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與人體生命之正見(三十一)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2.道德性──「善」與「惡」有客觀的衡量標準

現代自然科學,和道德好像是完全不相關的,它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研究過「道德」的客觀本質和作用。比如,從基礎上來說,你發出善念,1+1=2,水過零度會結冰,你的骨髓可以每小時生成5億白細胞供給免疫系統;你發出惡念,照樣1+1=2,水過了零度結成冰,骨髓每小時生成5億白細胞供給免疫系統。從而你是在做善事,對大自然沒甚麼必然的直接影響,而你在生活中也照樣該享福享福,該得病得病;你是在作惡事,自然界一如平常,你還是該享福享福,該得病得病。而且善與惡無法在科學所刻畫的世界中得到很好的描述和界定。然而,從對世界的影響來看,善與惡真的是平等和對稱的嗎?

一些自作聰明的人常常舉這樣的一個例子來嘲笑那些有信仰的人:

教徒問神父:「我可以在祈禱時抽煙嗎?」他的請求遭到神父的嚴厲斥責。而另一教徒又去問神父:「我可以吸煙時祈禱嗎?」他的請求卻得到允許,悠閒的抽起了煙。

喜歡講這個笑話的人往往據此引申來諷刺:人內心裏的信仰虔誠與否、善惡道德、真誠虛偽都是不可靠的,無法找到外在的具體標準來衡量的。他們認為:從「客觀」上看,祈禱時吸煙和吸煙時祈禱是完全對等的兩件事情。然而實際情況卻未必如此。表面狀態的確類似,但是體現出來的他的態度和趨勢,在很多時候卻是截然相反的,而且這也是一種「客觀」的事實。比如吸煙時的祈禱,可能是一個人在吸煙時,想起來了改正,然後開始祈禱和洗心革面,這是從惡習中回升的開端。而在祈禱時,出於無聊和注意力不集中,進而無所顧忌的去吸煙,則是走向墮落的起始。

就好比冰融化成水和水結成冰這兩種過程,在零度冰點時,都有一段冰水共存的短暫狀態。表面上看,這兩個過程的確都有這樣的一個階段,且這兩個階段的狀態是一樣的,但是實際上趨勢是截然相反的,這個短暫的過渡期過去後,一邊是完全只剩了水,一種是完全只剩下冰。

剛才我們由道德和人的念頭,引申出了水和冰的例子,下面讓我們順便回顧一下前文所講述的水結晶實驗和米飯實驗的啟發。其實這些關於念力的實驗除了可以作為精神能夠直接作用於物質的證據外,更進一步揭示了精神世界之中,有關道德善惡的客觀界定這一重大問題。物質,其實是直接能「感知」人的善和惡的念頭的,善與惡是有著「客觀」的區分的。人的這種道德和心態是會直接影響周圍的事物,而不是像馬克思主義政治課本裏面那種「間接」和「側面」的反作用。而且從惡念導致的水無法形成規則的六邊形結晶來看,善與惡是完全不對等、不對稱的。這提醒我們,善與惡二者可以在客觀世界找到實實在在的區分標準的,而不是永遠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因為從結晶的規則性和對稱性來看,善與惡二者在客觀世界永遠也無法被混淆。(待續)

--摘編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