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月賞花嚐嚐果

作者: 陳運造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杏,也叫做甜梅,依品種不同,有金杏、白杏、紅杏、八達杏、火杏和木杏等之分,是和我們的國花──梅一樣,同屬於薔薇科的一種落葉喬木。高4至9公尺,樹皮呈暗紅棕色,表面有不整齊縱裂紋,幼枝則很光滑。葉片互生,闊卵圓形,先端長漸尖,邊緣有細鋸齒或不明顯重鋸齒。花在早春開放,時間比梅花稍晚,同樣在開花後才長出葉片。

是藥是果也是花

花單生,叢集在小枝端,每朵有五瓣,呈白而略帶粉紅色,外形很像大朵的單瓣梅花。果實為核果,呈卵球形而略扁,側面具有一條淺淺凹溝,直徑在3到4公分之間,成熟的時候,呈黃紅色。

果肉和種子不黏結而容易分離,帶著淡淡的甘和酸味,風味不錯,是大陸北方和黃河流域的著名水果。由於大部分都在當地小麥採收的五、六月間成熟,所以又被稱為「麥黃」杏。

種子呈心臟形而略扁,有一種特殊香味,俗稱杏仁,除可炒食和做調味料外,還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潤腸等功效,是常用的一種中藥材,以顆粒均勻,飽滿肥厚、味苦、不發油的為佳。

杏,在我國古代,也被列為五果之一,宋人羅願在他所寫的《爾雅翼》一書裏說:「五果之義,春之果莫先於梅,夏之果莫先於杏,季夏之果莫先於李,秋之果莫先於桃,冬之果莫先於栗。五時之首,寢廟必有薦,而此五果適於其時,故特取之。」說明了當時的祭祀方法,夏天是用杏果做為祭品的。

在我國北方,年節剛過的黃曆二月,是農人下田耕種時刻,同時也正是杏花怒放季節,因此把杏當做二月當令之花,稱二月為杏月,並且在月令裏明白告訴人們:「杏花生,種百穀。」自古以來,農人就是根據杏花是否開放,來決定耕種的適當時機。

杏壇飄香

我們中國人種植杏樹的歷史,似乎已經相當久遠,這可從許多古書上的記載看出。如戰國時代有名的大哲學家莊子,在他的著作裏,就曾經記載孔子在今天山東省曲阜縣聖廟殿前講學的情形:「孔子遊乎輜惟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可見當時那裏遍植著不少杏樹。演變至今,凡是講學的地方,都叫做「杏壇」了!

杏林春曉

三國時代,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叫做董奉。他本來是福建侯官人,由於有一天前往交州拜訪在那裏做官的朋友,意外的救了老友一命,而被留下在附近風景優美的盧山定居下來,以行醫替人看病為生。一天晚上,當他正在燈下看書時,突然從山腰間傳來陣陣、斷斷續續的虎哭聲,董奉覺得很奇怪,就提了燈上山探個究竟。

沿著山路走了很久,他才找到聲音來源,原來是一頭母老虎伏臥在地上呻吟,好像很痛苦的樣子,旁邊還有一隻小老虎,焦急地圍繞打轉。董奉想母老虎一定是受傷或病重了,就輕輕地上前摸一摸老虎肚子,又看看牠的眼睛,了解情況以後,對小老虎說:「不要哭!我會設法把你母親醫好的。」說完匆匆跑回家,抓了幾種藥草,回到山上餵食母老虎。

事後,一連幾天,他都細心前往照顧,母老虎的病因此很快好轉起來。一天,當他再度上山,發現老虎母子都不見時,董奉知道老虎的病已經完全好了,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

這件事,董奉並沒有放在心上,他仍然照常為人看病。由於醫術很高明,而且他替人治病抓藥,從不收病家錢財,只要求病好以後,在他住的山上種植杏樹,病重的種五棵,病輕的種一棵,所以遠近病人都找他醫治。而他家附近的杏樹,幾年下來也蓊鬱成林,每年二、三月間,白裏透著粉紅的杏花,開得滿山遍谷,遠遠看去一片燦爛花海,光耀奪目,令人心曠神怡。花期過後,樹上又結滿了金黃透亮,香甜多汁的杏子。

董奉除了用這些杏子和杏仁為人治病以外,同時也把多餘的杏果,賣給附近人家。不過,他賣杏子的方法也十分特別──只要人家帶穀子上山,放進杏林旁的穀倉裏,就可以隨意採摘等量杏子回去。杏林雖然沒人看守,可是由於大家都很敬重他,所以也從未有人作出欺騙他的事。只有一次,一個外地小偷,進入杏林,偷了滿袋子杏果正要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身後發出「呼!呼!」的叫聲,回頭一看,「天呀!」是一隻老虎怒目而視,嚇得他拔腿就跑,直喊救命。聽說那老虎,就是以前董奉治好的那隻,牠為了報恩,竟自動在杏林裏擔任守衛工作呢!

牧童遙指杏花村

談到杏花,我們最常聯想到的是杏花村,由杏花村又會想到酒店,這是因為受了一首詩的影響。

唐朝大詩人杜牧,一次在旅途中趕路,正好碰到清明節,天又下著小雨。看到處處都是掃墓祭祖的人,自己卻仍在他鄉奔波,心裏感到十分難受,很想喝點酒解解鄉愁。可是,身在異鄉,又不知道哪裏才有。正納悶,迎面來個放牛小孩,便硬著頭皮上前打聽。牧童指著遠遠開滿杏花的村子說:「那邊!」好不容易找到了酒店,叫來酒菜,幾杯下肚,醺醺然地,便把心中感受寫下來,沒想到竟成為傳誦千古的絕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事實上,在杏花煙雨之中,尋歡買醉的人,恐怕在未飲之前,已被眼前美景給陶醉了!何況,杏花白裏透著粉紅的花色,自古以來,還被國人當做美人代表,如:「杏」臉桃腮、紅「杏」出牆……,以及把唐代大美人──楊貴妃捧為杏月的花神,帶給人無邊春思呢!

迎風招展一樹杏

楊貴妃,本名楊太真,後來改名楊玉環,原是民間女子,因為被做官的收為義女,帶到長安,才做了唐玄宗第八個兒子──壽王瑁的妃子。不久又被公公玄宗看上,先要她出宮當女道士,再入宮為嬪妃,最後更正式冊封為貴妃。由於善歌舞,性聰穎,所以大受玄宗寵愛,她的家人也因此得勢而權貴天下。

到了安祿山造反叛亂,玄宗皇帝帶著她出奔四川,走到馬嵬坡,當龍武將軍陳玄禮軍隊,重重包圍玄宗行宮時,他們以楊貴妃和其從兄楊國忠亂國為由,先殺楊國忠,再要求玄宗賜貴妃自縊。可憐一代豔姬,年僅卅八歲就這樣吊死在路祠旁邊的杏樹上。等到安祿山之亂平定以後,玄宗皇帝趕來準備為她移葬時,楊貴妃已經是肌膚殘盡的一堆白骨,只留下迎風招展的一樹杏花了!

豈能言而無「杏」

杏,因為和「幸」、「信」同音,所以也常被隱喻為「幸運」和「信用」的意思。

以前有一個名叫趙清獻的人,被派到四川做官,公餘在酒館裏作樂,看上一位頭帶杏花的歌妓,非常喜歡,就戲弄她說:「頭上杏花真有幸!」沒想到那位歌妓竟也不甘示弱地朝著他說:「枝間梅子豈無媒?」

還有一位名叫崔羅什的才子,年紀輕輕的就被重用,派到一個地方做官,赴任途中,在一處荒郊野外裏,遇到紅門粉壁樓閣的住家,出來一位女婢硬邀他去見女主人。崔羅什以公務在身為由加以婉拒,可是最後經不起婢女一再懇求,只好跟著進去。起先他心裏有點怕怕的,可是當見到如花似玉的女主人,並且與之長談以後,卻萌生了感情。離去之前,倆人還交換信物,相約十年以後再見面。哪裏知道依依不捨地告辭出來,上馬才走幾步,回頭一看竟找不到樓閣,只見一座很大的墳墓留在那兒,心中大驚的崔羅什,趕緊下馬祭拜一番。

後來崔羅什愈做愈大,事情一多,漸漸地也就把這事給淡忘了。一直到約定的第十年,他才又猛然想起相約見面的事。然而那時他遠在千里之外,並且公務實在繁忙,根本不可能分身前往,心中因此深感不安。一天自己一個人坐在庭院中,吃杏果,又想起十年前的那段奇遇,正陶醉間,門卒忽然進來通報:「女郎來信囉!」也不知是興奮還是驚嚇過度,他竟應聲倒地,連一個杏果都沒吃完就死了!

故事當然可能是後人編造的,不過,卻可以看出古人確把「杏」當成信用的「信」物。

近年來,由於農業專家們的努力,使得原產於溫帶地區的水果,如:蘋果、水蜜桃、廿世紀梨等,都能在台灣的中高海拔地區栽種成功,自行生產,可是同居於溫帶植物的杏樹,卻仍然難得一見。看來,董仙杏林勝景,只有遠赴神州,重返故鄉,才能一睹真面目了。

董奉一個人吃不了換來的那麼多穀子,平時就把多餘的拿到山下幫助窮人;遇到天災收成不好的時候,也將穀子運到災區裏救濟災民,經年累月下來,被他治好和救濟過的人,真是多不勝數。因此,遠遠近近的人,都尊稱他為「董仙」,而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董仙杏林」。也因為這樣,一直到今天,大家還用「春滿杏林」之類的話,來稱頌濟世活人的醫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知道自己并非圣人,但我也知道,只有當我們真心設身處地去為別人著想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拋開帶著异樣色彩的世俗眼光去智慧地看清楚困難的所在。
  • 中國大陸假冒人參產品情形嚴重,為有效遏制製售假劣人參產品,中國大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最近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全面對人參產品進行一次專案檢查抽驗。新華社報導,最近大陸藥品市場中人參產品的問題極為嚴重,品質較差的人參混充高級人參,以假人參冒充真產品,產品的標籤、說明不實,特別是以生曬參假冒生曬山參、野山人參、野山參等情形最為猖獗。這次檢查抽驗的重點地區涵蓋人參產品產地、大陸十七個中藥材專業市場、人參產品主要銷售地區、零售藥店等。
  • 從小到大,母親經常說這樣一句話: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這句話,告訴了我們與人相處的一個原則:互敬互讓,知恩圖報。這裡的敬,含義也很廣泛,尊重、友善、包容等意思都有。仔細想來,其根底還是報恩思想,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也。
  • 在講究競爭力與創造力的高科技時代,企業徵人多以「才華」、「能力」,以及「是否懂得掌握人際」、「有企圖心、野心」等為標準。談到用人的標準,許多人也會說:「人不能只看外表,重要的是內在與實力。」莫非「才華」就是「內在與實力」?
  • 誰能拒絕嬰兒的笑容,看著他們笑得一臉純真燦爛,為「思無邪」下了最貼切的註解,而這個看似簡單的註解,孔子卻用了《詩經》的全部內容來闡述。
  • 女人是應該溫柔的,無論你的容貌如何,年齡多大,切不可失去這天賦的魅力....
  •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詩仙李白的名句,「六么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是白居易的佳作。九千年的笛簫,早在唐朝,就已家喻戶曉了,也湧現出許多描繪笛簫文化的音樂詩、音樂畫等。
  • 中藥命名不是依據植物學上的分類而命名的,而是深具豐富、深奧的中國古代文化內涵。《山海經》是根據上古時期的傳說所作的地理注說,其中記載了豐富的物產,包括植物藥五十九種、動物藥八十三種、礦物藥四種,總共一百四十六種。
  • 文史示意圖。(公有領域/大紀元製圖)
    古代心胸豁達的君子將權勢富貴看得很淡,將個人的得失置之度外,因此,沒有甚麼東西的失去會令他們感到憂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