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斯:中共政權必被洪水吞沒

威廉姆斯

人氣 14

【大紀元2012年08月16日訊】現今,中國的城市,尤其是那些中心大都市的光鮮與闊綽程度,早已大大超過世界一流了。早在○八北京奧運舉辦之前,互聯網上就有了一種頗為得意自豪的說法:中國的城市建設,僅僅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就已趕上並超過了世界最發達國家的水平,別說北京、上海、廣州,就是那些省會級城市的面貌,就已讓紐約、巴黎、東京這些當今世界上最現代、最繁華、最資本主義的超級大都市相形見絀了。照此速度發展下去,還用得著出國觀光旅遊嗎?

據說,這一觀點頗具客觀真實性,為啥?因為持這一說法的人士,正好是那些見多識廣的「海龜」們。不錯!倘僅從樓宇的高度與街道的繁華整潔程度一角度看,中國都市的確遠遠超過了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大都市。如果再加上中國的GDP已躍居世界第二,以及奧運會與世博會的豪華舉辦等等神奇無比的「事實」,人們會被「中國一天天好起來,西方一天天爛下去」的宣傳所迷惑。

然而,由當局高度壟斷信息製造與發佈渠道的國家裡,眼見的未必為實。因為你所看到的表象是一種經過權力之手修飾與喬裝打扮,並將大量更真實的真相予以掩蓋後刻意製造出來的假象。

「假的就是假的,偽裝應當剝去。」這句文革大批判中經常被套用的格言,被用於觀照中國式的發展模式問題後,將會發現它的驚人準確與有效性。並通過去年與今年突如其來降臨在北京的兩場大暴雨獲得了切身驗證。

將「帝都」「新裝」徹底扒下來

去年的那場大暴雨,其實是老天爺給中南海的大佬們發出的一個極其溫和的警告,可是哪知這個陶醉在自我製造的發展神話中,同時亦過度迷信手中的權杖具有超自然魔力的政權,卻在災難發生過後,絲毫不予反思,也絲毫不想調整極為危險的治國策略。結果,今年七月二十一日更猛的一場大暴雨,便將「帝都」身上的「新裝」更徹底地給扒拉了下來。

在這場大暴雨之中,據官方媒體發佈的信息稱,僅是北京房山區一地的損失就高達六十一億,而在暴雨中喪生的禽畜竟有十七萬隻(頭)之多。

至於在災難中罹難者幾何,那就是一個讓天朝執政者難以啟齒的秘密了。前幾日,在網民與媒體的窮追猛打中,官方新聞發言人被迫宣稱已有七十多人死亡,至於失蹤者多少,當局沒給出具體的數據。在這裡,我們將會發現一個吊詭的悖論,這就是:

連沒有戶口與身份證的牲畜家禽的死亡數,都能迅速統計出來的政權,竟然卻無法統計出那些在嚴密的戶籍與身份證制度管理之下的大活人的罹難數據。

中共建政以來,究竟有多少生靈塗炭於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之中?國家的戶籍管理、人口統計、檔案、史學研究等等機構何曾給出過權威的統計數據?

於是,我們就不得不繼續追問:

人,在這個一黨獨裁且草菅人命的國家,還具有不可替代的生命尊嚴與價值嗎?用低工資、高污染作為竭澤而漁之代價,甚至讓千千萬萬的下崗工人與失地農民作犧牲代價而換來的經濟社會與城市發展的目的究竟何在?

只要不是腦殘患者,只要稍具一點反思能力,只要不是偏執狂,那答案,顯然是自明的。

北京最缺城市利益共同體意識

北京市政建設在「七‧二一」大暴雨中所暴露出來的所有問題,經過互聯網微博與BBS的大討論,更經過網民們的深入探究,指向了一個癌症的病灶:

被種種繁榮與富強粉飾的太平盛世,正是一個沒有下水道的巨大工程,而工程的目的,除了向國際社會顯示獨裁國家可以創造奇蹟之外,就是為了自我證明如何強大而已。此外,談不上「為人民服務」。

城市的功能,不外乎就是為了讓市民的生命與財產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也讓他們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於是,早在幾百年前的巴黎與其他西方大都市,市政當局就將城市的排水與排污工程建設得幾近於完美,別說巴黎、東京等一些西方的大都市,就是在德國人治理青島的時代,當時的市政當局就為這個城市建設好了至今依然能有效使用的下水道工程。

城市既是統治者的,同時也是市民們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在城市的懷抱中結下了利益共同體。為了各方的長久利益,市政建設就必須符合人性,就必須高效安全。而這一認識,卻非「只要我活得好,哪管你死活」,甚至於「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的獨夫民賊們所能接受的。他們活在城市中,只是為了更多的榨取人民的血汗,即便是經營建設城市,也僅僅只是為了讓他們感到舒適方便與好看。於是,那與自己生命財產八竿子打不著的下水道工程,便成為了多餘的東西,何必把錢扔進那眼睛看不到的地底下去呢?

中共這個執政集團,從無「下水道」意識,蠻橫暴虐、目光短淺,再加上極端自私的,早已把這個國家治理成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並且沒有「下水道」的國家。

北京「七‧二一」大水災,被看做是中共專制帝國大廈將傾之前的不祥預兆。

轉自《動向》雜誌2012年8月號

相關新聞
北京暴雨不能報的新聞——暴雨失蹤者
報導北京暴雨遭政治報復  經濟觀察報被查禁
史東:北京百姓調侃評論中國的警察
牛人北京暴雨後為《北京一夜》填新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