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修身 漫談古代家訓

方林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25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自古講究門風,注重庭訓、家教,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德和品質教育。歷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馬光、歐陽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還有許多形式的家書、教子詩等等。

這些歷朝歷代的著名家訓家規,其撰寫者以其人生經驗,以詩歌、散文、格言、書信等各種形式,諄諄教誨後世子孫。許多傳世家訓影響後代深遠。

《顏氏家訓》

據考證,家訓於先秦時代就已出現,周文王四子周公旦首開中國傳統家訓之先河。至南北朝時期的《顏氏家訓》,則被認為是中國仕宦家訓真正成熟的標誌。

北齊士族顏之推,山東瑯琊臨沂人,曾在北齊和周做官。為了告誡子孫不可自恃門第、驕逸怠惰,同時也希望子弟能將士族門風維繫不墜,他結合自己從小的家庭教育和切身經歷,寫下洋洋灑灑七卷二十篇,約四萬多字的《顏氏家訓》,「質而明, 詳而要,平而不詭」,不僅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而且講如何為學,反對高論空談,不務實際的風氣,其涉及的內容包括歷史、文學、訓詁、文字、音韻、民俗、社會、倫理、教育等,反映了顏之推的全部社會思想。

讀聖賢書的目的是學習如何做人,並非是為了做官富貴。顏之推在「教子」篇裏提到,齊朝有一個士大夫,教他十七歲的孩子講鮮卑語和彈琵琶,還很得意孩子能「伏事公卿,無不寵愛」,顏之推對此表示深惡痛絕。

這部家訓在其後的一千三、四百年間被傳誦不息,受到各界推崇。顏之推的苦心沒有白費,顏家子孫果然爭氣。他的孫子顏師古是唐朝註《漢書》的大學問家,五世孫又出了譽滿書林的顏真卿和著名政治家顏杲卿。

古代家訓體現儒家思想

中國傳統家訓儘管涉及領域極其廣泛,但核心始終是圍繞教子立身、睦親治家、處世之道三個方面展開的。

北宋名臣司馬光所著《家範》,廣泛收集了治家有方的實例,系統闡述家庭倫理關係、治家原則以及修身處世之道,被歷代推崇為家教的範本。司馬光認為,儒家所提倡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家是本、是根基,如果連自己的家庭事務都處理不好,更談不上治理國家、平定天下。

南宋學者袁采的《袁氏世範》,以儒家之道為依據,義理精微,涉及讀書修身、敬業、重賢、尊老愛幼、治家理財、人倫之道、處世之道等多方面,「敦厚而委曲,習而行之,誠可以為孝悌、為忠恕、為善良,而有士君子之行矣」。

南宋大儒朱熹撰《朱熹家訓》,倡導家庭親睦、人際和諧、重德修身。家訓中首先強調「修身」,其次是「齊家」,包括對老人、孩子、妻子、兄弟、僕人的對待之道,再外圍是「睦族」,體現了儒家經典《大學》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清初朱柏廬所作《朱子治家格言》,亦名《朱子家訓》,以「修身」、「齊家」為宗旨,集儒家做人處世方法之大成,從日常生活各方面勸人勤儉持家、安分守己。「一粟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應念物力維艱。」是《朱子家訓》中傳誦很廣兩句話。

清朝曾國藩,以「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為座右銘,雖在朝為官,權傾一時,卻經常關心家人的生活教養情況,常以家書關照、培育子弟的道德倫理思想。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訓」作為中國古人進行家教的文字紀錄,是留給後人的一大筆寶貴文化遺產。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在以「重德修身」為核心內容的古代家訓中也得到了發揚和傳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女兒們的幸福祕訣,如果出嫁時的錦囊裡只能放進去一個字的妙計,婆婆與媽媽一定建議「忍」這個字...
  • 稱雞為「五德之禽」,所以大年初一便被定為雞日....
  • 有了正確的金錢與理財觀念,又具備了錦囊祕笈──忍耐的工夫之後,首先應該談一談「食」這件事...
  • 古代的閨閣女子從皇宮到百姓之家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一定要學裁縫繡花。台北故宮博物院裡有一個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后親自縫製送給他的荷包,在孝賢皇后死後乾隆特別讓人裡外三層做了一個精緻的木匣收藏著...
  • 歷觀天下人、事、物,無信則不達,有信才能立。人是如此,「人無信不立。」如此才有信人,人信之說。然而事物又何嘗不是如此?
  • 如果讓幼兒們畫畫,題目是「家」,我們經常會發現圖面出現一個紅瓦白牆,籬笆花園的家。但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住得起這樣一個夢幻理想的家?
  • 趨吉辟邪,在今天的中國,有著廣大的信眾,其群體效應顯著。人們在潛意識中認為有危害自己的而自己又看不到的生命。怎樣能有效取得防範它,躲避它的具體方法,從遠古時代就是人們刻意追尋和努力實踐的目標。
  • 書中草莽英雄仗義除害,使讀者得到滿足,是《水滸傳》深受喜愛的重要因素。大快人心的情節、生動的人物面貌,與宣揚忠義的小說宗旨,得以讓此書輾轉流傳至今。
  • 新唐人舉辦的九大賽中最能震撼心靈的是真善忍美展,最美麗超凡清心養性的是漢服回歸大賽。古人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漢服是華夏文化的象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