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鏡廊 太陽王輝煌時代的見證

人氣 146

【大紀元2013年10月30日訊】凡是見識過法國宮殿的人們,無不被其金碧輝煌所深深震撼。其中尤以太陽王路易十四興建的凡爾賽宮為甚:整個宮苑的每一角落都精緻細膩,而且貫穿著一股令人傾倒的豪華奢靡的氣氛。伏爾泰曾頌揚太陽王的統治是一個「永遠值得懷念的時代」,凡爾賽宮則是這偉大不朽時代精神的寫照,而鏡廊(La galerie des Glaces)是宮苑中最瑰麗的殿堂。

鏡廊雕像。(維基百科)

平時,路易十四的朝臣們在這裡來來往往、等候君主的接見與會面。而當國王想要讓外交接待活動或王族婚禮舞會與慶典沐浴在最耀眼的光芒中時,就把此處作為舉辦儀式之所。拿破侖讚美路易十四是「一位偉大的國王,是他造就了法國在國際中的一流地位,自查理曼以來又有哪位君王能夠與他相比?」豪華無比的鏡廊,見證了太陽王所引領的法蘭西最輝煌時代!

鏡廊的一側是17扇朝向花園的巨大拱形窗。(RMN -Château de Versailles- Michel Urtado)
鏡廊另一側裝飾著17道拱廊的357面鏡子。(RMN -Château de Versailles- Michel Urtado)

鏡廊位於宮室二樓的正中,整個長廊的裝飾都在頌揚法國極盛時期的政治、經濟和藝術成就。長廊的一側是17扇朝向花園的巨大拱形窗,另一側裝飾著17道拱廊的357面鏡子(鏡子在當時屬於非常奢侈的物品),它們正對拱形窗門並與之一一對稱,把窗外的陽光和景致引進長廊裡面,使得室內明亮輝煌。鏡面反映出園林的美景,讓人恍如置身室內花叢之中。

鏡廊穹頂上佈滿了場面宏大的三十幅巨型繪畫。(維基百科)

長廊的牆壁和柱子均以大理石製成或貼面裝飾,柱頭、柱腳和護壁則為黃銅鍍金,並以展開雙翼的太陽作為裝飾圖案的主題,來表達對路易十四的崇敬。穹頂上佈滿了場面宏大的三十幅巨型繪畫,展現了路易十四在其親政最初十八年(從1661年直至簽訂奈梅亨和約)的光輝歷史,還以古代寓意的方式展示其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成就、以及重組改革王國的事跡。天花板上巨大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如同瀑布般傾瀉而下,燭光經鏡面反射把整個大廳照得燦爛晶瑩。

路易十四將寶座安置在鏡廊靠近和平廳一端的講壇上。君主接見外國使節時,使節從另一端的戰爭廳進入,在簇擁於兩側的宮廷人士的注視下,穿過整個七十三米長的鏡廊,才能抵達法王面前。(維基百科)

當年,鏡廊中的傢俱以及花木盆景裝飾甚至都是用純銀打造的。路易十四將寶座安置在鏡廊靠近和平廳一端的講壇上。君主接見外國使節時,使節從另一端的戰爭廳進入,在簇擁於兩側的宮廷人士的注視下,穿過整個七十三米長的鏡廊,才能抵達法王面前。鏡廊那令人目眩不已、輝煌到極致的壯偉景觀,令來者無不對其君主敬畏讚歎,自然而然的臣服於大廳盡頭的路易十四面前。這一切都是路易十四本人刻意營造的氣氛。對權力的展示,很少會達到如此炫耀的程度!

1685年接待熱那亞總督

1685年,路易十四在鏡廊接待熱那亞總督。由法國畫家Guy de Hallé Claude繪於18世紀,現珍藏於凡爾賽宮。(維基百科)

1685年5月15日,在鏡廊接見熱那亞總督,是路易十四在凡爾賽舉行的首次此類活動,其時,太陽王正處於他榮耀和權力的頂峰。在1682年搬進凡爾賽宮定居之前,國王帶領法國的貴族參加了兩場大型戰爭:1667年~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南尼德蘭,1672年~1678年的法荷戰爭,法國因在這兩次戰爭中獲勝而進入更大的軍事擴張軌道,其海陸兩軍的軍力冠絕歐洲,盛大的接待排場證明了此後凡爾賽宮在政治方面的重要作用。

熱那亞共和國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個城市共和國,經濟基礎為對外貿易,一度曾擁有無比的財富。但十七世紀時,它已不再是過去的那個海上貿易強國了。面對薩瓦、更主要的是法國的覬覦,熱那亞為了保持獨立與西班牙聯盟,並同意為其建造四艘戰艦。

路易十四對這一挑釁行為大為震怒,再加上他的使節杜•德•聖奧隆受到羞辱,以及熱那亞拒絕讓法國軍隊通過其領土,太陽王發出了最後通牒。塞涅萊•迪凱納(Seignelay et Duquesne)侯爵統領艦隊於1684年5月逼近熱那亞,要求其交出四艘戰艦並派遣使節到凡爾賽請罪。熱那亞表示拒絕,於是遭受了法軍14,000枚炸彈和圓炮彈的襲擊!10天的炮擊摧毀了一半的城市。熱那亞最終屈服了。

共和國派出了弗朗西斯科•馬里奧•萊卡洛(Francesco Mario Lercaro)總督本人和一支奢華的隨從隊伍作為使節團來凡爾賽覲見法王。此舉非同小可,因為憲法禁止總督離開熱那亞,否則就要免職。1685年5月15日,身著紅色天鵝絨服裝的總督由四位穿著黑衣的議員陪伴,莊重地走進了鏡廊。他向太陽王屈身行禮,路易十四則站在鏡廊盡頭的講壇上。

謝罪過後,總督被引領參觀了凡爾賽10天,其中有大居室、花園、動物園裡的動物、大運河和特里亞儂宮。在看了如此眾多的華麗景物之後,總督嘲諷地說道:「一年以前我們曾經在地獄,今天我們從天堂走出來!」他於5月23日被邀參加了國王的起床式,26日請辭。路易十四贈送給他一個飾有美麗肖像的箱子,以及一些高布林地毯(Gobelin)。四位議員則收到了用寶石裝飾的自己的肖像!

此次接待熱那亞使團,對歐洲產生了重大影響:法國成為了戰爭強國。奢華鏡廊,則當之無愧成為君主的政治與外交利器!

1686年接待暹羅使團

1686年接待暹羅使團。(維基百科)

與接待熱那亞總督相比,法國接待暹羅(現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帕那萊王時顯得更加友好。雖然路易十四在1672年~1678年的歐洲戰爭「法荷戰爭」中戰勝了荷蘭,被各國敬畏,還簽訂了奈梅亨和約,但他堅持一貫地反對與荷蘭進行貿易。路易十四意欲繼續把攻勢推進到遠東,而荷蘭在那裏設有貿易點,所以法王要打造一個新的聯盟來共同對抗荷蘭。

十七世紀時,暹羅發展為位於印度和中國之間的亞洲強國。帕那萊統治時期(1657-1688),暹羅王意圖在歐洲尋找一個盟友,這也是法國擺脫荷蘭貿易困境的機會,雙方一拍即合。法王於1685年向暹羅派出了一支外交使團,他們於1686年6月返回時隨行有暹羅使團。他們於1686年9月1日抵達凡爾賽,1500人到場迎接。

為獲得暹羅的軍事支援,飽受瘺病困擾的路易十四還是勉力接待了使節們。頭戴尖帽的暹羅使節用盒子呈上了帕那萊王的信,之後,使節們雙手合十倒退著走了下去。太陽王還讓他們參觀了他的居室和花園。走出紀念章室時,一個暹羅人感歎道,除了人、神和天堂之外,從今以後他也知道了還有一個偉大的地方叫凡爾賽!

為接待暹羅使團而展現的排場,又一次彰顯了太陽王的榮耀。這也促進了法國對暹羅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1697年勃艮第公爵與瑪麗-阿德萊德完婚

1697年 勃艮第公爵與瑪麗-阿德萊德完婚(維基百科)

之後,發生了路易十四在位時的第三場重要戰爭「奧格斯堡同盟戰爭」(1689-1697),這場戰爭是因為在之前的兩次大戰役(與西班牙爭奪南尼德蘭的「權力轉移戰爭」、以及「法荷戰爭」)中獲勝而被各國承認「太陽王」稱號的路易十四,決定繼續對外進行征服以完成其稱霸歐洲的夢想。路易十四趁強鄰神聖羅馬帝國正在與鄂圖曼土耳其作戰之機,進攻其兵力薄弱的西面,在德意志地區擴張法國的影響力。歐洲各國對路易十四的舉動感到大為震驚,深怕法國下一個目標會是自己,很快英國、荷蘭等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組成同盟,聯合對抗法國。

薩瓦公國位於法國和意大利之間,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作為法國的傳統盟友,它在這場法國與歐洲聯盟(也就是「奧格斯堡同盟」)對立的戰爭中,倒戈成為了法國的敵對國。但薩瓦公國是第一個退出聯盟的國家,1696年6月29日,薩瓦公國與法國簽訂了秘密協定,後來兩國於8月29日簽訂了都靈和約。

奧格斯堡同盟戰爭的雙方都沒預期戰爭會持續這麼久,因此均欲停戰,所以當薩瓦公國與法國秘密和平談判時,大同盟各成員國立即響應。在1697年秋天,法國與大同盟各國簽訂賴斯韋克條約,法國被逼與各國言和,但保住了歐洲大陸最強國的地位,至此大同盟戰爭正式結束。

而後,路易十四的孫子勃艮第公爵與薩瓦公爵的長女瑪麗-阿德萊聯姻。此次婚姻這標誌著法國和薩瓦公國的和解。1697年12月11日至14日,太陽王命人在鏡廊舉辦了婚禮舞會。當時新郎14歲,公爵夫人只有11歲!他們的結合孕育了未來的路易十五。慶典華美壯麗,宮廷的盛日景象在鏡廊重現。

瑪麗-阿德萊德畫像。(維基百科)

公爵夫人受到了太陽王的青睞,她美貌樂觀、魅力無法抗拒,與過分虔誠且駝背的勃艮第公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成了交談的中心,儘管有些任性,但她讓國王很開心。為了她,國王在1698年重新佈置了動物園,他想讓「到處都洋溢著童真」!國王沒有失望,公爵夫人為他誕下了三名曾孫。

後來,勃艮第公爵夫妻因患麻疹,於1712年2月雙雙逝去,只有他們的小兒子(即未來的路易十五)躲過了這場傳染病。

1700年安茹公爵成為西班牙國王

安茹公爵畫像。由畫家Jean Ranc所繪,現珍藏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Musée du Prado博物館。(維基百科)

1700年11月16日,路易十四在鏡廊正式介紹了他的次孫安茹公爵,他即位成為西班牙的新國王菲利普五世。路易十四要求菲利普作一個好西班牙人,但要銘記他生為法國人,這樣才能維持兩個民族間的聯合。當時,名為菲利普的安茹公爵只有17歲,他從祖母(路易十四的王后)瑪麗-泰雷茲和曾祖母(路易十四的母后)「奧地利的安娜」那裏繼承了西班牙血統。

當時的西班牙也是一個日不落帝國!在歐洲,它涵蓋了那不勒斯王國和天主教荷蘭(現在的比利時)。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沒有子嗣,直到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駕崩之時,漫天都是對於其傳位問題的猜測。查理二世的兩個姐姐分別嫁給了法王路易十四和奧地利皇帝萊奧波德一世,雙方都有合法權利要求繼承西班牙王位。

這成為了歐洲列強間真正的外交焦點,整個歐洲的平衡就取決於查理二世的繼任人選。奧地利的萊奧波德皇帝是路易十四的死對頭,他根本沒打算放棄自己的權利。法國和每個強國都選擇了其中一個陣營,形勢愈演愈烈。在猶豫了很久後,臨死的查理二世在遺囑中指定他的侄孫安茹公爵為繼任者。

儘管路易十四憂心在曠日持久的奧格斯堡聯盟戰爭三年後,又要與奧地利及其盟友們進行一場新的戰爭,還是在一番掙扎後於11月12日接受了這份遺囑。法蘭西的波旁王朝取代了哈布斯堡王朝入主西班牙,這個情況對奧地利非常的不利。

之後,奧地利發動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0-1713)。在這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中,敵對雙方各自與友好國家結成同盟,形成了兩派陣營。法國與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及數個德意志邦國、薩瓦組成同盟;而神聖羅馬帝國(當時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則與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葡萄牙以及數個德意志小邦國及大部份意大利城邦組成反法同盟。

在這場太陽王在位期間最後的大戰役中,菲利普一直站在祖父一邊。1713年簽訂的烏德勒支條約,最終確定了波旁王朝對西班牙王位的繼承權。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成就凡爾賽宮的法國沃勒維孔特堡
法國時尚文化的承前啟後(一)
凡爾賽宮辦展 法國人反村上隆
各國威嚴寶座齊聚法國凡爾賽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