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什麼古人用「寸」衡量光陰?

作者:方林
font print 人氣: 4055
【字號】    
   標籤: tags: , ,

中國自古就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勸學之句。那麼,時間怎麼能用寸來講呢?

古人以「寸」來形容短、小;「陰」是指日影。「寸陰」則是比喻極短暫的時光。把「光陰」稱作「寸」,這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一種計時儀器——日晷。據史書記載,中國早在漢代以前就已開始用日晷來計時。日晷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盤為石質,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個度,用來表示時辰。晷針為銅質,立於晷面正中垂直於晷面。

由日出到日落,晷針的影子由長到短,又由短而長地指向晷盤上的刻度位置,便可知道是白天的不同時刻。「寸晷」就是指一寸長的影子,藉指時間。「一寸光陰」,就是晷盤上晷針的影子移動一寸距離所耗費的時間,通常用來表示時間極為短暫。

將「寸陰」與「寸金」連在一起,勸喻人們珍惜點滴時光抓緊學習知識的,是《淮南子‧厚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直徑一尺的扁平、圓形玉器,先秦時,逕尺之璧價值連城),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晉書‧陶侃傳》也說:「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遊荒醉……是自棄也』。」

漢、唐以後,在一些詩文中開始出現「寸陰」、「寸晷」、「分陰」等詞語。唐末詩人王貞白,早年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讀書時,曾寫下〈白鹿洞詩二首〉,其中一首中有「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句子,這可能是「一寸光陰」的最早出處了。@*#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上記載:「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意思是陶潛送他兒子一個僕人,並寫信告訴他︰「以你每日的開銷費用,你是難以自己供給自己,現在派一個僕人幫你砍柴汲水。」又《晉書.卷四十一.劉寔傳》上有:「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營給。」這裏的「薪水」都是指砍柴和汲水,就是燒火煮飯之意,也可以稱為「柴水」。
  • 人與人之間除了言語溝通外,書信的往來也是一種方式。書信讓人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體會,不管多遠都能得知彼此的近況。在古代,官府的書信傳遞大都是由信差騎馬,透過驛站來接力傳送;軍隊間的情報傳遞,就利用信鴿傳遞;而一般平民百姓則靠口信或親友傳遞信件,如唐朝詩人岑參《逢入京使》︰「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那麼,為甚麼書信又稱為「鴻雁」呢?
  • 柳樹柔軟優美的形態,自古以來就經常成為文人雅士描寫的對象。如唐朝賀知章《詠柳》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把柔柔下垂的千萬條柳枝,用一根根的綠絲帶來形容,唯妙唯肖。
  • 古人認為萬物皆有陰陽之分,講究陰陽協調,所以石獅子的擺放也有一定規矩。通常是一雄一雌,雙雙對對,左雄右雌,符合男左女右的陰陽學說。石獅子在民間有辟邪作用,一般用來守門。往往擺放在大門左側的雄獅,通常雕塑造型是足下踏一繡球,象徵權力無限;右側雌獅則是足下依偎著一幼獅,象徵子孫綿延。
  • 現在許多亞洲國家用餐都使用筷子,但筷子最早是源自於中國。筷子,是中國人必備的餐具之一,與日常生活的三餐息息相關。那麼,為甚麼中國人吃飯要使用筷子呢?
  • 古人把銅錢戲稱為「孔方兄」是有典故的,源自於.............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