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訪古尋幽

追想安平

font print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如今的台南市安平區一帶市井繁華,遊人如織。近代三百多年的台灣歷史就是從這裡發展開來的。

舊聚落隱藏於鹽水溪旁

我攀著旋轉梯登上安平古堡旁高聳的紅瓦白體的瞭望台時,望見寬闊的鹽水溪洶湧入海,胸中不由激起一陣澎湃。鹽水溪右岸麇集著層層疊疊的建築,在陽光下閃耀著昇平景象,荷據時期以來形成的舊聚落及老街也隱藏其間。

順著溪流向入海處望去,一艘觀光渡輪擺盪溪上,藍天碧海間映出一圈白色光芒,往左邊內海即可進入安平港。前方鹽水溪畔,隱約能看見一個白色建築物,應是清領時期英商建立的德記洋行。

三百多年前,這一帶仍是汪洋大海,荷蘭人的帆船航行波浪間,載著從中國買來的生絲、瓷器轉往日本以及歐洲各地。現在,我望著鹽水溪,遙想著當年帆影雲集的台江盛況。

熱蘭遮城遺蹟 訴說歷史滄桑

1624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航行來到台南的一鯤鯓(今安平地區)興建了熱蘭遮城,即現在的安平古堡,以及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一帶),作為與中國貿易的據點。當時的安平,是一個名叫「鯤鯓」的小沙洲,連繫起附近的沙洲與本島間形狀一條內江,後來被稱為台江,那時是個可容納千隻海船的大港灣。經過三百多年的泥沙堆積,浩瀚台江早與台灣本島連成一片,如今已是台南市熱鬧的地區了。

從史料及古堡裡陳列的模型能看出來,荷蘭人把熱蘭遮城建成西方稜堡形式的海岸堡壘,規模壯觀宏大。城內的房舍、營堡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各層間並有樓梯相通。城堡的周圍和角落分布著菱形和半圓形的堡壘,設置砲位作為攻防主力。

熱蘭遮城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內城呈方形,疊建參層,底層是倉庫,地上兩層則有長官公署、瞭望台、教堂、士兵營房等設施,是行政的核心。外城呈長方形,比內城稍低,銜接於內城的西北隅,加強內城的防衛,避免敵人長驅直入;設有長官宿舍、會議廳、辦公室、醫院、倉庫等公共建築。外城尚有商賈宅院、歌亭舞榭,可想見繁華盛極一時,是當時的海上貿易重鎮。

如今熱蘭遮城已經不見蹤影,現在的古堡是日本人在1930年於原地建起的白牆黑瓦的具有南洋風味的海關宿舍。如今,古堡前方還能看到一堵厚實班駁的城牆被老榕盤據,那就是熱蘭遮城的外城南牆,還有在瞭望台下方、殘存的內城北牆城壁與古井,這些僅存的熱蘭遮城的遺蹟,三百多年來在安平地區靜靜地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古堡陳列鄭荷時期文物

我踩過一階階磨蝕的紅磚,踏上現在稱為「安平古堡文物陳列館」的古堡,堡裡陳列鄭荷時期的文物。牆上掛著一幅油畫,畫中女子跪立著張望一長者,另有一女子暈躺在伙眾懷裡,畫裡眾人面露驚恐神色。

那是描述鄭荷對戰時期,荷蘭牧師漢布魯客被鄭成功派遣到熱蘭遮城當說客,兩個女兒擔憂他的安危,央求他不要回到鄭營,但他仍堅持回去,後來被鄭氏殺害。站在這張油畫前,安平的海風徐徐吹來,把我帶進了歷史的時空裡。

安平經過荷蘭人、鄭氏、清廷及日人幾個治理階段,幾百年來留下的歷史痕跡悠悠訴說著時空的邅遞。而在安平古堡東側,有荷蘭人建造的街道,及輻湊街道兩旁的舊聚落,優遊巷弄間也能夠找到先民渡海來台,艱辛奮鬥的足跡。

老街一片繁榮 遊客摩肩擦踵

如今這條老街一片繁榮,將近一、二百公尺的街道只有二、三公尺寬,遊客摩肩擦踵,我從街頭望向街尾,市招遮蔽天空。在街頭茉莉巷口,一位守著蜜餞攤的老阿婆說,從前街上居民婚慶喜事的隊伍,都要先繞經這條街,可見老街在先民心中的地位。

我信步走進茉莉巷裡,頓時感覺一陣清涼,經過一片土角厝的白牆,又穿過一段木雕屋簷下,正覺曲徑通幽時,卻又回到熱鬧的老街。人群中,發覺對面中藥鋪旁有一小巷,我又快步鑽進巷裡。轉了幾個屋角,正感覺一片寧靜時,原來「海山館」就在眼前,那是清領時期,從福建來台駐守的班兵聚會的場所。我穿梭廊柱間,想像著班兵們談話家常、互解鄉愁的身影。

出了海山館拱門,一居民匆匆走過,我跟著彎進一小巷時,卻不見了他的蹤影。忽有一串南管唱腔從前面長巷遠處傳來,我走過一個單伸手院落時,唱腔在弦音裡正高聲揚起,我就循著唱腔向巷裡走去。

--轉載自《看雜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井關雄踞太行山的最南部,故又名太行關,地處晉豫交界的澤州縣晉廟鋪鎮境內。天井關,因關前有三眼深不可測的天井泉而得名,為山西省內的六大雄關之一,是利用太行天險而修築的重要關隘,晉豫兩省穿越太行之交通要道。
  • 潼關北瀕黃河,南依秦嶺,西連華山,東接河南靈寶,史稱「畿內首險」,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三秦鎮鑰」、「四鎮咽喉」。
  • 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讓虎牢關揚名天下..
  • 中國自宋朝以來就有「四大書院」的說法,但是究竟哪四所書院可以稱得上「四大」,則各有各的見解。
  • 嵩陽書院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西元484年),原為「嵩陽寺」,盛時僧眾多達數百人。隋煬帝大業年間(西元605~618年),改為道教場所,更名「嵩陽觀」。
  • 中國人精於建築學的、有突出表現的,我曾經用心彙集並詳細記述其中數事...
  • 書院是中國古代傳播文化、交流學術、培養士子的地方。應天書院位於河南商丘縣城南,因商丘在唐代稱為睢陽,故又名睢陽書院...
  • 瞿塘關,位於三峽奉節瞿塘峽夔門山麓,因為奉節古稱夔州,所以又名夔門。兩岸高山凌江夾峙,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自古就是通往巴蜀的門戶。自秦、漢以來,瞿塘關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 南京是個文化遺產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去年有機會去了一次南京,短短幾天的旅途令我感慨萬千。
  • 五鳳樓樓高二十米,為三疊八角飛簷樓閣,共有二十個啄天飛簷,從各個角度看,都見五個飛角,就像五隻振翅欲飛的鳳凰,翼然立於芝山之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