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園】:反日愛國青年不能不知的歷史

張東園

人氣 29

【大紀元2012年09月17日訊】義和團又稱義和拳,或稱為「拳匪」。在義和團運動中有240多名外國傳教士及2萬多名中國基督徒死亡;也有許多與教會無關的中國人被義和團殺害,數量遠超被害教民,單北京死於義和團手下有十數萬人,死亡的義和團拳民、義和團支持者以及其他中國人也不計其數。

義和團圍攻期間,使館區女眷們紛紛準備手槍萬一破圍就自殺,因義和團在城內及之前的山東教案中辱殺女性的暴行臭名昭著。如將修女、女教民輪姦後扒光頭朝下露下體活埋在地。而慈禧還在懸賞殺一洋婦50銀、殺一洋孩30銀。在此之前,各國與清並未處於戰爭狀態。

有個八口之家,因為家裏有根火柴,老少均被屠戮;有幾個逃難文人,因為帶了支鉛筆,被亂刀砍死;有許多大戶人家,被誣為「裡通外國」,遭劫掠甚至滅門;還有許多人,因為用了紙煙、眼鏡等舶來品而遭屠殺。殺他們的是義和團,在義和團眼裡,傳教士、教民,以及「諳洋語」、「用洋貨」者,均在可殺之列

據記載,「義和團之殺教民毛子也,備諸酷虐,剉舂,燒磨,活埋,炮烹,支解,腰殺,殆難盡述。京西天主堂墳地,悉遭發掘,若利瑪竇,龐迪我,湯若望,南懷仁諸名公遺骨,無一免者。保定屬有張登者,多教民,團匪得其婦女,則挖坑倒置,填土露其下體,以為笑樂。

1900年6月,數萬義和團攜正規軍大炮圍攻北京西甚庫教堂,對方是三千多無戰鬥力的神職人員及家屬,有戰鬥力的只有41名借來的法國和意大利士兵,帶著41把不能連發的步槍。結果義和團圍攻65天,打不下來,還死傷無數。據載,義和團的進攻是無任何掩護的集體前行,前排的人被射殺,後排立刻撤走,如此反覆。

「現在中國製造義和拳的原因,較庚子以前,並未絲毫減少,將來的結果,可想而知。我國民要想除去現在及將來國恥的紀念碑,必須要叫義和拳不再發生;要想義和拳不再發生,非將製造義和拳的種種原因完全消滅不可。」——陳獨秀《克林德碑》

關於義和團:1.由被洗腦的教徒和乘機作亂的暴徒組成。2.義和團不滅洋更滅不了洋,口號都是假的。3.義和團對社會和民眾造成的破壞極大。4.義和團掩蓋了清政府禦敵不力的現實同時轉移了人們對朝廷腐朽的注意力。5.義和團的背後是朝廷的默許甚至支持,這一點很重要。

義和團的結局是,一堆堆的被政府砍頭,最後還是八國聯軍裡面的傳教士看不過去,以上帝的名義饒恕了義和團拳民,留了不少人性命。

五四運動中,曹汝霖被稱為國賊,住宅被「愛國青年」北大學生梅思平放火焚燒。日本人佔領北平時期,想讓曹汝霖出來當漢奸,曹拒絕。日本人訓斥他:你不幫皇軍,是何居心?這時燒曹宅的愛國誌士梅思平跑來,出任了漢奸政府的組織部長,內政部長等職務。抗戰勝利後,梅思平以漢奸罪被處決。

據說,在馬關條約簽署前,李鴻章曾老淚縱橫地對美國顧問科士達說:「萬一談判不成,只有遷都陝西,和日本長期作戰,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國,中國可以抵抗到無盡期。日本最後必敗求和」,

甲午戰後,李鴻章去日本馬關談判,在街上被日本浪人打了一槍,正中面頰,血流如注。差點丟掉性命的李鴻章卻哈哈大笑,因為這一槍,他把賠償三萬萬兩白銀換成了二萬萬兩,並讓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

1941年中條山戰役,國民黨要求中共予以配合。毛澤東一面致電周恩來:「對配合作戰,可滿口答應,請其速發餉彈等」;一面電告前線將領:「仍按我軍現在姿態,鞏固各根據地,耐心發展敵偽奸三種工作」。彭德懷以小部兵力配合作戰,毛澤東叮囑他:「決不可打得太凶」。此役,國軍十餘萬人遭日軍聚殲。

1958年5月17日下午,毛澤東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講話,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早晚要打起來,人多不吃虧,他說:「原子彈(戰爭)現在沒有經驗,不知要死多少,最好剩一半,次好剩三分之一,二十九億人口剩九億,幾個五年計劃就發展起來,換來了一個資本主義全部消滅,取得永久和平。這不是壞事。」

日本戰後對各國的賠款。印度尼西亞8億美元,菲律賓8億美元,緬甸2億美元,越南3,900萬美元,老撾,278萬美元,柬埔寨417萬美元,韓國3億美元,新加坡2,500萬新加坡元,馬來西亞2,500萬馬來西亞元,泰國150億日元,瑞士11億日元,西班牙20億日元,瑞典5億日元,丹麥7億日元,蒙古50億日元,中國0元。

1972年,中日建交的時候,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就向毛道歉:「啊,對不起啊,我們發動了侵略戰爭,使中國受到很大的傷害。」毛說:「不是對不起啊,你們有功啊,為啥有功呢?因為你們要不是發動侵華戰爭的話,我們共產黨怎麼能夠強大?我們怎麼能夠奪權哪?怎麼能夠把蔣介石打敗呀?我們如何感謝你們?我們不要你們戰爭賠償!」(摘自《田中角榮傳》)

相關新聞
BBC:中日釣魚島爭端會否升級為武力衝突?
法廣:中日演戲釣魚島紛爭 日本先聲奪人
BBC:北京等大城市反日示威抗議升級
保釣抗議變打砸搶燒 官媒失聲微博刪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