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特別的擇婿方式

齊回
font print 人氣: 215
【字號】    
   標籤: tags:

「家有千金」的古代中國人如何「擇婿」?榜下捉婿、以聯選婿……不同的擇婿方式顯示不同的價值觀與智慧。

阿扁女兒和女婿的世紀婚禮,風風光光。但聽說沒幾年,前第一夫人吳淑珍就埋怨這門親事沒有探聽清楚,似有識人不清的遺憾。

實情如何不得而知,不過,自古以來,有權有勢者很難挑女婿,因為可能會碰到趨炎附勢者有意發送假訊息以掩蓋壞信息的情事。

對於「家有千金」的古代中國人,是如何「擇婿」?

有趣的「榜下捉婿」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自古流傳。古人更相信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十年寒窗苦讀,一切願望均會在金榜題名時實現。富賈及官員之家擇婿的目標也就盯住了金榜題名的士人!

在宋朝,評價一個家族興盛的程度,就是看這個家族中有幾人登科或幾個女子嫁給士子,所以金榜題名的士人就成了豪富之家擇婿的首選,因此演變出「榜下捉婿」的風尚。每至張榜唱名之日,達官顯要、各地富紳們甚至全家出動,一大早就到金明池(北宋時期著名的皇家園林,位於開封外,園林中建築全為水上建築,池中可通大船)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各豪門大戶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整個場面簡直就是在「搶」,所以大家便稱其為「捉婿」。

王安石就有詩作寫道:「臨津艷艷花千樹,夾徑斜斜柳數行。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新登科的進士)。」科舉勝出者名利雙收,走仕途成為奮鬥的目標。

台灣許多年來,醫學系裡的青年才俊一直是搶手的選婿標的,一如宋朝當科進士。宋朝當朝宰相也是爭相把女兒嫁給當科進士,宋真宗時河北人范令孫登甲科,宰相王旦就把他招為女婿。而宰相寇準也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一位叫高清的新科進士,沒多久寇女卻死了,另一位宰相李沆依然把女兒嫁給他續弦。而這位當了兩個宰相女婿的進士,歷史記錄他才識平平,無所建樹。

宋仁宗當政時,擴大科舉的範圍,「榜下捉婿」從此更加興盛起來。馮京做了狀元後,外戚張堯佐想要馮京作女婿,便把馮京請到家中,並送上金帶,把女兒許了過去。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宰相富弼也看中了馮京,最後榜下捉婿的勝利者是當朝宰相,馮京成為宰相的女婿。

「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風險

「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典故就是來自宋真宗的〈勸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說明當時的社會普遍現象,士人只求一朝登第,不必急著娶妻!在年復一年的趕考中,有多少讀書人熬了青春,白了頭!

這樣一來,榜下捉婿也有一番風險。話說有位叫韓南的書生,多年苦讀終於如願考中進士,便有人來「捉婿」,而他也不回絕,卻寫了首詩奉上:「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進士服)。媒人卻問余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想必大家也都算得出來這位士子老阿伯已高齡73歲了!可見當時「捉婿」的情況已經瘋狂到甚麼程度!

那麼宰相會不會在榜下捉不到女婿?據說宋高宗時的奸相蔡京,想把女兒嫁給新科進士河南人傅察,可貴的是這位及第士人不媚權勢,在「榜下捉婿」時說「不」呢!

進士雖然是當時的佼佼者,但自有科舉制度以來,及第的進士能名留青史又有幾人?大部分的進士是沒沒無聞的,因此,這樣選婿,主要是為了家族的社會地位考量吧,這也是一種社會的價值觀。

以聯選婿,選中王安石

據傳宋代,馬家鎮的馬員外,有位聰明美麗、待字閨中的掌上明珠。這馬家千金對擇婿自有主張,千金小姐希望能選中一位和她一樣才華洋溢的如意郎君;所以員外在家門口掛了一盞走馬燈。燈上寫著小姐所提的一句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

很多慕名而來的王公貴子都來競對下聯,惟其所對之下聯均得不到馬千金的首肯。王安石趕考時,路過此地看到,不禁讚道:「好對!」但由於考期逼近,來不及對下聯,便赴京趕考了。

考試時的王安石筆下生花,行雲流水,第一位交卷的他受到主考官的賞識。面試時,主考大人指著廳前的飛虎旗,出了一聯:「飛虎旗,旗飛虎,旗捲虎藏身。」王安石一聽,此聯酷似馬員外家的走馬燈聯,於是開口對道:「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主考官見他對得又快又好,讚歎不已。

考試完畢,王安石返回時,又從馬員外家路過,一來想起走馬燈對幫了他的忙,二來,是想看看有無高人對上佳聯。員外的老管家見王安石歸來,便請他對。王安石胸有成竹,信口對曰:「飛虎旗,旗飛虎,旗捲虎藏身。」

馬員外及其千金一聽,極為欣賞其才華,當即定下這門親事,擇日再完婚。王安石和馬小姐正拜天地時,報子來報:王大人金榜題名。親朋好友歡呼雀躍,王安石順手在紅紙上揮筆寫了一個「囍」字貼在門上,並且題詞:「巧對聯成雙喜歌,馬燈飛虎結絲蘿」。這是上天特意安排的好姻緣嘛!

雖然這個傳說中的故事王安石有點取巧,但以聯取婿,本就是講究以才來選人啊!

林則徐選了能「忍」的沈葆楨

有一年除夕,林則徐的部下都回家過年了,只剩下書記員沈葆楨在屋裡伏案疾書,抄寫林則徐的一篇萬言奏章;沈葆楨秉燭夜書,直至三更。誰知林則徐看了後說:「這奏章的字太草,必須重抄。」沈二話沒說,又抄了一遍。重新抄寫完萬言奏章已經是第二天的上午了。

重抄萬言奏章需要多大的「忍」耐功夫呢?古人說:「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所忍才能有所成。林則徐見沈葆楨重抄萬言奏章毫無怨言,為人重德,有容,德乃大,就選他做了女婿。後來這位女婿果然不凡,官拜江西巡撫、兩江總督!

林則徐選了一個有品德的人當女婿,雖不知未來的命運與發展,但至少可以推估德性好的人是較可信任的,而遇事能忍,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也比較有保障。

「東床快婿」真性情

東晉的郗鑒,他參與了平定東晉大亂之一的王敦之亂及蘇峻之亂,立了大功,被加封為太尉,與丞相及御史大夫並稱為三公,是皇帝以下最大的官階,成為與王導、庾亮平起平坐的人物。郗太尉職掌軍事,對東晉政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這樣顯赫背景的人士要挑選女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官宦人家,很容易因親屬犯錯而被連累,所以在「擇婿」方面更是慎重,深怕一不小心,誤踩地雷,成為永遠的包袱。

所以郗鑒先向同為三公的王導表示想要為女兒找個好人家。「且聽說王家子弟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不知是否有幸能結為親家?」

王丞相說:「那太好啦!我們王家達到適婚年齡而尚未成家的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裡任意挑選吧,凡您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

郗鑑就命心腹門生,帶上重禮到了王丞相家。

王府一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子弟們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唯有一少爺,毫不在乎地在東院的床上,光著肚皮在那兒吃東西,對太尉覓婿一事,好像沒有聽說、事不關己一般。

郗府門生回到郗府中,對太尉說:「王府的年輕公子有二十多人,每個容貌長得都很不錯,一聽說太尉要選女婿,都爭先恐後地表現自己,而東院有位公子卻露著肚、躺在床,若無其事。」郗鑒一聽就說:「正此佳婿也!」

一句「正此佳婿也!」就透露出郗鑒識人的智慧與觀點。他派人再去打聽,原來那人是名書法家王羲之,郗鑒就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當時郗太尉是三公之首,王羲之的父親還只是個小小地方官。魏晉士大夫崇尚率真自然的性情風格,所以郗鑒在挑選女婿時,不考慮矯揉造作的人,所以看中了率真的王羲之。然而,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像王羲之在利益面前,真真實實地表演自己!

榜下捉婿、以聯選婿,從林則徐到郗太尉,不同的方式顯示的是不同的價值觀與智慧。如果是你,你會傾向哪一種?

--轉載自《看雜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伐曹魏,統一中國,這是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分析天下形勢時,所提出的復興漢室的方略...
  • 「三書六禮」就是中國六十多年前,人們在婚姻嫁娶時,舉行婚禮所必須要遵循的原則....
  • 自從小家庭成為社會主流,又加上少子化的結果,造成現在的女兒們少了很多與兄弟姐妹以及親族互動相處的機會....
  • 由於少子化,更由於普遍晚婚,所以如今的父母對待子女都特別有耐心,給予子女的愛也特別濃厚...
  • 古代的中國人常以太太、拙荊、糟糠之妻稱呼妻子。這些稱謂的背後,帶有深厚的含意,如果仔細溯源,會發現其實古人對妻子是相當尊敬的。
  • 人們說「經」是要「經常」閱讀,可以常讀常新。將至新年之際,翻閱十三經之一的《禮記》,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養生內容,覺得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 「為仁由己」是孔子對「個人何以可以成就德性」這個問題的解答。強調進行道德修養是「仁」的開始,是道德水準的提升,是智慧的憑證,其內在是德性充實之美,外在表現是慈悲和真誠。有無修養也是君子與小人之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