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為仁由己」看君子修養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87
【字號】    
   標籤: tags:

「為仁由己」是孔子對「個人何以可以成就德性」這個問題的解答。強調進行道德修養是「仁」的開始,是道德水準的提升,是智慧的憑證,其內在是德性充實之美,外在表現是慈悲和真誠。有無修養也是君子與小人之別。以下是關於君子修養方面的幾個故事。

尚理不尚辭

一次,孔子的幾個學生討論問題,有的言辭激切,語氣強悍,表情變化很大。子張說:「怎樣討論問題,夫子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我記得夫子說話的時候言辭比較緩慢,態度平和而意志堅定,儀態穩重而含有敬意,在沒有弄明白別人的意思之前先沉默靜聽,心平氣和而又謹慎小心的把看法說出來,能夠推己及人而且謙讓有禮,見解高超而符合禮義,心胸開闊而能以寬恕的態度對待他人,道義就由此言傳身教而得以弘揚。

修養不夠的人在議論問題的時候,只憑自己的心意,往往自以為是,專門挑揀別人的錯誤,眼睛瞪的大大的,言辭急切好像噴發出來的一樣,口若懸河好像沸騰的水,用情感代替理智,儀態固執,君子不提倡這樣的方式。我們應該向夫子學習。」

子夏問孔子說:「君子崇尚言辭嗎?」孔子說:「君子崇尚道理。擁有廣博的知識卻不懂的貫通其中的道理,不符合君子真知的要求;辭藻繁麗,誇誇其談,不符合人們想要聽的願望。道德修養很高的人,都需要恭敬的對待別人,用來守住自己的道德修養;擁有聰明智慧的人,都需要虛懷若谷而不自以為是,用來守住自己的聰明智慧;見多識廣的人,都需要一直提醒自己還很淺薄,用來守住自己本性。這就是節制自己,讓自己的心裏永遠留下應有的空間的辦法。」

何處不可行教化?

當初,歷山的農夫侵佔別人田地的邊界,舜到歷山腳下去耕種,過了一年,此類事情就再也沒有發生。黃河邊上的漁夫互相爭奪水中的高地,舜到那裏去打魚,過了一年,那裏的漁夫都知道了尊讓年長的人。東夷一帶製陶器的人往往製造出一些粗劣的製品,舜到那裏去製陶,過了一年,那裏所製作的陶器都很堅實了。

孔子讚歎說:「耕田、打魚、製陶,都是舜所管的事,但是,舜到那裏去做同樣的事,是用來救助這些事情的。舜以誠信仁德感化百姓,百姓都願意跟從,這就是聖人道德的教化呀!」

嚴己寬人

晉人伐楚,楚人已經退避九十里,晉人的攻擊仍不停止。楚國的大夫說:「請允許臣反擊吧!」楚莊王說:「我們的前代君王在位的時候,晉國不攻打楚國,但是,到了孤家這一代,晉國卻來攻打我們,這是寡人的罪過啊!如果下令攻擊晉國,楚國的大夫必然要受到羞辱和傷害,怎麼能讓大夫因此而受到侮辱呢?」

大夫說:「前代君王還在的時候,晉國不攻打楚國,但是,到了臣擔任大夫,晉國卻來攻打我們,這是臣的罪過。請允許臣反擊吧!」楚莊王低下頭哭泣了一會兒,然後站起身,對各位大夫施以拜禮。

晉國人聽說此事之後說:「國君和臣子都能主動承擔過失,而且國君在臣子面前表現的那麼謙卑有禮,可見是上下同心,三軍也同心協力啊。由此看來,楚國恐怕是攻打不成了。」於是,晉國人連夜退兵回國了。

孔子聽說之後說:「在朝廷之上,楚莊王憑藉那一句話,就能夠卻敵於千里之外。君臣能夠重視道德修養,因而社稷得以安寧。楚國後來能夠成為強國,也是理所當然的了。《詩經》中說︰『寬容謙卑待遠近,因此安定我君王』,正是這個道理啊。」

君子無論面對任何事情,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應用道義提醒自己,嚴於自律,從表面來說是堅守道義,從實質來說是堅守自己的良心、良知。以寧靜、祥和的心態把自己的職責做到最好,嚴己寬人,仁民愛物,這是永遠不該忘記的。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本次文明開始的時候,不同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神話和傳說,拿我們中華民族來說,從盤古開天地到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再到黃帝大戰蚩尤,大禹治水、再到子牙封神等等。在流傳過程中這些神話都有著好幾種「版本」...
  • 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州(今湖北蘄春縣)人。他家世代業醫,李時珍從小繼承家學,很年輕時就成為一名在當地很有名望的醫生。李時珍曾歷時二十七年著成《本草綱目》,這部曠世名著的產生說起來還有一段生動的起因。
  • 土地代表著財富,也常有因土地而出現的糾紛,哪能想到會因捨地而得到福報呢...
  • 「寬厚」指的是待人接物的寬容和厚道。寬厚能容人之短,容人之過,即便自身需要忍讓,需要吃虧,即便自己被誤解。民國時期文人林語堂在《中國人的精神》一文中寫道:「我認為寬容是中國文化最偉大的品質,它也將成為成熟後的世界文化的最偉大的品質。」
  • 女兒們的幸福祕訣,如果出嫁時的錦囊裡只能放進去一個字的妙計,婆婆與媽媽一定建議「忍」這個字...
  • 有句老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非常正確,沒養過小孩的人很難有深刻的體會。另一句老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就值得商榷,因為有很多父母對子女抱著或多或少的愧疚感,總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卻不知道該怎麼教養孩子才最恰當;還有很多父母出發點是好的,最後卻把親子關係越搞越糟...
  • 古時候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現代雖不是這麼回事,但是飲食男女離不開經濟問題,這是古今一致的,也是得第一個拿出來談的。
  • 稱雞為「五德之禽」,所以大年初一便被定為雞日....
  • 一年的最後一天為什麼要除,除什麼?原來古人在這一年的最後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
  • 有了正確的金錢與理財觀念,又具備了錦囊祕笈──忍耐的工夫之後,首先應該談一談「食」這件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