起做成蓮花,這種細緻入微的技法已經讓人目瞪口呆,但更讓人驚嘆的是整個香爐由三隻小巧玲瓏的兔子用背撐著並度過了800多春秋。

姜京男說: 「中國的瓷器左右對稱的比率十分精確而且重量輕,是『完美的工藝品』。可是高麗青瓷的完成度僅為98%,剩下的2%是用具有情感的造型美來填補的。比如說那個猴子模樣的硯台,本來母猴就這樣抱著小猴子已經是很好的了,但更精彩的是小猴子還摸著媽媽的臉。」

姜京男把用身體撐著香爐的兔子比喻為「畫龍點睛」。也就是作品完結之筆的意思。10世紀左右接受中國所傳授的技術而發展起來的高麗青瓷,像這樣又融入了高麗人的情感,從而誕生出了獨特的青瓷。

國立中央博物館20年來首次舉辦的這次展覽,挑選了最上等的青瓷350多具。包括與佛教、道教相關的香爐、淨瓶,還有作為建築材料的青瓷瓦,日常生活所用的茶器、硯台、椅子、枕頭、食器、化妝品盒等廣範圍的瓷器。高麗人可謂是「青瓷迷」,帶有高麗風格的「高麗青瓷」也稱得上是獨特的藝術。

青出於藍的高麗青瓷「高麗翡色天下第一」

9世紀後的高麗時代引進了禪宗,隨著唐朝留學生的增多,飲茶文化也逐漸興盛起來。為了滿足青瓷和白瓷的需求,高麗開始製作自己的瓷器。

這樣直到12世紀,高麗的青瓷終於得到了中國人「最高」的讚賞。南宋的太平老人所著書《袖中錦》的「天下第一條」中,「高麗翡色」就屬天下第一之一。

當然高麗的青瓷也不是一直都是最好的翡色。翡色也有興亡盛衰的過程。這次所展示作品包含了從10世紀開始到14世紀的高麗青瓷的歷史發展,通過這些作品色的純度上也可以確認到青瓷的興亡盛衰。初期從帶有土色開始,到12世紀的最高峰時期成為清澈鮮明的翡色,到後代又開始逐漸的衰落。

使工藝品提高到繪畫境地的「鑲嵌技法」

決定高麗青瓷具有獨特性的代表技巧是12世紀完成的鑲嵌技法。把白土和赭土進行對比而成,是使裝飾效果極大化的技法,連日本的學者也認證這是高麗獨有的體系。

鑲嵌的過程是這樣的。做成器皿模樣後在上面挖出花紋,在挖出的部位上再抹上白土和赭土進行填補。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麻煩的過程。因為花紋本來在瓷面上直接畫上就可以,但卻要經過挖出來再添補上其他的泥土製成花紋這樣一個過程。

但是作品的效果實在是令人感歎。如果在瓷器上畫畫的話,留下的筆墨痕跡或沾有水痕的地方就會凹凸不平,但是鑲嵌青瓷它上面的畫和瓷看起來卻渾然一體。工藝品帶有了繪畫的特性。所以在描寫水邊風景的淨瓶上鑲嵌技法就特別發揮了其價值。用白土表現的蓮花,看上去就像是浮在翡色的清澈的水上。

象形青瓷,受到主人喜愛的生活用品

象形青瓷也是高麗瓷器的特徵。無論是文房具等日常生活用品,還是和佛教、道教文化相關的香爐和酒盞,象形青瓷都很多。像看到主管道教祭禮的道士似的人物型酒盞(國寶167號)和狻掜出香爐(國寶60號)等佳作都是用淡雅的比例表現,給人一種圓圓的可愛感覺。

據姜京男介紹,狻掜出香爐的嘴和屁股上都穿上了眼,通過屁股也可以燒香,這樣的設計真的是十分有才氣。事實上青瓷香爐是在1350度的高溫下烤制的,狻掜模樣稍微有點發滑的香爐左右並不對稱。但是富有才智和加入情感的設計讓它的模樣引人發笑。可能匠人也對自己的作品十分喜愛,而沒有把這個並不完美的青瓷打碎。用此來填補這種2%不足的地方,更加可見高麗人的情感之細膩。

青磁像嵌牡丹雲鶴文頭枕。高麗13世紀,高12.7厘米,長23.3厘米。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高麗的文人李奎報在《東國李相國集》中寫道枕著青瓷枕頭睡覺可以做黃粱夢。(圖片提供:國立中央博物館)

國寶66號「青磁像嵌柳竹蓮蘆鴛鴦文淨瓶」,高麗12世紀,高37.2厘米。澗松美術館收藏。這件國寶採用像嵌技法讓圖畫和瓷器融為一體,陶瓷上的鴛鴦像是真的在游泳一樣。(圖片提供:國立中央博物館)

青磁童子形硯台。高麗12世紀,高11.0厘米。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收藏。這個作品的設計是一個少年抱著一隻鳥,從鳥的嘴裡流出水來,供應硯台所需用水。(圖片提供:國立中央博物館)

(責任編輯:趙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一隻活青蛙,那麼接下來的一天就不會有更糟糕的事情了。」 這句標誌性的名言是「吃青蛙」學習法的起源,這是一種通過確定優先級進而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助於人們識別並首先完成最困難的任務,讓它們不再擋路。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無論人生如之何, 入世的身過生活, 出世的心不執著, 還有什麼不快樂?
  • 信手拈字玉荷來 隨筆舞墨金蓮開 錘文鍊句時流苒 曠古名篇皓雪皚
  • 我是最後一個上臺彙報產量的人,在我前面的人已經把產量報到一萬多斤了。我一聽慌了神,我到底該報多少產量呢?
  • 還有北宋時期,一代名臣登上金陵城樓,望見清江翠峰,酒旗畫船,一片壯麗繁華之景。然而故國往事歷歷在目,他撫今懷古,頓生家國之憂和興亡之嘆。 一首雄渾闊大的懷古詞,遂成千古名篇。這就是出自王安石筆下的《桂枝香‧金陵懷古》……
  • 可能有不少人心抱疑問:為什麼常能見到作威作福的壞人一生榮華富貴,依然享福終老呢?清朝人李福就有這樣強烈的疑問,他到了冥府對閻王質問:為何惡人無惡報?結果閻王怎樣讓他解惑?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