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鈴神技 林韋良太陽劇團圓夢

font print 人氣: 3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3日報導】扯鈴台灣之光1(中央社記者劉麗榮、黃旭昇新北市23日電)「現在仍覺得不可思議」,對從小練扯鈴的林韋良來說,能獲邀到國外參與太陽劇團演出,簡直就像美夢成真。

林韋良是2008年「法國明日節雜技大賽」首位通過審核取得參賽資格的台灣選手,出神入化的扯鈴技巧,完全不輸其他職業好手,最後奪得最高榮譽的首獎總統獎,那年他才19歲。

林韋良自此在歐洲打響名號,也讓世界知名的藝術表演組織「太陽劇團」幾度找上門。不過,礙於兵役問題,林韋良無法和太陽劇團簽長約,只能參加短期的巡迴表演。

其實早在2005年開始,林韋良就經常到歐洲各國巡迴演出,累積了豐厚的舞台經驗,他明白自己「將來就要走這條路」,因此,2008年大學一年級的暑假,林韋良決定不再浪費時間,休學把兵當完。

今年10月,林韋良終於與太陽劇團簽下1年2個月的合約,正式踏上職業表演生涯。

「等這天已經很久了」,林韋良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他到現在仍覺得「不可思議」,不敢相信長久以來的夢想真的實現了。

「鈴在他手上好像變得很簡單」,林韋良的指導教練曾文秀談起林韋良,對他的天分讚譽有加。從小玩扯鈴,林韋良可以邊說話邊玩,甚至在無意間變出新花招,讓曾文秀非常驚豔,她笑說「我的工作就是不停地記下新動作」。

曾文秀說,林韋良表演慾旺盛,他的舞台魅力來自於自信的眼神和燦爛的微笑,能緊緊抓住觀眾目光,加上流暢的技法,讓扯鈴變得不只是扯鈴,而是一場賞心悅目的藝術表演。

加入太陽劇團,林韋良不是台灣第一人,但曾文秀說,同時有3名台灣人登上太陽劇團舞台,恐怕是頭一遭。

原來,曾文秀帶領的「飛樂鈴揚」表演團,還有另2名團員也被相中,剩1年即將大學畢業的廖奕捷和大學新鮮人林宗穎為了一圓太陽劇團的夢,也雙雙決定休學。

廖奕捷說,加入太陽劇團是每個從事技藝表演者的夢想,她萬萬沒想到從小看的經典名劇「Quidam」,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參與演出。言下之意,完全不為休學感到遺憾。

今年剛考上銘傳大學電通系的林宗穎,也決定休學「闖一闖」,走一條和別人不同的路。

曾文秀說,3人將合作演出5到6分鐘的樂鈴表演,包括台灣獨創、高難度的「長繩」和「多鈴拋接」等,預計24日啟程前往太陽劇團位於加拿大總部受訓、彩排,接著展開為期1年的巡迴演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0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進恭台中12日電)「后羿坐在馬上,人馬結合難度最高」,吳松濂以芋頭雕刻嫦娥奔月,勇奪國際廚藝賽超級金牌,手藝精湛,更有顆細膩的心。 「外國人好奇我的作品為何能有騰空感覺」,吳松濂說,事先經過精密計算,藉由支撐,營造出騰空美感。他表示,共使用40公斤芋頭,做了1個月,每天花4到5個小時,才完成這件作品。
  • 【大紀元10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培煌台北14日電)斯洛維尼亞籍醫師范鳳龍來台行醫38年,終生奉獻宜蘭羅東聖母醫院,直到78歲因病倒下,開了8萬多台手術,創下驚人紀錄。
  • 洪文尊已拿下6屆比賽冠軍,今年的芋頭王重量創紀錄。芋頭王比賽冠軍的芋頭重5.538公斤,創下烈嶼鄉芋頭紀錄。
  • 【大紀元10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24日專電)目前在柏林文學會駐村的台灣作家陳克華與賴香吟昨晚在柏林的咖啡屋CafeQuchnia以文會友,朗讀作品並且闡述他們創作的歷程和心得。
  • 看中國蔡爾容製作硬胎紙偶。傳統紙製神像的製作過程十分繁複,須經過三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 他為孩子們做氣球玩具助興已有10個月,非常喜歡這份業餘的工作,因為無論走到哪裡,總是遇到快樂的孩子和友好的家長,不管他做了什麼,孩子們始終以燦爛的笑臉回報他。
  •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有製琴界奧林匹克之稱的義大利Triennale國際製琴大賽,從1976年開始,成為世界頂尖製琴師3年1次的盛會。歷屆脫穎而出的作品,幾乎都是來自歐美的選手。近幾年,亞洲製琴師也逐漸嶄露頭角,本屆台灣3位選手,優異的工藝水平,也擠進國際製琴名師之列。來自台中太平,幾乎算不上有所謂「音樂」與「工匠」背景的林殿威,第1次參賽就拿下前10名的好成績,參賽的小提琴,還被登錄在義大利製琴比賽專書的第一頁。
  • 【大紀元10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30日電)曾獲得法國藝術文化騎士勳章的藝術家吳炫三今天說,藝術是一股潛在海底的暖流,是世界的共同語言。
  • 【大紀元11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6日電)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清友今天表示,誠品能發展到今天的營運模式,都要感謝過去有15年的虧損經驗,讓他在困頓中看見如何生存。
  • (shown)本在臺北從事醫療工作的林玉萍,28歲那年返回苗栗接續父業習茶製茶,十數年苦心鑽研,終於在放下名次追逐時做出氣質好茶。…就在極度低潮、打坐求解之際,說也奇怪,一個訊息打進了林玉萍腦中——滿腦子妄念,茶當然做不好。幡然甦醒,從那一泡茶開始,林玉萍開始拿東方美人茶頭等獎。「茶是佛的語言」,回想當年心無旁騖返鄉埋頭製茶,現在的她瞭然於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