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秋感悟

傳統中秋感悟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80
【字號】    
   標籤: tags: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此時月色皎潔,菊桂飄香,萬家燈火,賞月、詠月的風俗,歷代相沿,形成了一個傳統習俗。那一輪明月承載了無數中國人的牽念,承載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祝福和期盼。我國傳統中秋文化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給人以豐富的心靈感受。

祭月、拜月

根據中國古代曆法,黃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

中秋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禮記.祭法》中記載:「夜明,祭月也」,在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人們舉行祭月典禮表達對神明的敬奉。

到了唐代,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祭月拜月漸成規模,各種活動也更加豐富多彩,後來這個節日一直盛行。

古時歷代歷朝的人們無不重視敬奉天地之神,史載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表達了古代君主對天地的崇敬感恩之心,對各種神明的敬畏感念之心。

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也影響到民間,民間亦舉行各種豐富的祭月、拜月等儀式和活動。

周代《祭法》云:「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木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因此被列入祭祀對像,也即感恩目標。《莊子.天道》云:「天德而出寧,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雲行而雨施矣。」說的是要遵循天道,依天體運行的規律,日月晝夜之行井然有序,萬化自均,萬化自寧,風調雨順,天下方能太平。

《禮記.祭義》云:「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在古人看來,日月的正常運行無不遵循宇宙的規律,也是使天下萬物正常生長、和諧的保證,人們接受上天的恩惠,由衷的產生敬畏和感恩,並應效法天地之道為人處世。

賞月、詠月

古人賦予了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從灰飛輪闕到仙人乘鸞,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副副斑駁陸離的勝景,那裏有神仙、有桂樹、有玉兔、有廣寒宮。月亮是仙境,是與每一個人相關的碧空明鏡,賞月是人與自然對話、交流的良機。

月亮是人類的朋友,可與人心靈溝通。中秋之夜,月亮東升,清輝灑滿大地,人們便開始賞月活動。親朋好友相聚,把酒臨風邀月,吃月餅以示「團圓」,此外還有燃燈、觀潮、舞火龍、歌舞等各種活動。

歷代文人墨客紛紛詠月抒懷,古詩詞中的詠月佳句數不勝數。早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寫道:「月出皎兮」、「月出照兮」、「月出皓兮」,描寫出月亮的美麗,《古詩十九首》中也有「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等詩句。

唐宋以後詠月詩更不勝枚舉,描寫月宮景象的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唐.李商隱);描寫月亮狀貌的有:「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宋.蘇軾);描寫月光下大自然壯觀美景的有:「八月涼風天氣清,萬里無雲銀漢明」(唐.宋之問);描寫寧靜、和諧、優美意境的有:「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唐.韓愈);描寫月光皎潔的有:「銀波千頃照神州,此夕人間別是秋」(明.張紳)。

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望月懷遠是中國古典詩歌中最富生命力的傳統主題之一。使對故鄉和遠方親友的思念和深深的祝願突破了空間的距離,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唐.白居易)。

唐代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寫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展現出一種明月升起,光照天涯的闊大境界,體現了詩人曠達博大的襟懷,反映出人們彼此互相關愛、互相祈福的和諧景象。

中秋之夜,仰望天穹,那一輪明月滿乘著詩人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灑脫超然。人們與月對話,以月為友,月亮的高遠清澄在詩人那兒喚起的是宇宙遼闊與人心交感的無限遐思。

如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寫道:「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描寫出明月亙古不變,是歷史的見證和永恆無限的象徵,引發人們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喚醒生命本性,追求人生價值。

把月擬人化,描寫月的品質,如唐代曹松在〈中秋對月〉中寫道:「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寫月亮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描寫月的澄澈和光明,如晉代陶淵明在〈擬古〉中寫道:「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而唐代李樸的〈中秋〉:「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則體現出詩人們追求清瑩透明之境及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千里萬里,共賞同一輪明月;千山萬水,共同沐浴著如水的月光;千家萬戶,共同表達著祝福的心願。在中國人心中,月亮是美麗、光明與永恆的象徵,寄託著人們的美好嚮往。

圓潤澄澈的中秋明月,給人們一種精神提示,體現出傳統節日深厚的道德內涵,同時也給人們的道德修養提供借鑑,敬畏天地自然,敬天敬神和對上天的感恩,感悟宇宙、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追求光明美好的未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史載「牽牛」、「織女」兩顆星隔著銀河遙遙相對--這是牛郎織女神話的雛形。之後傳說一直流傳下來……
  • 中秋月滿,清菊盛開、如月倒影,映在花器中,真有令人想翫月一翻的感受。插花者孕育花的第二生命,王國忠是一位喜愛拈花惹草的癮君子,且看他如何以花翫月,表達清雅而韻致高潔的中秋花賞。
  • 年年過中秋,歲歲花相似。2011年的「中秋節」即將來臨,海外華人對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節日的感懷引人遐思。採訪中,這些在海外生活的人們對「中秋節」還是情有獨鍾,他們表示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就是要留住華人的根。
  • 【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沛清河內特稿)中秋節不僅是許多東南亞國家的傳統節日,更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對越南人而言,中秋節則是父母表示對孩子的愛心節日,還被稱為「兒童節」、「賞月節」。 (本文附有照片及影音)
  • 月有圓缺,人有離合!每年中秋的前夕企盼,人心相同,人們期盼著月亮銀輝妝點人間的團欒夜;人間離合的日子輪轉,年年相似,讓我們再顧中秋的傳統與民情。
  • 兔兒爺是老北京的中秋傳統吉祥物,起源大約在明末。兔兒爺可不是指凡間的家畜,也不是野兔,而是廣寒宮裏的玉兔。
  • 中華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又到了。農曆八月十五位居仲秋之中,是為中秋,跨越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氣。中秋節源于古代吉禮,鄭玄﹕「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周禮》:「中秋,夜迎寒」、「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國語.周語》:「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中華文明是半神文化,敬天畏神是為核心,而日月五星附麗於天,這七曜最為顯而易見,是故古代天子要在春分和秋分這兩個陰陽向長的時刻,沐浴齋戒後前往國都南郊舉行「朝日禮」,北郊舉行「夕月禮」,其中體現的是天人合一,敬天禮地,孝悌愛人的深刻內涵。
  • 近年,一些愛國的年輕人在網絡上發出感嘆:漢族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自己傳統民族服裝的民族。「復興漢服」運動主要是希望鼓勵人們能多在傳統節日、重要場合……穿著傳統「漢服」,他們認為,今天的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改良和發展而來。而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統治後,人們的思想趨於西化,改穿西式服裝,卻始終沒有恢復漢服。於是,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份並希望將其保留下來。
  • 不要認為中國黃曆十一月的冬至只是一個節氣,其實在古代它更是重要節日,俗稱「冬節」...
  • (大紀元記者王文君、佚名綜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每當黃曆八月十五,都是觸動詩人墨客興致勃發、借月抒情的時刻。有風花雪月的清雅悠閒,登高遠眺的磅氣勢;亦有睹月思人的情懷,和鬱鬱不得志的愁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