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別稱中的故事

作者:行雲
圍棋。(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498
【字號】    
   標籤: tags: , ,

作為神傳給人的文化,圍棋與書畫、詩詞、音律等藝術一起,融匯於悠悠數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之中,歷代流傳著大量與圍棋有關的神話典故、奇聞軼事,僅從它眾多的別稱便可見一斑。

圍棋的別稱最著名的莫過於「爛柯」,據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所載:「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

說的是晉朝時,有位名叫王質的樵夫,進到位於今浙江省衢州城東南的石室山伐木,遇見幾位仙童對弈、吟曲。王質在一旁觀棋、聽曲入迷,仙童遞給他一枚狀如棗核的仙果,含在嘴裡便不覺得飢渴。沒過多久,仙童提醒他該回家了,此時,王質見其伐木用的斧柄已爛盡。當他回家之後,方知同輩之人皆已作古。「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即出自此一傳說。

明 董其昌《爛柯山》。(公有領域)

之後,「爛柯」便成了圍棋的別稱之一,石室山也被稱為「爛柯山」。爛柯山景色幽邃,主峰有一石梁如虹凌飛,鬼斧神工,蔚為壯觀,梁下主洞南北中空,後世於此所築石質大棋盤,為天下之最,此山被道家列為「洞天福地」和「青霞第八洞天」。

所謂「洞天福地」,即指道家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名山勝境。據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讀名山記》一書中記載,全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

以「爛柯」為題材的詩詞甚多,如唐代孟郊《爛柯石》詩云:「仙界一日內,人間千歲窮。雙棋未遍局,萬般皆為空。樵客問歸路,斧柯爛從風。唯餘石橋在,獨自凌丹虹。」

除「爛柯」之外,圍棋又被稱為「弈」,《說文解字.三上》中記載:「弈,圍棋也。」另一個指「棋」的異體字為「碁」,中國古代使用頗廣,如:《隋書.經籍志》中所載棋譜目錄,均作「碁」。「棋」字可用於多種棋類,如:「圍棋」、「象棋」等,而「碁」則專指圍棋。

此外,圍棋又被稱為「黑白」,以黑白兩種顏色形容圍棋棋子,引申指圍棋。唐元稹《酬段丞與諸棋流見贈》詩云:「異日玄黃隊,今宵黑白棋。」又或被稱為「方圓」,方指棋盤,圓指棋盒、棋子,引申指圍棋,如南朝梁武帝《圍棋賦》曰:「圍奩象天,方局法地。」《新唐書.李泌傳》曰:「方若棋局,圓若棋子。」

圍棋還被稱為「手談」、「坐隱」,北宋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曰:「圍棋有手談、坐隱之目。」曹雪芹在《紅樓夢》裡稱圍棋為「大棋」,《紅樓夢.第九十二回》曰:「賈政這日正與詹光下大棋。」

不僅圍棋有這麼多的別稱,就連圍棋盤也有許多別名。三國吳韋曜《博弈論》中記載:「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晉書.杜預傳》曰:「推枰斂手。」稱圍棋盤為「枰」。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謂木器之平偁枰,如今言棋枰是也。」稱圍棋盤為「棋枰」。@*#

清 孫祜《壽翁對弈》。(公有領域)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