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畫像:中國人人「遭遇警察」

人氣 54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25日訊】中國知名公共知識份子徐友漁和紀錄片導演華澤編的一部新書——《遭遇警察—「和諧社會」裡的故事》,由香港開放出版社出版。出版時標題改成了《遭遇警察—中國維權第一線親歷故事》。全書共收集了21位作者的22篇文章,作者們娓娓而談親身所歷,既引人入勝,又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讓人獲得一種悲壯感,產生一種感同身受的命運感。因為該書的作者和編者本身就是受害者,本身就是見證人。

衣食住行隨時可能遭遇警察

法廣的報導說,中國的現實社會裏警察無處不在,編者在前言中這樣勾勒出中國獨特的警察現象:「與蘇聯東歐秘密警察的活動方式不同,中國警察既不神秘,也不威嚴,中國公民遭遇警察不是偶然、個別、例外的,而是大量、經常的,不是在暗處,而是在明處」。於是,那些本來與熟人、與朋友交往的日常情景:喝茶、吃飯、旅行、渡假,在這裡都具有了特別的含義,恐嚇和威脅在這裡明目張膽,但警察表面上似已失去了昔日的威嚴,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向你「打招呼」。請你免費住旅館,原來你已被失蹤。請你住進渡假村,原來你已經寸步難行。

作者們用筆把自己在這個警察社會中奇特而又日常的遭遇記錄出來,作者筆下那些罪惡的瞬間,黑暗的片刻會永久性的讓人觸目驚心:華澤女士拍完記錄片回家途中突然遭遇警察蒙面綁架,滕彪從書店出來,突然間被塞進警車帶走……這些日常而又不平常的場景,不僅是現實的、也是歷史的,不僅是社會的,也是啟發人思索不已的當代寓言。這一段段珍貴的記錄,作者把它們記下來,讓活著的人戰勝遺忘,讓未來的人不要忘卻。

警察國家:中國之外 只有納粹德國和前蘇聯

本書的編者之一華澤接受法廣採訪時說,「我們一開始就定下了這個題目。對於『警察』這兩個字,後來有人提出應該叫『遭遇公安』,『遭遇國保』等等。其實,『警察』這兩個字的意義就是我們在書的前言裡說的,就是現在這個國家已經是一個警察國家了。放眼國際社會,能夠稱得上警察國家的,在現代可能就只剩下納粹德國和前蘇聯。用這個詞,就預示著這是一個警察國家,用公安甚麼的,這個詞就不能有國際化的視野。就無法讓別人明白。」

「我們在『遭遇警察』這本書裡選擇的是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有一點樣本的意思。比如有維權律師,也有普通網友,還有知識份子和天安門母親。各種各樣的人的遭遇,程度也不一樣。有的是坐牢的經歷,有的被綁架過,有的就被『喝喝茶』,有的被傳喚了幾個小時。這些不同的經歷,我們想通過它來反映,在中國社會,警察已經深入到每個公民的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可能隨時隨地遇到警察。」

不只是殘忍

「我們編這本書時並不是想說這個警察國家它有多麼地殘忍。關於殘忍,幾十年在中共統治下,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了。這本書主要想反映警察的無處不在,他的觸角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個細胞。文革期間,我們說這是一個專政的國家,現在說這是一個警察國家,就是說他的觸角深入到每一個細胞裡面,只要你稍微有一點讓他們覺得不滿的,你就可能會遭遇到警察。」

「還有一個特點,它的這種無處不在表現得不像過去那樣,就是說他代表著一種意識形態,他來就是非常威嚴地告訴你,你如何如何觸犯了法律。不是這樣的,現在很多情況下,他就直截了當地告訴你說:你不要給我談法律,我也就是靠這個吃飯。變成這樣了:有的人把它當成項目,有的人把它當成養家餬口的方式。」

(責任編輯:李曉宇)

相關新聞
長沙有這樣一個「刁民」
閩三網民因言獲罪案 逾千網友總動員聲援
徐友漁:惡法和惡政下的慘劇
張三一言:暴力還是非暴力能吸引國內民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