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智慧再解讀系列】

大福在天 小福在造

無思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民間有句話說「大福在天,小福在造」,勸勉人既要通達隨順,又要勤勉自強,實在是很精警的智者之語。人生在世,有多大造化、成就什麼樣的功業,大體上都是安排好的,能夠改變的其實有限,所以講「大福在天」。

我們鄉下有句套話說:「人的命,天註定,叫你享福不受症」,也是這樣的意思。

既然如此,什麼都是定好的,不能改變了,人豈不是就喪失上進的動力了?不然,因為還有「小福在造」的理跟著。小的事情、小的福分,人是可以通過努力得到的,是可以有一些變化的。付出了就會得到,勞動了就有收穫,這也是人間的普遍之理。

天道酬勤,人不管有沒有大的福分,但只要能夠任勞任怨、自強不息,總會得到應有的酬勞的。如果能夠長時間堅持不懈怠,說不定還能得到天心的格外眷顧,也未可知啊。其實,從根本上講,人所有的付出都沒有白費,所有的努力都會有結果,只是有的應在眼前,有的償還了過去,有的寄存在以後罷了。

「大福在天,小福在造」之說,實乃是人生的一劑安心良藥。明了此理,可讓我們安守本分,隨其自然,不胡為不亂為不妄求,心理平衡,同時又自強不息,勤奮上進,不消極、不懈怠、不自棄。傳統的智慧,不容輕忽啊!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廣州水城所形成的獨特民俗文化與地域風情,也成了今日為人所推崇的嶺南文明經典。千百年來,粵人是「以舟為室,視水為陸,浮生江海者」的水上居民,他們單純而固執地相信,水神能給人們帶來平安、幸運。
  • 天后,又稱媽祖、天妃、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 士,原為上古掌刑獄之官。到商、西周、春秋時期,「士」的稱謂僅適用於貴族階層,多指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後,「士」逐漸成為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知識分子的統稱。
  • 鞠躬即彎身行禮,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禮節形式,起源於中國的商代,是一種對他人表示尊敬的鄭重禮節。
  • 刺繡是中國優秀的傳統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豔,國力的強大促使其各方面得到發展,陶瓷業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 中華傳統文化素以注重自身道德修養聞名於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內涵體現在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座名銘是其中之一...
  • 中國古代的「如意」曾是防身器物,戰爭中也用以代麾作指揮,及佛僧講經是備忘的工具,但更多的是被古人視為吉祥之物。延至清代,小小的「如意」已是集清宮禮儀、陳設賞玩為一體的珍奇用物。
  • 中國的古建築上,多綴有匾額,相當於古建築的眼睛。匾額講究的是內容的意境及文采,表現出古代文化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 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和休閒活動。放風箏的趣味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前人金聖歎曾說:「見人風箏斷,一樂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