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求醫治病善用天時 三伏天顯奇效

吳亞儒(中醫師)

(Fotolia)

人氣: 73
【字號】    
   標籤: tags:

三伏天是人體的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因此宜利用這段時間好好養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天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伏」就是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約在西曆的6月到9月間,一年中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在不同的年份為10或20天,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這段時間。

人的身體與四季是相應的,夏天主離卦,屬火,是最熱的時候。一到夏季,四肢發冷的人、老年人或心臟不好的人,便會覺得很舒服。在美國退休的人喜歡去佛羅裏達,因為它熱,對於怕冷的人想補身體,便可藉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最佳的時候,順著天時補點熱量會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夏天補身子補的好,到了冬天就如同人存錢一樣,夏天存夠本,冬天才有得花。否則很多老年人或婦女的手腳都是涼的,尤其生產之後更明顯,因為她失血過多,且身體狀況一年不如一年,當手越摸越冰涼時,就表示身體越來越差。

心臟及哮喘問題 勿錯失良機

筆者曾遇過一位病例,他常感到心臟不太舒服,脊椎後背心發涼,或一累的時候後背心就累且發緊難受,鼻子不通氣,此類即為心氣不足,所以如果能在夏天進補則效果最佳,因為心臟屬火。

針對此病患,在夏天施予推拿和艾灸治療,推拿時會感到非常疼,可是治療後,鼻子也通了。中醫認為鼻子屬陽氣。鼻子敏感或不通的人多為陽氣不足,實際上它也是屬於一種心臟的疾患,把握夏季進行養心,效果非常好。

此外,哮喘的病人,夏季養身也很好。曾有一病例累的時候就喘,結果他在夏天推拿以後效果很好。他剛開始一個禮拜來3次,效果好了就未依醫師指示,自動減少就診次數,改成一個禮拜1次,結果維持不到一個禮拜,症狀又再度發作,其實如果他能把握夏至前後這段期間或夏天三伏天時,多治療幾次,比平時治療的效果要好很多,因為這是利用了天時之利做治療。

夏日主「長」 小兒推拿療效佳

中醫有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夏天是小朋友生長最旺盛的季節,所以此時對小朋友的健康影響最大,平時身體有點小問題時,通常在此時進行處理,就可以看到效果,就像一部車似在組裝車時,加了新的零件,它就會發揮作用。

曾經有一位滿臉皮膚病的小女孩,每次推拿就睡著,推拿2次皮膚很快出現了變化;還有一位燒傷的小男孩,因燒傷而損害了汗腺功能,很少出汗,經過幾次治療之後,出汗情況就逐漸恢復。

這類患者在治療後,他的父母都會非常地高興,主要原因首先是治療過程並不會產生不適感,不疼不癢就解決了;再者,治療的效果是非常長效的。

簡易判別 中寒體質略分三類
第一類手腳冰涼
有些人是一年四季都冰冷,即使到了夏天仍要穿兩層襪子,要蓋被子才能睡覺,冬天的腳更是冰涼的,這類型的人更要把握每年夏天補一補身體,因為他身上的血循環代謝程度比較低。

第二類上廁不成形
上廁所從來都不成形的人,大便是稀的或是乾的,這些症狀表示體內虛寒。

第三類有點腎虛
出現腰膝酸軟,小便非常長而且顏色發清,夜裡經常小便很多次,一個晚上7~8次,以及女性不孕者,性功能差一點男性,或老覺得小肚子發涼的人、夫婦同床之後,小肚子發涼發冷,這類的人都應利用夏至來養身體。

如果有上述症狀,人又顯得清瘦,都會建議夏至的時候,利用天時養生。

體質偏寒者 忌寒涼食物

在夏至的時候,如果你一摸肚子,胃和肚臍、小腹的位置如果是涼的,體質便屬於偏寒。

中醫認為此種體質的人便是把熱發散到體表,其實骨子裡是涼的,很多人不知道這種道理,結果夏天又吃進冰冷的食物,對身體傷害越大。所以夏季養生,首先要注意不要吃太多涼的東西,可以過過嘴癮,但是要含在嘴裡溫熱之後再嚥到肚子裡。

其次,如果屬於摸肚子發涼、怕冷的人,建議施以艾灸治療,在夏至前後這段時間是最佳時機(即在三伏天),可食用附子燉羊肉,但是一定要先找人摸脈,確認體質屬於中寒類才行,否則吃完附子燉羊肉,還可能會流鼻血。

中寒體質食療妙方—附子燉羊肉

以中醫而言,附子有點小毒性,如果要做此藥膳「一定要久燉」,燉2小時以上,其比例為羊肉1~2斤,加入附片後燉煮。附片「天雄」,屬於附片中的極品,除了附子以外,最好依個人體質加些養陰的藥材,比如:麥冬、黃精、百合,不但補身體還能使味道更佳。

燉的時候也可加一些大塊的生薑,此為食療中的好方法,可以幫自己的身體在夏天存點本錢,那麼到冬天的時候,手腳就不容易冰涼。但仍須由專業的醫師開這個處方,依體質需要,正確服用。

切記,一般而言吃1~2頓就行,並不建議長期喝附子湯,中醫講治病是「中病即止」。吃附子湯燉羊肉的人,首先必須是符合中醫講「中寒」的病人,可能是大便不成形、一吃冷的就鬧肚子、腰膝痠軟或女士月經痛這一類型的人。之後是否應繼續服用,仍應請醫師摸完脈,詳細作診斷後再決定。@◇——摘編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