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傳統回歸 經濟學家:相信死後有審判

人氣 25

【大紀元2012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今年4月4日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節作為中國最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深遠的文化內涵。在民間形成的傳統習俗中,最重要的就是祭奠祖先,為逝者掃墓。北京今年掃墓人數將突破326.5萬人,連續4年人數走高。

哀思之日,生者祭奠先人的同時,會思考生命的意義。大陸經濟學家趙曉表示,相信天國的永存,相信有另一個世界,相信死後有審判等,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中國傳統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倣傚。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郊遊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古時也叫三月節,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除掃墓之外,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等活動。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
[[3]]
資深經濟學教授:相信死後有審判

中國經濟學博士、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曉發了一條微博說:相信永遠是世上最難相信的一件事。清明節,思考生命的意義,相信天國的永存,相信有另一個世界,相信死後且有審判以及因著對來世的盼望,因著對永恆的盼望,不在這個世界上急功近利,任意妄為,這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你對另一個世界的相信或不相信,會改變你在這個世界的思維與行為進而整個世界。

4月3日早,趙曉發出的這條微博引起很多民眾的共鳴。短短5個小時,有6千多名網友轉發該微博,並有100多人回覆,表達同感。

民眾張立師跟貼表示:深有同感,人的思想決定人的行動,能改變世界。網友「石榴」表示:沒有信仰就等於沒有約束!任意妄為!偏行己路!

民眾張亞戈跟貼說:某種主義讓世人越來越金錢崇拜!信仰讓我們更有行為的準則,道德的約束!

趙曉還是前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部長,中國經濟學獎專家委員會委員。

北京掃墓人數將突破300多萬 連續4年節節攀高

《新京報》報導2日是清明小長假第一天,清明假期首日北京市65.5萬民眾出行祭掃。人流集中的八寶山地區,2日全天祭掃者6.2萬人。4月3、4兩日北京祭掃人流將扎堆「節節攀高」。 北京今年掃墓人數將突破326.5萬人,連續4年人數走高。

2日一早,天色陰冷,7時30分開始,全市各掃墓點迎來人流車流高峰。7時30分起,八寶山地區多條道路車流量明顯增加。近9時,八寶山地區所有停車場全都「滿員」。八寶山人民公墓主任張彥介紹,「最高峰還沒到,清明正日子那天來掃墓的人會更多」。

保持傳統習俗 寄托哀思

中年喪子的吳先生表示,每到清明,都是我的斷腸日。全家人都會為父母和我兒子掃墓,擺供品、燒紙錢,訴說別離的心痛,表達無盡哀思……

據報導,在北京石景山福田公墓,墓園內禁止點火燒紙,但墓園外雜草叢生的路邊成了燒紙燃燭的場地。2日12時,章先生和家人手裡拿著冥幣,走出墓園後又來到公墓外一個荒草叢生的地方。他們將手裡的冥幣點燃,還從口袋裡掏出一小瓶白酒,邊燒紙錢邊倒酒,「爸、媽,在那邊就別節省了。」章先生說,老習俗了,也是一種盡孝心的方式。

趙老先生孤身一人來到福田公墓墓園的一角,「我先來看看,給她描個碑,讓兒女們4號再來。」除了每年清明,他老伴的生日和祭日,趙先生也會前來探望,擦擦墓碑上的照片,換上一盆彩葉菊,和老伴待上一個上午。「等哪天,我的名字也被塗黑,就不用再來了。」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清明懷恩暨敬老關懷祈福活動
港澳萬人遊高雄 直飛高雄大方送
清明節應景食品 添加物應謹慎使用
山東天價墓地遠超房價  民眾「死不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