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選讀:曹操 短歌行

黃千峰
font print 人氣: 22981
【字號】    
   標籤: tags:

曹操 (公元155~220),字孟德,東漢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漢獻帝時官至丞相、大將軍,後封魏王,諡號武帝。今存樂府歌辭二十餘首,皆為舊題新作,或反映漢末動亂,或抒一己之抱負,詩風古直沉雄,蒼涼悲壯,錄有《魏武帝集》。

短歌行(1)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2)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4)。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5)。
明明如月,何時可輟(6)?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7),枉用相存(8)。契闊談讌,心念舊恩(9)。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10),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1)。

注釋

1. 短歌行:為樂府舊題,屬《相和歌.平調曲》。而本詩則為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冬,曹操率軍南征,橫槊賦詩而成。
2. 去日:逝去的日子。
3. 杜康:相傳為發明釀酒之人,在此借代「酒」。
4.:衿,音今,衣領。「青青子衿」四句引《詩經》典故,表示對賢士的渴慕。《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5. 呦呦:音悠悠,鹿鳴聲。苹,音平,草名,又稱藾蕭。「呦呦鹿鳴」四句為《詩經.小雅.鹿鳴》中詩句,表示賢士來投必將以宴賓之禮相待。
6.「明明」二句:言求才之心如天上明月,光可鑑人且永不止息。輟,中斷。亦有作「掇」者,言賢才之光輝似月不知何時可得。掇,音奪,拾取。
7. 越陌度阡:意指客人遠道而來。阡、陌為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
8. 枉用相存」:枉勞客人相訪問候,自謙之意。存,問候。
9.「契闊」二句:別後相聚,想起昔時的恩情。《詩經.國風.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既有別後相聚之意,亦言生死相約不負。契,相合、約。闊,別。讌,同宴。
10. 三匝:三周。匝,音紮。
11. 吐哺:將正在吃的食物吐出來。哺:音補,口中咀嚼的食物。相傳周公禮賢下士,常常忙於接見賢者,連飲食、洗沐都半途中斷。周公吐哺二句乃用周公典故,自許能如周公般善待天下賢士,使眾盡來歸。《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賞析

本詩按意旨可分為四章,每章八句。首章自「對酒當歌」以下八句,詩人發出「人生幾何」、「去日苦多」的悲嘆;在歡樂的宴飲之中忽然感到時光流逝的快速,進而對暫短的人生興起憂思。第二章詩人轉趨積極,欲把握有限人生奮起作為,連引(子衿)、(鹿鳴)之句來表達自己求才若渴之心。隨後「明明」之句,再度申明自己求才的決心,並從「越陌度阡」等語展現己待人之至誠,強調朋友之義與君臣之恩。末章則以「烏鵲南飛」比擬賢者盼得明主之心境,也暗言自己是可依之枝,以周公自許,願天下賢士盡來歸。

宋.敖陶孫《詩評》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本詩既有「人生無常」、「賢才難得」、「功業未竟」之悲涼深沉,亦有得天下英才匡濟危世的豪邁雄壯;全篇感情真挚,以詩明志一抒抱負,於辭句上則質樸無華、多用典故,故鐘嶸《詩品》謂之「古直。」

參考語釋

對著美酒自然要高歌,人生又能有多少寒暑?
正如晨露將逝一般,失去時光多到令人不堪。
儘管在席上慷慨歡唱,心中的憂思依舊難忘。
如何才能消解憂悶?只有快飲美酒方覺酣暢。
遠方賢能的佳士啊,我對你的思念悠悠不絕,
只因為你的緣故呀,才使我至今低吟徘徊。
原野上小鹿呦呦的鳴叫著,正在享受著苹草,
當有貴客前來時,我定將以盛大的禮節歡迎。
如月般光輝的君子,什麼時候才能為我所用?
思緒至此憂從中來,慕才之心必將永不斷絕。
不辭路遠而來的朋友,勞駕你們相訪問候了。
久別之後筵席重開,昔日的恩情又浮上心頭。
在月色明朗星光稀疏的夜裡,烏鵲向南飛去。
於樹林之間旋繞數回,卻不知何處方能棲身?
山不辭土壤方成其高,海不擇細流故就其深。(明主虛心以待各方賢才功業始成)
願如周公般禮待賢士,使天下人心盡歸向我。

摘自《古詩選讀》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詩選讀(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編 文津出版社

「誦詩三百、歌詩三百」,詩歌本 為最精煉且富音樂性之文學,古以弦歌雅樂,匡正民心。本書選錄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詩篇,加以註釋賞析;並集合兩岸傑出音樂工作者,重譯古譜及吟唱,還原古 代笙歌吟詠之風。全書內容含古歌謠、《詩經》、《樂府》、《古詩十九首》、魏晉南北朝詩作等約90首經典篇章。附錄光碟曲目選自唐《風雅十二詩譜》、明 《魏氏樂譜》、清《詩經樂譜》,及今人創作曲等,優美純淨,重現古廟堂大雅之聲。希望提供國人一份可資潛移默化,達成溫柔敦厚詩教目的之精神食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歌謠為散見於典籍中的上古逸詩,其辭簡短雋永,自然和韻,而未收於《詩經》。今所見者多錄於郭茂倩《樂府詩集》與清‧沈德潛《古詩源》中
  • 古歌謠仍佔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沈德潛在其〈古詩源序〉中便提到:「使覽者窮本知變,以漸窺風雅之遺意。猶觀海者由(辵+羊)河上之以溯崑崙之源,於詩教未必無少助也。」
  • 鳳凰與麒麟都是上古傳說中的仁獸,只有太平盛世時才能見著,而今卻在亂世出現,還淪落獵人之手;一如仁者之不遇明君,竟遭逢輕視戲弄。
  • 子產是春秋時代鄭國的大夫,於昭公時為相,從政期間使得鄭國富強,百姓有禮。由於他不以利益為尚,而以禮義和全民的福址做為施政的考量,認為「為善者不改其度」、「禮義不愆,何恤於人言」(《左傳•昭公四年》),重新分配田地,擬定軍賦制,觸犯到了許多人維護自己的私心…
  • 楚狂接輿作歌之事見《莊子‧人間世》及《論語‧微子》篇。《論語》所載較簡:「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 延陵季子將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季子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使反而徐君已死,季子於是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徐人乃為之歌。
  • 〈越人歌〉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一首翻譯歌。它出現在先秦時的楚國;當時的令尹鄂君子晳有一天「泛舟於新波之中」,聽到划船的越人唱起了這首歌,由於歌詞是越語,鄂君子晳聽不懂,還找了當地人來翻譯成楚語,就是今所載之〈越人歌〉。
  • 這首來自古越的歌謠,文字淺白活潑,細思量則備覺情深義重,含蓄中互道決不為貧富而相忘:「乘車」、「跨馬」代表富貴,而「帶笠」、「擔簦」則言貧賤。
  • 首章以盛開嬌豔的桃花,比擬新嫁娘容姿豔麗,于歸之得時。二章以實起興;由桃樹圓碩的果實,象徵婚後能多子多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