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順五在題為《中國憲改、政改及民主政治》的研討會上,提出「台灣的生存取決於大陸實現民主,只有大陸實現民主,台灣人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民主制度才能保留。」(左起:封從德、洪順五、蘭述)(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中國憲改、政改及民主政治研討會

硅谷民進黨領袖洪順五:台灣的生存取決於大陸實現民主

2013年02月26日 | 03:41 AM

【大紀元2013年0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馬有志美國加州南灣苗必達市報導)2月24日下午,在舊金山灣區由洪氏基金會和新唐人電視臺共同舉辦的題為《中國憲改、政改及民主政治》的研討會上,灣區民進黨主要負責人洪順五提出:台灣的生存取決於大陸實現民主,只有大陸實現民主,台灣人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民主制度才能保留。同為研討會嘉賓的原六四學生領袖封從德、希望之聲時事評論員蘭述對於大陸民主及與台灣的前途都有精彩的發言。

臺海問題一直是中國問題的關鍵。灣區民進黨主要負責人洪順五提出的「台灣的生存取決於大陸實現民主」,反映了民進黨部分人士一種積極的解決之道。原六四學生領袖封從德提出的和平、平等、民主、自治四原則,更是讓人心服口服。

洪順五:台灣生存最好的辦法

洪順五表示,台灣民主制度生存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陸也實現民主。臺灣人民經過了30、40年的努力,才辛辛苦苦建立起來了一個民主制度。有好東西就要與朋友分享,所以,臺灣人有現在這樣好的生活、好的制度,大家也希望大陸人也同樣能夠享受到。同時,只有大陸也實現民主,台灣的民主制度才能生存下去,這是一個最好的辦法。

他表示,現在,大陸對於臺灣動用武力的可能還很大,大陸想在臺灣強行實行不同的制度;如此,只有兩敗俱傷,臺灣的民主制度也就被毀滅,臺灣人民也不會屈服,必然反抗。大陸只有走民主的道路,讓臺灣人民有自主的權利,才有可能走向和平相處的未來。

他說,現在,臺灣有95%的年輕人不再覺得臺灣一定要獨立。過去,許多台灣人提出獨立,是為了反抗國民黨的一黨統治。如今,臺灣已經民主,我們原來的目標已經達到,只要大陸能夠走向民主,臺灣人也可以接受。

洪順五說,臺灣的經驗是,民主不是當權者賜與的,而是人民爭取來的。現在中共的改革走向民主是不可能的,因為其目地只是為了鞏固中共政權;所以,大家不要保有太多希望。

圖為《中國憲改、政改及民主政治》研討會場面。(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圖為《中國憲改、政改及民主政治》研討會場面。(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蘭述:文化是臺灣與大陸分離的癥結

希望之聲時事評論員蘭述表示,臺灣與大陸不能走到一起,除了制度層面的問題,也就是民主與專制的不相容以外,還有一個根本的不同,那就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文化。臺灣繼承了傳統的中華文化,而中共那一套是從西方來的共產黨的文化,這是臺灣人民覺得很不舒服、不願意與中共在一起的地方。以其說臺灣人民不喜歡中國,倒不如說台灣人民實際不喜歡的是中共。

他說,像臺灣、南韓、日本都是在東方文化的道統下,加入了平權的法則,實現了東方式的民主;美國是在西方文化裡,加入了平權的法則,實現了西方式的民主。以前,東西方文化中,對於知府都沒有明確的規範,現在加入了平權的法則,就是用來制約政府職能的。

蘭述表示,解決之道,也就是臺海長久的和平,只有大陸告別了中共,回歸中華傳統後,在民主制度的保證下,才能解決臺海的問題。

封從德:和平、平等、民主、自治是根本

原六四學生領袖封從德提出,不能迴避中國如果實現民主,臺灣會提出獨立這個話題,這也是許多大陸朋友們所擔心的。但是,只要實現46憲法,大陸與臺灣在和平、平等、民主、自治這四個公平的原則下,那麼,臺灣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封從德說,首先,必須是和平的,不可以採取武力戰爭的手段;第二,大陸與臺灣必須是平等的,不可以以大欺小;第三,必須大陸與臺灣都實現了民主,不能讓專制去取代臺灣;第四,必須讓臺灣人有自主、自治的權力。獨立不獨立,取決與臺灣人民自己的選擇,隨時都可以保留這樣的權力。

他說,如果在大陸實現民主的時刻,有人提出獨立,這樣只能讓中共從中利用,幫中共提出所謂「維護統一」來鎮壓民主。只有大家一起解決中共的專制,實現民主,才有可能實現獨立;但是,那時,大家都不想獨立了,要獨立也可以在46憲法的框架下,通過地區公投來實現。

(責任編輯:洪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