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十年考證太極拳 稱張三豐確實存在

人氣 18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21日訊】「天下太極出武當」。「太極」指的是「太極拳」,那麼,武當太極拳究竟誕生在哪裏呢?研究員李征康近日表示,他經過10餘年潛心研究,認為武當太極拳就誕生在武當山腳下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鎮孤山村的杉溝太極洞、太極觀。

據荊楚網報導,知名民俗文化研究專家李征康認為,北宋武當丹士張三豐的確存在,他就隱居在官山鎮孤山村杉溝的山洞裡,並創作出太極圖與太極拳。在他仙逝後, 當地百姓和他的徒弟們,按照其生前形體容貌,用石頭雕了神像供奉在太極觀中。為了讓師父流芳百世,徒弟們又鑿了石窟,將張三豐的青年坐像刻在石窟內。

今年75歲的李征康,退休前是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鎮文化站站長。他先後在武當山腳下「挖」出三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伍家溝民間故事、呂家河民歌、武當神戲。

李征康十年考證 發現唯一「太極觀」遺址

通過10餘年考證,李征康發現,杉溝北坡半坡上原有一座太極觀,觀內有祖師殿、太極殿、火星殿、娘娘殿、財神殿、龍虎殿等建築。「根據當地老人們代代回憶相傳,記下了太極觀的大致輪廓。這是一座階梯式的三進大院廟觀,十分宏偉壯觀。門外兩棵大銀杏樹,門額有匾、上書『古太極觀』四字。至於『古』到甚麼朝代,歷史沒有記載,當地百姓也無人能記清楚。」

據李征康考證,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杉溝大雨,太極觀完全被泥石流掩埋。現在,僅剩廟門外一左一右兩棵大銀杏樹,依然旺盛,這裡是太極觀的遺址。

李征康考證,用「太極」命名的道教廟觀,武當山乃至全國,獨此一家。 官山鎮人人皆知「太極觀」。

刻字印證「太極觀」 石窟像當地普遍稱「張爺」

在「太極觀」遺址後面,有一石窟,深、高均為1.1米,寬0.93米。洞頂呈弧形,洞內依巖鑿有神台,台上有一青年坐像,身背一口寶劍,頭頂有髻,顯然是個年輕道士。

洞右石壁上側面刻字:「武當山五龍靈應宮下院太極觀記,大元至元二十一年歲次甲申正月,上院馬本宮立石。」

歷史上的大元至元二十一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距今有720多年。「這是研究太極觀及張三豐歷史的唯一證據。」李征康還發現,當地人稱石窟內神像為張爺。張爺,是武當山一帶人們對張三豐的尊稱。李征康還說,在石窟附近方圓30里,當地人還將石窟中造像稱為「太極爺」。

石窟中的「太極爺」究竟是不是張三豐呢?武當山各大宮觀廟宇內多有銅像,但人們只稱張爺,不稱「太極爺」。為了揭開這個謎底,李征康蒐集了《中華百神圖》中的張氏畫像,請「太極觀」附近村民辨認,一名杜姓老人認為,這就是「太極爺」,根據祖輩傳下來的說法,原來在「太極觀」供奉的「太極爺」的特點是: 四方臉,手執寶劍,托太極圖。

李征康根據這些調查考證初步認為,官山鎮孤山村杉溝附近出現的「太極爺」,就是北宋徽宗年間的武當丹士張三豐。

「太極爺」為甚麼要手托「太極圖」呢?李征康說,「按邏輯推理,先有太極圖,後有太極拳。分析太極拳的特點,還得從太極圖說起。武當拳功的創造者,將太極圖應用於拳擊,太極圖也成了太極拳的圖徽。在這個圖徽模型的指導下,使太極拳的運動方式和路線也成為曲線、弧線和圓線。」

李征康走訪中還瞭解過居住在太極觀附近86歲的陳明慶老人。老人自言是祖父教他太極拳。祖父的師父是誰,他閉口不談。陳明慶遵循「寧可失傳,不可誤傳」 祖輩教化,從未收徒。2011年冬,老人的去世使太極觀太極拳的繼承從此中斷。陳明慶老人生前曾說過,「張爺」從四川來到杉溝,住在附近山洞修行。後來,他創出了太極拳,當地人稱其修行的山洞為太極洞至今,太極洞石壁上仍留有一碗清泉,乾旱不涸,雨澇不溢。
 
(責任編輯:洪微) 

相關新聞
武當張三豐
武當張三豐 人氣 37
張三豐之水石閒談 - 武當派祖師的建議
真人蓋世──張三豐
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張三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