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欣賞技巧

跨進超凡脫俗的靈性世界

——鋼琴演奏家顧全專訪
馬天祥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3年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天祥報導)古典音樂是人類藝術的一大瑰寶。領悟古典音樂的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能給欣賞者帶來超凡脫俗、無與倫比的審美體驗。但也有人疑惑:是不是先要成為造詣深厚的音樂家、演奏家,才能一窺古典音樂所蘊含的神奇之美呢?

灣區華裔鋼琴演奏家顧全認為,古典就是經典,經典就是在民間流傳、經久不衰的作品。既然能夠在民間流傳,一定有其通俗之處。因此,古典音樂與普通人的生活體驗,並不是雲水相望,天各一方;「陽春白雪」不一定就會拒普通人於千里之外。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加上長期的欣賞體驗,普通愛好者也能夠領悟古典音樂的韻味和奧秘。

從教堂建築理解古典音樂

以宏偉華麗的歐洲教堂建築為例。顧全說,音樂和建築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歐洲自古希臘古羅馬至近現代時期,著名的教堂建築大多以圓柱型立柱作為承重支撐,而穹頂則為建築封頂而用。對應到音樂,和聲和旋律就像是組建樂曲結構的「立柱」和「穹頂」。

和聲通常又被稱為柱式和聲,它的音符常以縱向垂直的羅列為其排列結構的特徵。不論從視覺和聽覺都給人以強烈、直觀的縱向而厚重的音效。所以縱向柱式和聲直接對應了建築中起承重作用的立柱或木樁,起到支撐整個音樂框架,平衡調和各部份架構或各單元部份之間的比例尺寸等空間關係。

旋律通常在音樂中表現橫向流動的主題思想,扮演音樂的精神領袖。在柱式和聲的強有力支撐下,旋律在流動中抒發情感。所以水平流動的旋律又對應了教堂建築中的拱和穹頂。一個凝固厚重的立柱,搭配起伏錯落的拱頂,就像莊嚴雄偉的和聲撐起優美典雅的旋律一般。因而恰當地平衡好立面與平面的幾何關係,調和立柱與拱頂、壁畫與穹頂等之間的關係,才能造出一座雄偉的教堂建築。

在音樂創作中,音與音、音程之間、旋律線條之間,和聲聲部之間,段落及樂章之間、不同樂器間,都存在整體對稱和呼應的關係。單聽和聲,若主題空洞即不成音樂;單聽旋律,若缺少和聲的襯托及共鳴將使音樂流於乾癟單調。只有整體圓融好旋律與和聲之間的色彩、色差、色調、光影等層次的銜接和過渡,恰當地平衡好其中個體的比列尺度,才能達到旋律與和聲一體化、多維化的效果,才是飽滿和健康的音樂作品。

以巴哈的作品為例。顧全說,巴哈的作品一般有4~5個聲部,不同的聲部即是不同的旋律線條。不同的線條之間存在不同的色彩和色差,它們之間縱橫交錯,極為微妙。如何擺放色彩間的層次關係,如何做到悅耳、有立體感,平衡好不同的色彩和色差之間的關係,而不是讓人感覺在相互打架,像左手和右手在吵架。這種關係是一個好的藝術家需要平衡的,也是欣賞者去理解音樂的一個捷徑。

「古典音樂是一個極度精美考究的藝術綜合體。」顧全說,這個綜合體來源於古典藝術中的神學、美學、哲學、建築、雕塑、繪畫、舞蹈、文學因素。這些因素猶如DNA結構一般凝煉在古典音樂中,但凡學習任何一種藝術,都有助於古典音樂的欣賞。

《命運》交響曲和《月光奏鳴曲》的「三連音」

欣賞古典音樂,還離不開對創作者的時代背景和個人身世的瞭解。

人們熟悉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起步處的三連音加單音節奏,「噹!噹!噹!噹!」這樣的節奏形態代表著一種甚麼情緒?他為何不採取單音徐緩進行的形式,而要把這個節奏在短時間內壓縮成三連音加單音?顧全認為,這其實反映了貝多芬當時的一種特殊心態。

顧全說,貝多芬想帶給聽眾一種感受,一種充滿焦慮、緊張、衝突、鬥爭的能量。為甚麼他這樣做?宏觀上說,當時拿破崙侵略整個歐洲,德國正在反抗法國的侵略。貝多芬是一個民族英雄,自己的民族被異族侵略,誰想做亡國奴?誰不起那種抵抗的心理?那種節奏代表著貝多芬當時的愛國情懷。

微觀上說,貝多芬一生坎坷,無妻無子,早年喪母,父親酗酒,他過早的承擔起養家餬口的重擔。中年時,他的聽覺又嚴重衰退。對一個像貝多芬這樣的音樂家來說,最可怕的不是變成盲人,而是聽不見。對一個創作出的音樂被稱為「音樂聖經」的樂聖,失去聽力多麼可怕?顧全說在那種情況下,貝多芬沒有放棄,而是「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命運》起調中的三連音,正是他這種不屈服於命運安排的心態反映。

而《月光奏鳴曲》反映了貝多芬的另一種心態和境界。他在因聽力喪失而絕望、一度想輕生之時,看到一位彈琴的盲姑娘。「看到這位盲人尚能堅持對音樂的信仰和熱愛,貝多芬想,我為甚麼要輕言放棄呢?」於是,他來到盲姑娘身邊,創作出這首《月光奏鳴曲》。

這首曲子中起調處也是三連音,但與《命運》相比,這個三連音卻舒緩深沉,凝練沉澱了他對人生的新的思索。這裡,他更多的是一種寧靜的沉思,一種對不幸人生的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堅毅情懷。

顧全說,欣賞音樂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如果能夠對各門藝術有所涉獵,尤其如能理解建築藝術中的立面與平面的時空關係、對稱與不對稱藝術的關係,再加上對創作者的時代背景和人生經歷的瞭解,就可不斷提高自己的鑑賞水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 第一樂章(非常熱情的快板)充滿力量和柔美,同時有著強烈的音樂對比與強度。在曲式結構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鳴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創新手法也為後來的音樂流派奠定了基礎。音樂開始立即進入的小提琴獨奏、提前寫好而非即興演奏的華彩,以及樂章間的緊密連接以致觀眾幾乎無法鼓掌⋯⋯這些對於當時的觀眾都是很新奇的體驗。
  • 第一樂章,時而高潮迭起,時而如夢似幻,極具張力的色彩變化,猶如置身一場冒險,遊歷神祕與狂喜,盡覽沉鬱與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絢爛的終局。此曲充滿了布拉姆斯的創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風與別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為音樂長河中獨樹一幟的經典作品。
  • 這首完成於1877年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專門為大提琴和交響樂團所作。在當時的音樂界,音樂家們的品味早已從古典時期對精緻和規範的追求轉為浪漫時期對激情和戲劇性的渴望。
  • 這首著名的大提琴協奏曲為作曲家晚年時的作品。德沃夏克當時正任職於紐約國家音樂學院,擔任院長。儘管作曲家創作了非常多的曲目,他的好友, 大提琴家哈努斯·維翰也曾多次委託他為大提琴創作協奏曲,但作曲家一直對樂器的獨奏能力持保留態度。直到1894年三月,德沃夏克的同事維克特·赫伯與紐約愛樂首演了一首大提琴協奏曲,才深深打動了作曲家的心,使其終於決定為大提琴譜寫協奏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