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心:春入舊年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1月22日訊】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歷史,孕育了底蘊豐厚的中國傳統節日。在過去的五千年中,中國都是用干支加皇帝年號紀年。1911年,中國實行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還是沿襲了這種紀年方式,開始用民國紀年。直到1949年黃鐘毀棄,開始用西元(公元)紀年取代了傳統的黃曆。即使在這樣的高壓統治之下,每年民間總還是有些日子用皇曆紀年,那就是從臘月開始,直到二月二。

在東北老家的時候,從臘月開始就開始用皇曆計日了。東北的冬天寒氣透骨,每年快到臘八的時候,媽媽總讓我穿多一點,我聽得最多的就是臘七臘八,凍死倆三(東北方言讀sa)北方的小年是臘月23。臘八早上,總是會有熱氣粘粘的臘八粥。年年臘八,爸媽都要一大早就開始剝蒜,泡在醋裡做臘八蒜。我看著他們忙來忙去的,覺得熱鬧而溫暖。一次媽媽叫我一起剝,我不肯,說甚麼時候泡不行啊,非要趕在今天。媽媽說,那就不叫臘八蒜了。我說,那就等你們下午下班回來再做吧。媽媽說,過了中午12點,醃出來的蒜就不那麼綠,不好看了,也不脆生。我聽了好生驚訝,這麼簡單的泡臘八蒜需要精確到哪天幾點,看似最平常不過的人間煙火居然和天地時令有這麼密切的關係。

臘月二十三,北方叫過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要除塵,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個迎接過年的預備儀式。這一天,也是傳說中的灶王爺升天的日子,街上賣麥芽糖的格外多。看著街上熙熙攘攘人流,笑臉、年貨、麥芽糖,想著快要回家的哥嫂們,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

過了小年,最隆重的年就來了。除夕夜,熱氣騰騰的餃子,無一例外的在震天響的鞭炮、窗外閃閃的五光十色的煙花中登場,年少的我總是快樂得不知今夕何夕。初一的早晨醒來,看這爸媽、哥嫂、侄兒全家人都在,覺得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光。從過年到初五,是不用擔心離別的日子。初一開始互相拜年,不過這天都在自己家裡吃飯。初二回娘家,哥嫂帶著侄兒回嫂子的娘家,到了晚上侄兒們帶著鼓鼓的紅包回來,就又開始熱鬧了。初二開始可以朋友聚會,但是初五,也一定在家裡吃,名曰破五,我一直想知道破五的來歷,可惜到現在也沒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過了除夕,便是正月十五的元夕:賞燈、吃元宵。這是緊隨過年之後的一個大的節日。宮燈泱泱大氣,民間燈籠活潑喜慶。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把元宵節的燈火和治學的最高境界連在一起,千百年來,在文人學者的追求中,在年年的上元節的燈火中搖曳生姿,魅力不減。賞燈,元宵,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就這樣在時間的流水中浸潤著中國人的東方氣質,涵養出中國人舉手投足的獨特韻味。

過了正月十五,過年的氣氛就淡了,到月末的時候,老爸老媽總會念叨幾次,出正月了。這個「出」字總是讓我感到時間是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所以印象尤深。這時淡淡的春意已開始滲入舊年當中來。不過,還有個尾聲二月二,「二月二,龍抬頭」,家鄉的女子都知道這一天不動針線,免得傷到龍目。二月二一過完,舊年在春風中醉眼迷離的退場,鵝黃漸暖的春天眉目如畫,清晰可見。

相關新聞
梅濟民:臘月風情畫
歷史故事:秦始皇改臘月為「嘉平」
曾穎:臘月二十三   不祭灶君祭領導
皇歷十二月二十四送神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