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解開過敏兒用藥迷思

人氣: 8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6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郁玫臺北報導)兒童過敏不但是一種慢性疾病,也是經年累月且耗時的長期抗戰,對家長來說,若有特殊療法或是保健食品,通常都願意嘗試,但這些方式對預防過敏真的有幫助嗎?而常見的類固醇藥物,對病童來說,是否有危害健康的疑慮?對於想要生出健康寶寶的媽媽們,有沒有避免生出過敏兒的方法?

家長勿擔憂使用吸入式類固醇
臺大醫院小兒過敏部免疫科兼任主治醫師周正成表示,不論是氣喘還是過敏性鼻炎,其根本的原因都在支氣管或是鼻黏膜有慢性發炎反應,而局部類固醇是主要根本治療與預防保養的藥物,長期使用數月、半年,不會有全身性副作用。很多家長誤以為使用吸入型藥物就表示氣喘很嚴重,或是以為一旦使用吸入型藥物,便對藥物產生依賴性,一輩子無法擺脫。

事實上,藥物經由吸入的方式,直接送達需要藥物的器官,反而可以避免因口服或注射引起的全身性副作用,就劑量來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1年,其劑量相當於服用1顆類固醇。若平日沒有好好照護,一次氣喘發作,需口服類固醇藥物進行治療,其劑量反而遠高於長期局部用藥。

周正成說,有些家長偏好使用氣喘擴張劑,短時間好像有舒緩的功效,但卻忽略這並不能改善呼吸道的發炎反應,反而促使氣喘病童症狀持續存在,無法停藥。至於過敏性鼻炎常用的非類固醇黏膜收縮鼻噴劑,長期使用會有依賴性,停藥之後鼻塞會更嚴重,所以不可以連續使用超過5天,也不建議用於孩童。

過敏兒不只患有單一過敏病症
大多數的過敏病童,都有明顯的過敏家族史,因此過敏疾病的確與遺傳體質呈現正相關。周正成表示,由於過敏其實是免疫系統對環境中無害的物質(過敏原)產生異常變態的反應,所以通常不會只有單一器官出現病症,有過敏性鼻炎的病童,也常會有過敏性結膜炎,或是其他不同的過敏疾病。

正確辨別上呼吸道病症
小孩咳嗽、流鼻水,到底是俗稱「感冒」的上呼吸道感染,還是「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上呼吸道過敏呢?周正成說,咳嗽、流鼻水、鼻塞都是常見的上呼吸道病症,感冒常會有發燒、咽喉發紅的症狀,但呼吸道過敏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如果呼吸道症狀超過10天,或伴有胸悶、喘鳴,會在夜間、季節交替時發作,那就是屬於呼吸道過敏,因為感冒很少超過10天。

過敏性鼻炎伴隨的問題
周正成說明,過敏性鼻炎病童的下眼瞼比較黑且有橫紋,常因鼻子癢而揉鼻子、扮鬼臉,因鼻塞而不自覺地張口呼吸、口唇乾燥、上課或工作不專注,也易因鼻涕倒流使喉頭有異物感、常有清理喉嚨般地咳嗽、睡覺打呼有聲。嚴重的病童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過動及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過敏性鼻炎若未妥善治療與保養,容易有中耳炎或反覆性鼻竇炎合併症,有時會伴隨發展成不自主的顏面、臉部或肩頸動作以及異常發聲,即所謂的「妥瑞氏症」,家長不可輕忽。

勿嘗試未經實證的方法
對孕婦來說,有許多民間流傳的說法,例如:禁食海鮮、多吃益生菌可防止生出過敏兒等,但曾有研究顯示,孕婦生產前2〜4期服用乳酸菌(Lactobacillus GG,LGG);嬰兒出生後,哺餵母乳者,由母親續服LGG,若是餵食配方奶者,則由嬰兒自己吃LGG至6個月大為止,可降低50%嬰兒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經過持續追蹤研究至7歲,卻發現服用LGG者,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機率減少三分之一,但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病卻分別增加2〜3倍與3.5倍。

周正成表示,經由上述研究結果,不建議孕婦或新生兒服用益生菌來預防過敏,至於坊間的各種民俗療法,或是保健食品,並未經過嚴格的實證醫學檢驗,所以也建議家長們不用額外花費去嘗試。病童們最重要的仍是均衡飲食,在沒有確知過敏原的狀況下,也不需要特別禁食特定食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