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推翻理论 台清大发现最年轻原始行星盘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12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清华大学天文研究所团队,发现迄今为止科学界观测到的最年轻“原始行星盘”,并打破天文学界对“克卜勒盘”的理论。杰出研究成果被选为国际天文类顶尖期刊之一的《天文及天文物理学报》重点文章。

清华大学天文研究所副教授赖诗萍,以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太空研究所博士生穆美蓉(Nadia Murillo)率领跨国团队,利用全世界最大的次毫米波阵列(简称ALMA)望远镜,发现了迄今为止观测到最年轻的“原始行星盘”。

原始行星盘(Protoplanetary Disc)是围绕在“原始恒星”周围的浓密气体,被科学家认为是行星的“摇篮”,至于宇宙如何形成原始行星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研究团队利用ALMA望远镜观察位于“蛇夫座Rho星恒星形成云”内的三重原始恒星系统VLA1623(蛇夫座红外线卫星影像)。意外发现三重星的主星VLA1623A尚处于恒星形成相当早期的阶段,包覆在厚厚的灰尘与气体中。

经过精密计算,发现这颗原始恒星(VLA1623A)质量只有太阳的0.2倍,围绕周围的“原始行星盘”是天文学界迄今观察到最年轻的,比大多数理论预测的还要“幼齿”。

“克卜勒盘”是指围绕在原始恒星周围的盘状物,都遵守克卜勒行星运动定律,也就是离恒星较近的内行星,绕行恒星的速度比较远的外行星快。科学界原本认为“克卜勒盘”无法在恒星形成早期出现,清大团队却在VLA1623A找到相当大的“克卜勒盘”,如今该理论面临挑战。

这项研究成果,13日刊登于《天文及天文物理学报》,并获选为当期重点文章。◇

(责任编辑:明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