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頤和園遊記之三

人氣 28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2月27日訊】俗話說:「境由心生,物隨心轉」。這會兒,當我站在頤和園的飛雪之中,在欄杆處遠眺,禁不住想起李煜的那首《浪淘沙》來。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寫作的背景是李後主降宋後,被擄到汴京軟禁時所作,詞中表達了他對故國、和往日繁華的帝王生活無限留戀與現實中無奈淒涼的心境:而這首詞的作者捕捉了很多和自己心境相合的淒涼的自然景觀:寒雨潺潺、春色將盡、五更寒衾、孤單一人、暮色之中、無情流水、無奈落紅……。

讀罷此詞,一種悲涼由心而起。作者此時已經從九五之尊淪為極盡屈辱的階下囚,這種角色的變化,這種獨特的命運、遭遇,和生命中所歷盡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讓他刻骨銘心,至此繁華落盡,完全走入了另一個悲慘的境界中去了。

作者從亡國到他被毒死,這段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年,但他所有不朽的作品,卻都是在這時候寫的。這時他的詞己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沒有絲毫的雕琢痕跡。卻包含了一般人難以體會到淒涼情感。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很少有像李後主這樣的大詞家,在短短的一生中,從富貴榮華,貴為人君,最後卻是山河破碎,淪為囚徒。可是人生中的苦難和血淚,卻造就了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當然這一切並不是他所願意的。在這四年中,他的詞作有了劇烈之轉變,作者好像一下子從溫柔鄉中猛醒過來。從國破家亡的悲咽中猛醒過來。

可是這一切都明白的太遲了,作者不得不在「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之後,長歎一聲「別時容易見時難」。

可是這一切又能夠怪誰呢?李後主當初自己通宵達旦的歡娛縱情、輕狂無度的迷於聲色犬馬之中。還夢想著這一切可以永遠延續下去,可是好景不長,這一切的「美好」不但轉瞬即逝,且給自己留下了殺身的禍根。

那一刻,在北京的霧霾毒霾之後,身處頤和園的皇家園林之中,更能夠理解李後主國破家亡,繁華成空的悲哀。如今天垂異象頻頻,可是紅塵中的人們又有幾個人是清醒的呢?

人生如夢,世間繁華轉眼成空。

我的悲哀油然而生,如今那些身處在「紅樓惡夢」中的人們,被中共的無神論扼殺了所有了信仰的人們,他們不相信世間凡事皆有因果,不相信善惡有報,因而無惡不作、可悲的是竟然不知報應就在眼前。

難道我們也非要步李後主的後塵,非到了無法挽回的時候,才能夠清醒?

其實我們來到人世間,就像是一場短暫的旅行,天一亮,各回自己的家,可是我們卻把家給忘了,迷於紅塵的名、利、情之中,忘了歸家的路。

世間的一切繁華到頭來都會成空,哪怕你曾經是貴為天子或是王臣貴族。憑欄遠望的某一時刻,我們是不是能夠忽然的明白和了悟這一切的玄機?

憑欄遠眺,誰能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

相關新聞
沉靜:電影《頤和園》的真誠和不足
影評:頤和園──當自由與愛情都面臨死亡之際
【投書】華陰建造中國第二個頤和園
唐浩:頤和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