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智慧:養德

作者:胡乃文
font print 人氣: 173
【字號】    
   標籤: tags:

中醫學的理念,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節氣,人的身體五臟與節氣的特性相應也不同,春應生、夏應長、秋應收、冬應藏。《內經》云: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

「養生」、「養身」這兩個名詞,許多人非常容易混淆。

顧名思義的想,「養身」就是讓人的身體得到健康、能夠適應於動變的情況,例如對流行病的抵抗能力、能適應季節冷熱的變化、能適應攝入的各種飲食。可古時的中醫典籍並未見這個詞。

「養生」這名詞,和「養身」一詞滿混淆的,為甚麼呢?

唐朝孫思邈有《道林養生》,講的和明朝的「抱獨居士」呂坤所云都大致相同,「餌藥、服氣、避險、辭難、慎時、寡慾」等,呂坤說,嵇康就是善養生的人,他對於死完全在考慮之外。所以,認為「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呂坤還說,德行是人自己的修養,當修養的德行夠,就算是踩在刀刃之上,那又怎能害到他的養生呢?由此可見,古人對於養生的意義和現在流行的講法有很多的不同。而且古時的養生,是以養德為重。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是因為春氣應生,所以注重春養生,養「生發之氣」。

古人的養生之法,和現代所云大相逕庭。因此,如何在冬季「養生」,很難以一個簡單的概念來說明。

春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要將那些屬於閉藏的冬季之時所積存於體內的廢物發散掉,故叫作「發陳」。在冬天這個季節時,萬物都得閉藏,人必須在此時「養藏」,躲在密閉的房間、躲在厚重的衣物裡面、躲在被窩中,讓自己不因為那很冰冷的天氣而受到傷害;這時不是養生的好季節。

《內經》云:冬季的亥子丑三個月,是屬「閉藏」的,這時水結成冰了、地也坼裂了,一定不准許干擾到人身的陽氣,這時白晝的時間比較短,應該和日光同時起落,所以要「早臥晚起」,使得腎所藏的「志」若伏若匿的有所收藏,要遠離寒、要趨就溫,不要讓皮膚的氣洩掉,讓氣極度的削減了。以上就是冬氣的相應,也就是「養藏之道」,如果不照著做而逆反它,就會傷到腎,因為不能養藏,所以到了來年春天「奉生」的資材就太少了,於是春季就會患「痿厥」之病。

在《內經》中所說的冬季三個月,意味的不只是冬季三個月。其實,每天都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天的時辰和每個月的地支都相同,一天有「子丑……」等時辰,一年也有「子丑……」等月份;「寅、卯、辰」為春,「巳、午、未」為夏,「申、酉、戌」為秋,「亥、子、丑」為冬。月份的冬天(十月、十一月、臘月)要養藏,時辰的冬天(晚上九點至凌晨三點)也得養藏。這段時間裡,不就是應該躺在床上、蓋上厚重的被子睡覺的嗎?

寒冬可補充能補養陽氣的藥材。

冬季要保暖,除了藏於密閉房間內、穿厚重的衣物、睡臥厚被外,食用食物也要有相應。《飲膳正要》書中雲,春宜食麥、夏宜食綠豆、秋宜食麻、冬宜食黍。黍,《本草綱目》云,吃多了會煩熱,叫人不要多吃。而冬季使用它,卻很相宜,讓人有保暖的作用。

由此想到,古時明醫的智慧,現代人難能比得上;見《內經》云:「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己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因為人們懂得「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之道,又懂得「養德」即是最好的「養生」方式。

治人於未病之前,杜絕生病,不再以藥物戕害身體,這不是很有智慧嗎?

本文轉自第99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8/1106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大陸假冒人參產品情形嚴重,為有效遏制製售假劣人參產品,中國大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最近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全面對人參產品進行一次專案檢查抽驗。新華社報導,最近大陸藥品市場中人參產品的問題極為嚴重,品質較差的人參混充高級人參,以假人參冒充真產品,產品的標籤、說明不實,特別是以生曬參假冒生曬山參、野山人參、野山參等情形最為猖獗。這次檢查抽驗的重點地區涵蓋人參產品產地、大陸十七個中藥材專業市場、人參產品主要銷售地區、零售藥店等。
  • 受師父囑咐到山下的繁華街市賣胭脂,身在世俗,打情罵俏的、孩子哭、痞子鬧的,沒點安寧,書生每天晚上回來打坐,心也被攪得不安寧。他也不好問師父,只好自己想,自己悟。後來明白:修道人的心是為修道而來,心在道中,自然就能遠離世俗。
  • 蓋洛普調查指出,92.4%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在這些科學家看來,科學與宗教並非是排斥關係。他們可以一方面探討世界的奧祕,一方面讚歎神的偉大。
  • 郭文通是慶都人,在明朝嘉靖末年(1522年~1566年),做了碣石衛經歷官,當時出征討伐賊寇的各路將領,都打了敗仗。百姓們人心惶惶,官兵們無心拒賊,唯獨郭文通軍紀嚴明,士氣高昂……
  • 「家有千金」的古代中國人如何「擇婿」?榜下捉婿、以聯選婿……不同的擇婿方式顯示不同的價值觀與智慧。
  • 湯斌,字孔伯,是清朝河南睢州人,是當時的名臣,康熙時被任命為江蘇巡撫,他奉旨前去赴任時,一路布衣牛車,只跟了一老人作為隨從。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年輕官員,衣冠華麗,騎馬的隨從眾多,這些人一會兒上前面,一會兒上後面,時不時的就碰撞到湯斌的車馬...
  • 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遊說,就好比請野獸上西餐廳,讓飛鳥去音樂館聽貝多芬一樣......
  • 預言,就是預先說出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小的預言是預言某個人某件事,或者預言某個人一生的命運;大的預言是預言某個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興衰治亂。
  • 答應別人的事,就應秉持「真」的原則,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做到,這是為人處世之本,是一種傳統美德。看一看這些不惜身家性命而謹守守信重諾做人準則的古人,真是令人由衷的欽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