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博士潘宇給天下父母們的一封信

人氣 31

【大紀元2012年12月26日訊】親愛的父母們:

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幸福的將來,因此,辛勤工作,重金培養。可是,除了滿足孩子的物質所求,提供良好的教育機會,我們還需要做些甚麼呢?

但僅僅物質上的滿足遠遠不夠。正如漁夫把魚捕回來給他的孩子吃,不如教會他的孩子如何捕魚。現實生活中,所謂的「捕魚本領」是多層面的。它不僅包含生理健康,還包含心理健康。

絕大部份家長都會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包括良好的應付壓力的能力,處理不良情緒的能力,社交能力,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等等。而能夠培養和增進這些能力的前提則是要有一個好性格。應該不難想像我們周圍有很多人多多少少有一些性格偏差的傾向或潛在問題。既然性格異常可以發生在這麼多人身上,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就非常重要。

那麼父母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在試圖培養孩子良好性格之前,你需照顧好你自己。不僅要照顧好身體,還需要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很多時候,孩子吸收和學習新知識如海棉般容易、迅速。女兒年幼時學媽媽著衣、化妝;兒子願意學爸爸踢球。孩子往往也是最敏感的,對父母的舉手投足,喜怒哀樂都有觀察。做父母的,如果自己的負面情緒很多,處理不當,孩子也會同樣受到影響。而當這些不良情緒發洩在周圍人身上,包括自己的孩子,影響更為嚴重,甚至自己不健康的處理情緒的方法也可能被孩子學到。

如果父母由於自己心理狀況不好,不能夠提供一個穩定、溫暖和容納的生活環境,即使有再豐富的衣食,孩子也可能對父母有一種陌生感和潛在的不信任感。所以,為避免孩子以後容易對周圍人不信任的問題,父母要從頭作起。想要教育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首先要自己做好自己。

其次,有幾個方面需要父母注意:

1、愛孩子≠寵孩子。

這裏所謂的「寵孩子」,不是我們普通所指的無限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而是情緒及性格上的放縱。很多父母以為只要孩子開心就證明父母做得好。重要的是要看清楚孩子是怎樣獲得開心的,為甚麼開心。有些孩子喜歡作些惡作劇,調皮搗蛋,覺得這樣好玩,開心。可是所謂「惡作劇」包羅萬象。當孩子開始故意作弄別人,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時,或者開始虐待動物,那麼父母要即使給予阻止、教導。否則,繼續放縱,孩子的性格將逐步有反社會傾向。

父母始終是父母,有一定的制規權力,但不能把孩子當成「皇帝」、「公主」般侍奉著。如果孩子認為自己的權力比父母大,對父母可以呼風喚雨,那麼也比較容易產生自大心理,甚至不懂得尊敬和體諒。

2、教導≠打孩子。

中國有句俗語:不打不成材。我實在不能茍同。在美國,對孩子打罵的父母是在犯罪。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意識到打孩子是不健康的,學習到了西方一些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是,仍有一部份父母認為打孩子是理所應當的。且不說對孩子身體上造來的傷害,孩子心理的創傷是不可衡量的。打孩子的後果是很多種的。如孩子對父母有危懼心理,甚至憎恨;孩子可能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產生逆反心理;或失去自信心,自尊心受挫,懦弱猶豫;與他人關係處理不好時,容易以暴力對待等。

所以,孩子打不得。即使自己再生氣,父母也要先冷靜下來,整理情緒,客觀面對問題,與孩子溝通。這樣的教育意義更大,效果也會比較明顯。

3、提供良好教育機會≠替孩子選擇發展方向。

很多父母為孩子安排很多補習班,如數學,中文,外文,樂器等等。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似乎不見天日,毫無自由的環境中。學海亦無涯,童真也可貴。適當給予孩子些自由去享受孩提快樂是必要且健康的。

再有,盲目的為孩子選擇發展方向,試圖塑造、培養自己理想中的人材是非常不健康的。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與天分,暸解孩子的健康興趣所在,用心培養才是選擇正確發展方向的必要一步。千萬不要被社會壓力所影響,認為只有醫生或律師等才是最佳職業。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從事自己熱愛、擅長且有自身發展空間的工作才是最佳職業。

4、細心觀察,無微不至

父母除了和孩子言語溝通,還要細心觀察無聲的現象,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譬如,當孩子最近開始悶悶不樂,沉默寡言,父母需要給予關心,暸解孩子面臨的困擾。父母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幫助孩子剋服心理障礙,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正視生活中的問題。

為人父母不是一件容易事。衣食住行的提供固然重要,但是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才是實際生活中真正的「捕魚能力「 之一。暸解自己,用心促進孩子健康的性格發展是非常關鍵的,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408-368-8469)

潘宇博士(Jocelyn Y. Pan, Ph.D. )簡介:潘宇是臨床心理博士,畢業於UCLA大學,主攻心理生物學,先後獲得臨床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在New Center for Psychoanalysis接受兩年精神學分析博士後培訓。潘宇專長於青少年和成人情緒,行為和性格障礙,焦慮、抑鬱、自殘行為,人際關係,壓力管理,憤怒管理,放鬆技巧,性格分析和心理測驗,包括智商IQ和性格測驗。除了私人門診工作,潘宇在Anka Behavioral Health青少年心理危機住院部門,擔任臨床心理治療主管,精通英語,國語,還專於創傷後遺症治療。她 和多位律師有合作,並被聘用做法庭專家證人。

(責任編輯:馬天祥)

相關新聞
棋後謝軍獲心理學博士學位
心理學博士從輪椅上笑看人生
心理學博士:一切都好得如此驚人
心理學博士陳彥玲8月18日臺灣會館精闢演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