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閣:影響世界的文學奇人——列夫•托爾斯泰

人氣 267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1月15日訊】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俄羅斯著名的文學巨匠,以探索人生意義與道德倫理為主題的文學作品,深深的影響著世界。出身貴族的托爾斯泰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並為此親身實踐做出的努力,以及他所提倡的「不以暴抗惡」的思想,深深感染了日後成為印度「聖雄」的甘地。

著名的媒體人蘇沃寧評價說:「我們有兩個沙皇,尼古拉二世和托爾斯泰。他們誰更強大?尼古拉二世拿托爾斯泰無可奈何,無法撼動後者頭頂的王冠,但托爾斯泰卻令尼古拉二世的王冠和王朝搖搖欲墜……」可見,托爾斯泰在俄羅斯歷史改變中的巨大份量。

托爾斯泰一生不斷追尋和探索人為何而生,又為何而存在。為了理解生命的意義,他逐漸的放棄了貴族的生活,廣泛的結交普通百姓,並在實際勞作中,體會和觀察平民百姓的生活和信仰,並在持續的寫作中,對人生的目地和意義進行思索和瞭解,不斷的認知和總結。

一 「阿爾扎馬斯之夜」的影響

在他的一生中,經歷了特別的一夜,即被史學家稱為「阿爾扎馬斯之夜」。1869年,托爾斯泰為了田產的事情去了一次平扎省,中途在阿爾扎馬斯過夜。在離開波良納的第三天夜裡,他突然看見了死亡,根據他的敘述:「我在阿爾扎馬斯過夜,突然產生了異乎尋常的念頭。夜裡兩點鐘,我苦惱、害怕和恐懼,這是我從未有過的感受,並出現了許多不同尋常的思想……上帝從沒有叫誰經受過。我只好坐了起來,吩咐套車」。托爾斯泰「感到一種可怕的東西」在追趕他、糾纏他,他無法擺脫,疑懼萬分中他聽到了死神的聲音在回答他:「是我,我在這……」這一夜帶給他的恐怖經歷,使他的一生都難以忘記,他的世界觀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經過「阿爾扎馬斯之夜」後,托爾斯泰更加廣泛的吸收東西方多元文化的智慧與精華,他以非常鮮明的筆調痛斥導致俄羅斯人罪惡的東正教,並對俄羅斯社會的黑暗,以及人性的墮落,疾首痛心。他希望人人都能意識到心中愛的力量,通過道德自我完善的方式進行自救,以達到社會能夠從矛盾和衝突中解脫出來的思想方式。這一思想被後來的印度「聖雄」甘地,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完全肯定和接受。

托爾斯泰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他出身貴族,受到當時上流社會的影響,整日過著花天酒地放蕩形骸的生活,肆意豪賭召妓更是貴族的家常便飯,托爾斯泰青年時期也曾常常壓搾和侵吞農民的勞動成果,並用暴力的方式懲罰農民。他一直擁有健康的身體,身為貴族家產富足。加之他的寫作天賦成就的名譽,來自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文學愛好者,對托爾斯泰極其的喜愛。他幾乎擁有通常人們想要擁有的幸福的一切。

在經歷”阿爾扎馬斯之夜”後,他對此前所熱衷的東西逐漸冷淡,最終將其拋棄。托爾斯泰說,那段時期他總是處在類似於一個人的狀態,他常看到自己的景象,他這個人從家裏走出去,返回來後,結果他看到,所有在左邊的東西都跑到了右邊,所有在右邊的東西都跑到了左邊。一切都變的顛倒了。這些經歷,使他深刻的意識到,他的生命將要走向了另外一個完全相反的地方。

二 托爾斯泰的懺悔

托爾斯泰在52歲時寫了一篇「懺悔錄」,對自己年輕時的種種表現,進行了一場真誠而又坦白的懺悔,他寫道:想到這幾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厭惡和內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時候我殺過人,為了置人於死地而挑起決鬥。我賭博、揮霍、吞沒農民的勞動果實,處罰他們,過著淫蕩的生活,欺騙偷盜,形形色色的通姦、酗酒、暴力、殺人……沒有一種罪行我沒有幹過,為此我還得到讚賞,我的同輩至今都還在認為我是一個比較高尚的貴族。

托爾斯泰認為有沒有悔過之心,是作為一個人最重要,也最本質的區別。人只有在悔過的過程中,才能認識到內心的方向,驅使自己改善。於是寫日記面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就成為這個大文豪,日常反思的重要方式。例如,在1891年2月21日他寫道:我是一個偽君子,……我在上帝面前為了善而活著,一面又為了名譽而活,名譽把我的靈魂弄髒到這種程度,卻還渾然不知。我閱讀報刊的時候,總在尋找自己的名字,聽人談話的時候,也總是等著別人談起我。我每天說,我現在不願意為了今生個人的情慾,為了世俗的虛名而活,我想要為愛而活。

托爾斯泰認為,人不是甘願墮落卑賤的,人不僅擁有良知和道德,而且身上也帶有神性的光輝,人的天性中充滿理性的力量。他意識到,愛是人類的本性,愛護人類的廣泛心胸,會使人的內在不斷的昇華,超越世俗狹隘的標準,也是一種能愛仇敵的高尚勇氣。在實踐中,他也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回到自己的內心去尋找愛,就能在愛的指引下,找能光輝的生命主宰。

托爾斯泰1852年創作的小說《襲擊》中寫到:「難道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世界,生存在這個佈滿無盡星光的夜空下,感到擁擠了嗎?難道在這迷人的大自然中,人的心靈會存留仇恨、復仇的情感,會存留非要滅絕自己的同類的慾望嗎?在接觸到大自然——直接體現美和善的大自然的時候,人心中的那些不善的東西應該蕩然無存啊。」

三 托爾斯泰的影響

他在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思想改變的更具有同情,也更充滿勇氣,甚至沙皇都對他無可奈何。托爾斯泰在「致沙皇及其助手們」的信中寫道:「即使目前的騷亂被鎮壓了下去,它也不會熄滅,而將在暗中越來越猛烈地燃燒,遲早將會不可避免地以更大的力量爆發出來,造成更大的痛苦和罪惡……如果政府只忙於鎮壓這些騷動,而不觸及產生它們的原因,雙方將不可避免地遭到苦難和犯罪。」

1908年5月10日,他在《俄國導報》上讀到有20個農民因搶劫地主莊園而被沙皇政府判處絞刑的消息,他寫了《我不能沉默》一文,控訴沙皇政府的暴行。1905年1月9日,彼得堡發生「流血星期日」暴力事件,沙皇軍隊向10多萬手無寸鐵的和平請願者開槍、砍殺,當場打死1千多人,打傷2千多人的流血事件,這場事件直接導致了俄國革命。列夫•托爾斯泰的非暴力抗惡思想也應運而生。

英國傳記專家艾爾默•默德在敘寫托爾斯泰寫給沙皇的呼籲信時說,看看後來的俄國革命,再讀托爾斯泰的警告,就會看到托爾斯泰是真正有預見的人。這一百年,我們的地球緩慢旋轉,經歷了多少「戰爭與和平」。而這一切,似乎都被托爾斯泰審視過,預言過。而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將要被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所預言。托爾斯泰的遺產並非僅限於文學,包括他富有洞見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社會倫理的看法。

在蘇聯解體20週年時,俄羅斯人在總結過去一百年的興衰歷程,努力構建昔日的大國形象時,文化振興也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列夫•托爾斯泰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偉大作家,他的文學作品及其思想被俄羅斯列為具有偉大的軟實力,能在振興俄羅斯文化中,保存普世的精神價值。托爾斯泰也因此成為新時代,俄羅斯文化領域的重要象徵。

在托爾斯泰逝世後的一百多年裡,人類歷史在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的預言中不斷的運行著。一百多年來,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命與精神彷彿穿越時空,一直活到今天。他對人類未來的美好期盼,「總有一天,人類會終止爭鬥,廝殺和死刑。他們將彼此相愛,這樣的時代將不可阻擋地到來,因為在所有人的靈魂中所植入的不是憎恨,而是互愛,讓我盡我所能,使這個時代儘快到來。」

相關新聞
今鍾:論藝術
今鐘:今天世界上誰最美?誰最醜?
子戍:雪說
子戍:雪說 人氣 1
東方元素電影票房火爆 神韻成好萊塢新目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