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毒芥子油 曾奪60條人命

人氣 13
標籤: , , ,

【大紀元1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特稿)印度黑心食品問題時有所聞。1998年「毒芥子油事件」甚至波及逾3000人、奪60命。由於當局把關不嚴,專家建議,到信譽良好店家購買有包裝的品牌商品,才能吃得安心。

印度今年節慶季由10月初「九夜節」(Navratri)、11月初「排燈節」(Diwali)陸續揭開序幕;緊接而來的結婚旺季更將延續到明年春天。

看好每年這段期間驟增的甜點需求,總有不肖商人鋌而走險,以澱粉或低脂牛奶混充,製造摻假「濃縮奶」(khoa,透過煮沸程序濃縮的水牛奶,為許多印度甜點的原料之一)。

儘管德里巿政府食品安全廳(Department of FoodSafety)10月起發動多波稽查行動,消費者協助專線仍持續接獲舉發。

非政府組織「消費者聲音」(Consumer Voice)食品安全技術顧問康強(Ashok Kanchan)告訴中央社記者,合成奶是劣質甜點最大的問題來源,不肖店家捨天然酥油,改用便宜的大豆油,再添加澱粉和馬鈴薯泥製成大量的「濃縮奶」,「這就是節慶季節巿售不符標準甜點的來源」。

用便宜油品和馬鈴薯製做「濃縮奶」,對身體不會產生立即的傷害。康強說,在他印象中,1998年「德里毒芥子油事件」,堪稱黑心食品問題在國家首都區造成的最嚴重食品安全悲劇。

當年8月,德里巿售芥子油遭大量摻雜柴油、廢油等雜質,導致大規模的水腫病發。德里巿府後來禁止店家販售散裝芥子油,但事件仍造成60人死亡,逾3000人遭波及。

德里巿府食品安全廳不具名官員告訴中央社記者,過去曾發生的食品摻假事件還包括混合穀物摻雜碎磚塊甚至有毒雜質、染黃化學粉末混充薑黃粉、紅磚粉混充辣椒粉、粉筆灰假裝白糖、研磨薊罌粟籽混充芥末粉。

這位不具名官員說,還有不肖業者把泡過的茶葉加工染色再上巿。對消費者身體造成的傷害輕則肚痛,重則致癌,甚至致命。

任職國家首都區的工程師拉溫德(Ravinder)老家在哈雅納(Haryana)鄉下,婚後跟太太遷居南德里。一家人去年節慶季有過吃朋友送的圓球狀甜點Laddu,結果肚痛嘔吐就醫的慘痛經驗,連4歲女兒都沒倖免。

德里的黑心食品問題時有所聞,加上自己曾「受害」,每隔一、兩個月回老家的拉溫德,總會從鄉下帶回自家農地產出的米、麵粉和穀物。沒從農村帶的像食用油,他一定從大賣場購買包裝好的品牌商品。他強調,「什麼錢都能省,但跟健康有關的,絕不妥協」。

儘管「食品安全與標準法」(Food Safety and Standards Act)2006年完成立法,但康強毫不諱言,「執法機關不盡責、貪腐嚴重,消費者要自求多福」。

他還提醒,散裝產品成分難把關,「到信譽良好的店家購買有包裝的品牌商品,才能降低風險。而且要記得拿收據,若還是吃出問題才不會求償無門」。

相關新聞
基因食品有毒?印度法院下令暫停核准生產
瑞士食品公司發現印度農產品含戴奧辛
印度產食品添加劑遭戴奧辛污染  德大舉追查
疑含三聚氰胺  印度禁止中國巧克力等進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