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與教育中發現新關係

張天泰(台灣/ 大學講師、文字工作者)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美國教育思想家杜威(J. Dewey)在其大作《藝術即經驗》提到:「藝術是轉化自然的過程,是一種發現新關係的歷程,也是一種完整的經驗。」

藝術表現的過程中,起於高度的熱情,經嘔心瀝血的沉潛醞釀,表現行動始能附著於表現媒材中,使藝術能量於瞬間迸發。藝術不只是情感的全然抒發,更需要運用理智,在過程中掌握方向。藝術能量是需要創作主體(maker)去駕馭,而不是被情感全然掌握,更需要旁觀者來點醒創作者,是否有保持適當距離,再次重新理解創作者與作品間的關係。美是一種自然的人文化過程,透過這種人文化的藝術表現,同時增加了人的價值力與透視力;藝術則是轉化自然的過程,是一種發現新關係的歷程,也是一種完整的經驗。

誠然如此,我在過去的創作經驗中,創作的是電子音樂,也製作過劇場配樂專輯。不論在現場打碟、mix歌及疊歌的即席創作,亦或在幕後用電腦軟體嘔心瀝血的製作戲劇角色與情境橋段的配樂,都和教育思想家杜威所強調論點不謀而合。例如在CLUB放歌選曲時,我會面臨到是否該挑歌來正向教育舞客的兩難,放歌打碟創作的環境是具有抗拒性必須克服,但我必須與阻礙的關係建立內在性關聯。

在配樂製作時,不能被創作情感全然控制,要不斷和戲劇導演(旁觀者)溝通理念,保持創作者與作品之間的距離,透過理智化的過程去掌握戲劇配樂方向。

殊途同歸,在學校教育場域,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藝術是轉化自然的過程,是一種發現新關係的歷程,也是一種完整的經驗」的觀念,也可用教師的教學活動。在教師教學活動中,必須透過教師轉化原有的教學大綱、教案、課程與教材,與學生互動的經驗及個人生命的體驗,將這些經驗轉化、融合為屬於學校教師創作的教學藝術活動,並透過教學藝術活動轉化的過程,提升教學活動的美感,增添教學活動的價值,更為學校教師(教學藝術活動創造者)找尋到與教育之間彼此新關係的開始。如此便是教育思想家杜威念茲在茲的「是一種完整的經驗」體現。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第一次擔任高年級導師,又遇到班上男學生大多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對讀書也沒有興趣,下課時常因遊戲發生磨擦就口出惡言、互相爭吵甚至打架的事件層出不窮,處理起來簡直身心俱疲。一日有緣讀了「大紀元時報」的教育園地版啟思故事,心想:孩子最喜歡聽故事,何不拿來試試看?
  • 在幼稚園工作多年,深刻感到家人對孩子正向成長的期待,但是家長卻疏於使用生活中易得的教養資源。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學前機構幼稚園是第二位老師,但它的功能不是家庭教育所能替代的,所以教師與家長教養觀念的交流和合作相當重要。
  • 快樂的學習是童年生命體驗中的陶醉與享受,也是有效且有價值的學習。
  • 擔任教職近三十年,每一年所帶的班級都有不同的特質,每個孩子也都展現了不同的自我,他們用各種方式,讓我學會生命中重要的課程,那是課堂上、教授們所無法提供的課程。
  • 〈大紀元記者于婉蘋台灣基隆報導〉朱奶奶每星期三的下午,都會來到仙洞國小教小朋友們寫書法,12年來從不間斷。朱湘怡是基隆市仙洞國小的退休教師,民國40年從香港來到臺灣,早期在軍聞社服務,結婚後才從事教書的工作;到仙洞教書30年從未離開。
  • 文章寫作與閱讀,就像文化內涵的編碼與解碼一般。文章承傳文化內涵,作者寫作就如同編輯文化密碼一般,將其領悟到的文化內涵,隱含文章中;而讀者透過閱讀,解碼文章含意,進而掌握整體文化內涵。只要留心觀察,我們生活周遭處處隱含文化密碼。
  • 王老師喜歡在教室中讓孩子閱讀《大紀元時報》,也喜歡帶孩子走出戶外,用腳閱讀家鄉。閱讀大紀元,透過古人在報紙中演出的精采歷史,讓孩子學習重德行善的道理;孩子在家鄉巡禮的戶外教學,能觸摸在地曾經上演的故事,讓他們真實感受祖先給他們的啟示。
  • 中國的古老典籍《樂記》曰:「德者, 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 」 研習中國傳統文化是我音樂教育教學探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 經驗豐富的教師都知道,一節課的開頭與結尾至關重要。課的開始是導入環節,要簡潔明瞭能夠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課的結尾即結束環節要耐人尋味,最好能夠啟迪學生深深的思索。
  • 回首數載的教學生涯裡,曾迷失在孩子成績與教學付出的計量天秤裡,失衡的可不僅是度量意義上的砝碼,而是師生間雙向溝通的和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