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東學術聯誼會舉行37屆年會

人氣: 9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7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杜國輝、樺星紐約報導)7月29日中午,美東華人學術聯誼會第37屆年會在法拉盛喜來登大酒店開幕。中華民國駐紐約臺北經文處長高振群應邀在開幕式上致辭。肯定聯誼會在過去的37年中,為促進社區的學術發展與交流貢獻良多,同時在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在國家科技投資、政策制定過程中亦有卓越貢獻。

下午聯誼會的20多位專家學者就目前政治、經濟、科技、建築、文學、健康等8個專題舉行了研討。吸引了數百名各界專家和社區人士前來參加。

在「建築與再生能源」的討論會議上﹐來自貝氏建築師事務所的吳政勳建築師首先就陽光﹑空氣﹑花和水與建築的關係談論了自己對建築學的理解與認識﹐他表示建築學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事情﹐還可以通過聽覺﹑觸覺﹑嗅覺及味覺來體驗與感受建築。他認為﹐陽光﹑空氣﹑ 花和水是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到最普通常見卻又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用不同的眼光去仔細觀察﹐發現其另一面不一樣的東西﹐這往往是設計師們設計的靈感來源。

「用心去看周遭環境﹐其實會發現很多意外的驚喜﹐這都能成為建築設計新的理念和創意。」吳建築師在談到建築設計時說道﹐「背後的故事以及理念是建築物與一般建構物的最大區別﹐一個稱的上建築物的物體它一定包含著作者要傳達的理念﹐而一般的建構物只是一種單純注重功能性的物體﹐卻沒有更深內在的故事。」吳建築師說。

之後呂欣侃建築師介紹了他們設計的韓國首爾的未來地標──「首爾之光」。他表示﹐建築的永續性指的是在環境和能源上達到可持續性發展﹐在美國﹐建築上的能源消耗佔所有能源消耗的百分之四十一﹐ 而「首爾之光」地標建築首先要達到的就是能源永續性。這一建築採用了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設計﹐就像一個掏空了的竹子內插入一根光芯﹐只不過這光芯裡流動的不是信號而是陽光﹑空氣和能源等自然資源。

「我們在建築的頂部設計了一些反射的裝置使陽光更順利地射入大樓內部直至底層﹐讓大樓裡每個空間都能陽光普照。另外﹐我們採用了煙囪效應讓空氣更好地進入樓內﹐當熱空氣往上排出的時候﹐因為真空狀態及壓力的不同﹐底層的空氣會被往上帶動而形成室內的空氣對流﹐風速快時可達到七公尺每秒﹐因此我們在出風口和入風口的地方設置風車﹐利用風力發電可提供3%的大樓供電量。」呂建築師說。

他還表示數位工具上的應用對於這一地標性建築也是極其關鍵的﹐他們採用3D噴墨機和參數化建模幫助做出立體的物件﹐方便設計師在設計上進行微調。「首爾之光」地標建築在2011年由呂欣侃建築師所在的SOM建築公司競標成功﹐但後來因為政治及經費等原因被迫擱淺。

在昨晚年會的宴會上,前中華民國副總統、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博士獲頒「卓越終身成就獎」。聯誼會前董事長鄭向元獲「卓越領導和服務獎」。李衡均教授獲得「社區服務獎」。李衡均教授表示,他服務社區的努力是團隊精神的結果。

趙曉蘭和她的夫婿、聯邦參議員麥康納(Mitch McConnell)向與會者介紹了連戰並祝賀連戰獲獎。趙曉蘭盛讚連戰「推進臺美關係」的努力。

趙曉蘭和她的夫婿、聯邦參議員麥康納向與會者介紹了連戰並祝賀連戰獲獎。(攝影:杜國輝/大紀元)

連戰在他的專題演講中回顧了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關係的發展過程,並概括介紹了目前臺灣、美國與中國的3邊關係的現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