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風範

作者 :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王翱,字九皋,河北鹽山縣人,是明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連續五朝的廉吏。他身居官場幾十年,雖位高權重,但始終保持公正、廉潔的品質,以身作則,表率群臣,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為官任事公心可鑑

據《明史》記載:王翱任吏部尚書,以「用賢報國為己任」,他深知任用官員賢否關係到國家的治與亂,從不拿手中權力做交易。對權勢者的一切請託,他都「毅然拒之,辭色俱厲」,所以在其任職期間,「門無私謁,權勢請託不敢行」。他薦官以品德為先,往往徹夜挑燈詳閱,唯恐不慎。

每次選拔官員,如因皇帝召見,便交副職代理,他回來雖晚,也抽空認真審閱,唯恐選擇不當。他奉行「論薦不使人知」的原則,向皇帝舉薦人才或選拔官員皆出於公心,從不希望得到被薦拔者的報答。在任多年,所選官吏,很多都成為賢能名臣。

景帝因王翱文韜武略功勞,封其為「吏部天官」,王翱家人都很高興,他本人卻沉思不語。原來皇帝還給他封地,賜他一匹駿馬,讓他揚鞭打馬,跑到哪裏就歸他佔有。王翱不想因自己封地給百姓增加負擔,不從,又屬抗旨不遵,忤逆犯上。

他徹夜未眠,次日,他備百丈長繩,騎著御賜駿馬,來到常年寸草不生的鹽山大鹼窪,命人楔一鐵橛,用長繩拴上馬韁,那駿馬圍著鐵橛飛跑起來。老百姓見了不知幹甚麼,便問差役,差役說:「王天官讓跑馬揀(鹼)地哩!」百姓知道後都非常欽佩,此後鹽山東邊一塊方圓不到二、三百米的鹼地,被人們稱作「天官地」。

位高權重廉儉自勵

王翱為人忠厚,注重名節,對於錢財更是「淡然無慾」。他鎮守遼東時,曾與某位監軍共事,兩人相處很好。後他改任兩廣總督,臨行前,這位監軍以4顆西洋明珠相贈,王翱堅決不收。監軍執意相贈,他哭著說:「這些明珠不是受賄所得,而是先皇所賜,我得了8顆,現將其中一半相贈作為紀念。你本來就知道我並不貪財啊!」王翱只好收下,但卻把這4顆明珠縫在披襖裏面。

後來王翱奉命還朝掌吏部,這位監軍已死,王翱找到其後人,拆開披襖,將裏面的4顆明珠轉送給他們,只見原來的封印依然如故。

王翱雖手握重權,又深得皇帝的信任,但對自己要求卻非常嚴格,生活十分簡樸。皇帝賜給他不少金玉束帶、錦繡衣服,但他總是「自奉儉素」,穿著普通舊衣服,以至出門在外,人們竟不知他是一位朝廷大官。

他住的房子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非常破舊。景帝一次微服在街上行走,有人指點說,那座破舊的宅院就是當朝吏部尚書的家。景帝目睹此景,心裏很是受到震動,回朝後下令為他修建了一座房子,可是王翱仍堅持住在舊房子裏。

以身作則嚴於治家

王翱的清廉不僅表現在忠於職守上,還表現在治家有法上,對家人要求也很嚴格。他有一個女兒,嫁給在京郊做官的賈傑。王夫人經常到京郊接女兒回家省親,每當這時,女婿總要埋怨:「岳父是吏部尚書,親掌官員升調大權,把我調到京城如振落葉一樣容易。還哪裏有這麼多麻煩。」女兒將此事告訴了母親。

一次,王夫人婉轉請求將女婿調入京城,王翱當即大怒,說道:「以權謀私的事,今後不要再提!」王夫人和女兒、女婿再也不提調動的事了。

王翱的孫子王輝因恩蔭而入太學。這一年秋試,王輝也想一試科場,以圖金榜題名。他對祖父說:「我想參加秋試。」王翱聽了嚴肅的說:「你確有真才實學,我怎麼能埋沒你的才學?可你的書底兒我還不知道嗎?若遇到糊塗主考官,你考取了,勢必埋沒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而妨礙了貧寒學子的仕進之路。可你卻強所不能,僅僅為了博取功名。」

王翱制止了孫子此次應舉,並叮囑他:「你現在首先要做的是紮紮實實學習,培養德行。堂堂正正,名副其實才是七尺男兒的本色,才能讓人覺得至尊崇高!」

王翱一生清正自守,循禮守法,謹慎而獨善其身,秉公任事而廉樸為官,他的事蹟為人稱道。歷史上的清官、好官歷來受到人們的敬仰,是因為他們擁有仁者無畏的浩然正氣,擁有推崇道德和愛民的理念。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之為天者遠矣,地之為地者久矣。及萬物初生,日月吐麗天之曜,山川鋪地理之形,動植有章,雲霞煥彩,天下有文彰而光明,此文明之始,而造化之功,尤以人類之文明,衍生眾部,分布九宇,騰珠焰以五色,歷千載而蔚然。然至近世,時運遷革,三百年間世風陡變,一朝法末文明陵替,有巨孽煉形邪黨,逞十逆荼毒天下,陽九之厄而三光既隱,百六之虧而山川脈斷,萬姓嗷嗷,天運剝極。然天道有常,勢極必返,數九九將歸一,運無窮以循環。於是地裂天崩九見蒼穹盡空,法輪常轉乃有大聖之出,履諸天之至尊,握乾坤之機樞,拯群生於壞滅,啟文明之新運。是宇宙未有之鴻烈,洪微無上之功業,故非以區區萬言妄述一二,僅以九章之書,仰贊文明之真統,頂禮道德之皇極。
  • 唐文宗(即李昂,紀元809-840年)經常視為珍寶的白玉枕,是德宗時于闐國貢獻的。它彫琢得特別精巧,是稀世珍寶,被放置在皇帝寢宮的帷帳之中。有一天,卻不翼而飛了。
  • 自古以來,社會道德普遍低下時,往往出現瘟疫流行。而人修養道德,就會避免瘟疫降臨在自己身上;一個人重視道德修養,不僅僅對於自己有好處,對於家人也有幫助。以下是2則故事。
  • 蘇軾學識淵博,熟諳儒家、佛家經典,其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藝術獨樹一幟,自成流派,皆具有極深的造詣,後人稱其「詩、書、畫」三絕。他強調為文需「明道」、「致用」 、「有補於世」,並說「吾所為文必與道俱」。蘇詞風格多樣,拓展了詞境,創立了豪放恢宏的詞風。
  • 陸遊是南宋時傑出的詩人、詞人,他自幼學習儒、道經書,後來又研習佛典,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詩詞中,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和「氣吞殘虜」的精神,從而形成了他詩歌創作的顯著特色。
  • 漢代的上黨人鮑宣,字子都,在年輕時,擔任過上計掾的官職。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見一個書生,獨個兒趕路。他見到鮑子都以後,就和鮑子都結伴同行。在路上,書生突然得了心痛病,子都下車為他按摩,但他還是很快就死去了。
  • 人類文明之發展,縱向而成人類歷史,橫向演出文明眾部。蓋如上章所述,人類歷史始於神跡,發展運化皆由天意。而此一章則是對人類文明做一橫向之論述,所謂文明眾部者,諸如文學、哲學、科學、藝術、雜技、百工等,雖汗漫無邊,看似互不關涉,實則有一主脈可尋,或曰人類文明既為神傳文明,則不唯文明縱向之歷史出於神傳,而文明橫向之眾部也必然在諸天之下有以神會而彼此相通。
  • 伊尹擅長用草藥為人治病,藥到病除,人稱活神仙。
  • 先聖有云: 「巧言令色,鮮矣仁!」《詩.小雅.巧言》:「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晉人郭璞說:「佞人似智,巧言如簧。」《顏氏家訓.名實》中講:「誠於此者形於彼,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而不在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見,巧偽不如誠拙,承之以羞,大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