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中國金融系統埋藏「定時炸彈」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銀行行長肖鋼日前評論說,信託公司運營的方式「本質上是一個龐氏騙局」。分析家擔憂,中國信託公司以及它們的理財產品可能是埋在中國金融系統裡面的一顆定時炸彈,就像有毒的債務抵押債券(CDO)讓美國銀行系統2007年崩潰並造成全球休克一樣。

《紐約時報》1月17日報導說,中國經濟在西方掙扎的時候還在嘶嘶往前衝,似乎是相當驚人的。也許是不是太驚人了呢?就像許多事情太好了以至於不是真的,那麼中國經濟是不是有一點太好了而不是真的呢?

中國經濟激起了大量的辯論。一些贊成的聲音說:自從七十年代毛澤東死後開始釋放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力量代表著一個歷史上奇異的階段,而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一些反對的聲音說:的確如此,但是我們需要看看中國金融制度裡面實際上發生了甚麼?它是安全的嗎?麻煩在於,這個制度大多數是通過語言障礙和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籠罩著重要的業務而隱藏於外部世界之外。

有趣的是持反對意見的人在增加,其中包含著中國媒體和一些著名的中國經濟學家。所有這些之所以對世界來說很重要是因為中國現在深深嵌入全球經濟,所以它所發生的事情影響著每一個人。

信託公司運營方式是龐氏騙局

《紐約時報》報導說,一個香港網絡雜誌最近提出一個鮮明的論點:有關中國金融制度的重要擔憂之一是「信託公司」提供的理財產品,信託公司是在官方銀行部門之外的影子銀行系統,但是彼此交織。

就像《Week in China》最近所寫的,「分析家擔憂信託公司以及他們的理財產品可能給中國金融格局提供一個爆炸性的元素—就像有毒的債務抵押債券(CDO)讓美國銀行系統不堪一擊一樣。」

債務抵押債券是一些複雜的金融工具加劇美國不健康的債務和借貸,造成美國銀行系統在2007年崩潰並造成全世界的休克。

加劇擔憂的是最近中國銀行行長肖鋼的評論,他說信託公司運營的方式,潛在的,「本質上是一個龐氏騙局」。這份報告是英文書寫的。

理財產品顯著增長 質量堪憂

紐約時報報導引述肖鋼說,很難衡量在中國流通的理財產品的數量和價值。

他寫道,「畢馬威報告說,信託公司將很快取代保險公司成為中國金融行業的第二大部門。根據一家中國理財諮詢公司CN Benefit的報告,理財產品的銷售量在2012年上半年飆升了43%,達到12.14萬億元,相當於1.9萬億美元。」

現在有超過2萬個理財產品在流通,「相對於從五年前幾百個,這是一個顯著的增長。」

「由於這個數字是如此多龐大並且很難管理,在未來幾年,中國的影子銀行部門已經變成一個潛在的系統性金融危機的來源。」肖鋼寫道。

「特別令人擔憂的是理財產品的質量和透明度。許多產品的相關資產依賴於一些空洞的房地產或長期基礎設施,有時候甚至跟一些高風險項目相聯繫,這可能使得他們不可能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量來償還債務。」

理財產品可能引發金融系統崩潰

《紐約時報》報導說,細節是如此的複雜。但是《Week in China》下結論說,「我們跟大批中國媒體都懷疑,信託公司和他們的理財產品現在交織在一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系統最脆弱的環節。在最近幾週裡,人們日漸清楚的看到,這些不起眼的機構已經陷入危險的財務狀況。」某些公司比如中融信託和山東國際信託都是如此。

「現在問題是,這十分可能導致更廣泛的危機。」《Week in China》寫道。

只要經濟增長每年接近8%,「信託公司可能能夠從他們的不良資產當中掙脫出來。但是如果一個主要參與者崩潰,將可能帶來爆炸性的連鎖反應。就像查理斯•龐氏所知道的那樣,信心就是一切。」

上週,幾個中文媒體報導北京的四大國家銀行已經停止銷售信託公司產品給客,戶並且在廣州也在逐步減少。「官方對信託公司的箝制可能已經開始。」《Week in China》寫道。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台灣證期會核准資本監管信託公司申請再投資
美中國經濟專家﹕中國銀行系統嚴重破產
格: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將削弱中國銀行系統
標準普爾報告指出中國銀行系統堪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