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明的心 鑄一把好劍

作者:文╱彭秋燕 圖╱ 孫幗英
font print 人氣: 1062
【字號】    
   標籤: tags:

金庸武俠小說世界裏「刀光劍影」的情節,大家再熟悉不過,但卻很少聽說有人因為沉迷武俠小說,變成鑄劍達人。然而,鑄劍師陳世聰卻因為夢寐以求一把寶劍,而中年轉業走入製作寶刀、寶劍的世界。

鑄劍大師陳世聰纖細的身材,總是一襲長衫,看起來輕飄飄的,仙風道骨。高雅、自信,對劍的執著與愛好,彷彿是他愛看的武俠小說中劍客的最真實寫照。

陳世聰無師自通,從古籍中學得鑄劍方法。一九九三年毅然辭去公職,成立「劍廬工坊」,專心打造心目中的寶劍,成為世界級鑄劍名師。「坦白講真正的寶劍外面是見不到的,現在能夠做出來真正的寶劍只有我一位。」他很自豪地說。

舉凡製作技術困難的湛廬頂級寶劍,或是七星竹節寶劍、柳葉刀,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李飛刀等,各式寶刀、寶劍及兵器,都是他所擅長製造的。

研究隕石成份,高科技鑄劍

陳世聰說明,若一把劍彎曲後能馬上彈回成一直線,此劍刃的品質相當不錯。

一開始,為瞭解劍的成份,陳世聰就去研究隕石。結果發現,古代真正的寶劍是用隕石打造出來的,也就是用流星,沒有例外。

現在他以高科技的方式,打造媲美稀世古傳寶劍。陳世聰說:「隕石我只能夠分析大概90%的成分,另外10%,因為經過化學變化沒有辦法還原。我是以90%的金屬成份、非金屬成份,加上10%的為了增強硬度和韌性的金屬去做寶劍的。」

陳世聰多年鑽研中國古代各式名劍,要如何識別一把好劍?他說:「一般我的動作是先識劍刃,劍尖抽出來以後從中間彎曲,彎曲後如果能馬上彈回成一直線,就可以判斷劍刃已經很不錯了,若有稍微一點彎曲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劍。」

只要有蒐藏家來拜訪,陳世聰會第一個試給他們看,然後蒐藏家便會透出很驚訝的表情!因為他們見不到這種材質的劍。

磨劍靠經驗,沒有理論

因為鑄劍的難度很高,看這把劍的價值就是看它的磨劍技術。陳世聰對磨劍方式和鑄劍規格倒背如流。

鑄劍技術的磨法是兩面、三線、四個坡,從護手到劍尖是六十九點五公分,一定要符合魯班尺最吉祥的尺寸。

一般做的劍寬度三公分,到劍尖的部分是二點二公分,兩邊各要縮零點四公分。厚度一般是以零點五公分下去磨劍,到劍尖大概也是在二點二公分左右,如此,中間去掉二點八,一邊就去掉一點四公分,一路非常均勻的薄到劍尖。

陳世聰說:「坦白講難度相當大,純粹是靠經驗,沒有理論,書本是學不到的。」

一次,德國技師發現他竟然可以用手工來磨六十九點五公分長度的劍,不可置信地說:「全世界最高超的技術,也只能磨到三十六公分而已,再長就沒有辦法。」

磨劍不僅講究高超的技術,更要求心平氣和、全神貫注的心態。陳世聰說,在磨劍的過程中絕對不能有一點疏忽,一不小心劍就會凹陷或產生缺口,鋼材缺掉沒有辦法補救,這把劍便無法成為一把好劍,就必須斬斷。

而磨一把湛廬寶劍或太極寶劍,大約需耗時十二到十五個小時。頂級劍一把要超過三十個小時。在磨劍的過程,絕對不能有長時間的休息,一開始磨的話就要從頭磨到尾,因為完全都是靠手感下去磨,眼睛看不到,停頓了靈感就中斷了,無法接續。

多年鑽研中國古代各式名劍,他發現古代名劍全是用隕石做的,因此,現在他以高科技的方式,打造媲美稀世古傳寶劍。

用生命鑄劍,磨劍前打坐靜心

陳世聰說,劍有分活劍和死劍,活劍在鑄造的過程中會吸收人氣及日月精華,所以鑄劍者的修為會直接影響到劍的好壞。而磨劍又是整個過程中的關鍵,有時需要三十個小時不眠不休,一氣呵成,中間稍有停頓,靈感便無法銜接,因此對他而言,磨劍前的必要功課是打坐,直到心無罣礙,心境清明,才能心平氣和專心一意,才能展開磨劍的工作。

依陳世聰慣例,一次磨十把。磨的時候,只要磨到一點點熱,就必須放著磨第二把,讓它自然冷卻,然後再換第三把。由於鋼材退熱慢,所以等第一把磨到第十把後,再回過頭來磨第一把,就不這麼燙。

經過無數次這樣的來回磨,才能成就一把蓋世名劍。鑄劍師用生命去磨,真可謂「磨性命」。陳世聰解釋:「因為磨石轉速一分鐘三千八百轉,速度非常快,手抓著一定會產生熱,絕對不能有一點點的分心,太危險了。尤其我們鑄的是長劍,採用世界一流的鋼材,所以切削率非常強。」

永不生鏽的寶劍,需保養

鑄劍十五年,陳世聰說,因為劍有磁場,練劍的人到最後可以心劍合一。

為了擁有一把寶劍而轉業,鑄劍十五年,陳世聰對寶劍的定義是:一把永不生鏽的劍,然而如何達致不生鏽,則不是鑄劍師所能及之事,而需要持有寶劍的人持續用心保養、擦拭。

陳世聰以多年的經驗講解,因為劍有磁場,練劍的人到最後可以心劍合一。活劍的基本條件就是合金鋼材,合金鋼材製成的劍才有磁場在;死劍就是一般的雜鐵及不鏽鋼做出來的,這種劍完全沒有一點磁場。死劍沒辦法成為一把真正的寶劍,只有活劍經過保養才有可能成為寶劍。

至於鋼材為什麼會生鏽?因為它有毛細孔,還有鋼材本身是清冷的金屬,合金的鋼材擺在室外自然會生鏽,因為空氣中的溫度比鋼材至少高一度,空氣中有水分,所以水會從毛細孔中進去,水分跟金屬一接觸就生鏽。

但是陳世聰做出來的劍比較不容易生鏽,因為他在淬火的過程中,已將鋼材裏面的毛細孔收縮到最小,只是現代的科技尚無法完全填滿,還有微小毛細孔。

一把永不生鏽的寶劍,需要投注時間、恆心、力氣去擦拭,以產生熱,「因為我的合金鋼材有鋁的成份,經過一段時間的擦拭會慢慢融化,鋁金屬會從毛細孔裏浮出來到表面,填滿毛細孔,所以我們常在講『古劍斑斑』就是這個意思。」

陳世聰說,當一把寶劍養到毛細孔沒有了,就無須保養,這把劍就價值上千萬台幣。

在陳世聰所有的作品中,頂級寶劍難度非常高,是結合高科技的淬火技術製作而成,使其硬度H.R.C.六十五,彎曲度七十五,質地細緻沒有毛細孔,滴水成珠,這樣的上乘好劍,陳世聰鑄了十五、六年,才做出十二把,成功率大約只有一成左右。而一般湛廬寶劍成功率大約八成。

陳世聰鑄劍技術精湛,顧客群遍及海內外,尤其受武術團體歡迎。

祖師爺指導鑄劍度難關

自古以來,寶劍是佛教、道教斬妖除魔的法器,但中國鑄劍的技術已經斷了至少三千年,三千年間,還沒有人做出真正的寶劍,當時陳世聰下功夫研究著實花了不少時間和精神,尤其磨劍的技術難度很高,在製作的過程也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卻苦於沒有人可以解決。

此時虔誠信神、信佛的他,每此都有神佛夢境顯示,以順利完成一把好劍,或是神明托夢鑄造寶刀、寶劍的神蹟時常發生。

陳世聰說:「有點玄,上面都晚上下來教。我們鑄劍的人拜的是歐冶子,是中國鑄造鋼劍的祖師爺,其實只要我們對這靈界有虔誠的心,他們自然而然會下來教,冥冥之中會告訴你。」尤其是七星劍需要的技術很高,祖師爺教的最多就是那把七星劍。

七星劍在古籍記載是中國的劍王,相傳是佛祖旁邊四大金剛其中一個神拿的法器,但是因為它的技術很高所以很早失傳。陳世聰的願望是把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中國寶劍重新做出來。

由於對古劍的嚮往與興趣,讓陳世聰一頭栽進了鑄造寶劍的世界,當初的心願就是要把一個真正的寶劍做出來。現在有子繼承衣缽,陳世聰欣慰好不容易找回的千年造劍技術,能夠再繼續發光、發亮。

本文轉自第69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8/1106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武術,是一種需要身體各部肌肉,各個關節以及內臟器官都要參加活動的運動。膝關節、髖關節和肩關節的靈活性以及腰部的柔韌性、上下肢的力量和氣息的調動,在武術運動中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武術家們常說:「打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練拳不活腰,終究藝不高。」
  • 吻靴主要是鍛煉小腿後部的腓腸肌、比目魚肌及跟腱的伸長性,同時也鍛煉了小腿前部的脛骨前肌和肌腱的收縮性。另外,由於屈膝下蹲,也鍛煉了腿部肌肉的力量與彈性。
  • 前俯腰主要是鍛煉腰椎的關節、軟骨和韌帶的柔軟性,使腰椎在運動中能夠達到前屈的極度。
  • 馬襠步主要鍛煉股直肌、縫匠肌、內外側肌、脛骨肌、腓骨肌和比目魚肌等的力量。
  • 混元樁主要鍛煉週身氣血的活暢,並增強腿部股直肌、脛骨前肌、腓腸肌、比目魚肌等肌腱及腳部韌帶的力量和堅韌。
  • 肘鼎主要是鍛煉三角肌、肱三頭肌、肱二頭肌和肱前肌等肌肉的力量。
  • 鬆肩訓練是鍛煉肩關節靈活性的主要項目,也是鼎臂訓練以後所必須要做的活動性練習。《華拳譜》曾說:「臂有力而肩僵,拳之揮動何能自如................
  • 馬步衝拳動作是1兩腳開步站立,兩腿屈膝半蹲為馬步,兩手握拳抱於兩腰側,拳心朝上,拳眼朝外;2右拳慶腰部向前平伸衝出,變拳心朝下
  • 「舞」和「武」同一起源,在神的傳導下,人類通過肢體動作,演化出舞藝和武藝...
  • 少林寺,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九年。卅二年後,南天竺僧人普提達摩應梁武帝之請,來到金陵,復往北魏洛陽。孝明帝孝昌三年,至嵩山少林寺傳禪法。由此,少林寺成為中土禪宗祖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