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過分依賴中國 外資撤離大陸轉往東南亞

人氣 25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君怡編譯報導)為避免生產來源的單一化和過度依賴中國的勞動力環境,一些西方和日本廠家正在將部份或全部設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廠,轉移到柬埔寨、越南、泰國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從節省生產成本角度看,在中國投資辦廠的優勢也越來越不顯著。

《紐約時報》報導,目前已有一些日本大企業競相在柬埔寨金邊經濟特區建廠投產,生產汽車電子線纜和手機觸屏。一些歐洲公司也接踵而來,在這裡建厂生產舞蹈鞋和高級超細纖維眼鏡盒。這些公司在金邊興辦工廠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減少他們對中國供應商的完全依賴。

一位在金邊工作的美國律師Bradley Gordon說,每隔幾天,他就會接到一些生產廠家打來的電話,表示希望將他們在中國大陸的工廠移到柬埔寨。

2012柬埔寨人均外商投資額 超過中國

1980年以來,除了1999年(亞洲經濟危機)和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外商在華投資呈逐年增長的勢態。然而去年,外商在華投資比以往減少了3.5%,總投資額為1197億美元。相比之下,外商對柬埔寨的投資在去年增長了15億美元,使柬埔寨的人均外商投資額首次超過中國。

同時外商對越南、泰國、緬甸和菲律賓的投資額也獲增長。

中國現勞動力短缺 生產成本優勢不再

《紐約時報》說,隨著越來越多外商企業進入東南亞國家,為當地的生產條件、環境和對工人待遇等方面帶來了顯著改觀。

Pactics是一家國際知名的比利時公司,生產超細纖維高級眼鏡盒。他們在柬埔寨建廠生產後,為當地員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福利待遇,包括為他們提供醫療保險、意外保險、教育費補貼和免費午餐等。儘管福利已經相當齊備,在當地僱傭一位工人的月總成本也不到130美元。相比同樣的福利條件下,他們支付給一位中國工人的月薪和福利是560到640美元。

然而目前柬埔寨工人的生產力普遍低於中國工人。拿生產眼鏡盒為例,柬埔寨工人的日產量比中國工人少15%到30%,但柬埔寨工人的生產效率呈逐漸趕上的趨勢。

Pactics公司總裁Piet Holten說:「我從不指望柬埔寨的生產力會趕上中國,但這裡的生產成本還不及中國工廠的1/3,而中國的生產成本只會不斷提高。」

日本美蓓亞集團(Minebea)為吸引柬埔寨當地工人,在金邊經濟特區的廠區建起了一棟現代化的職工宿舍樓,可容納2000人居住,及一棟大型娛樂廳。蒂芬妮(Tiffany)旗下的鑽石加工業也在金邊經濟特區,租建了一間佔地95000英尺的工廠,從事鑽石加工生產。

經濟區管理總監Hiroshi Uematsu指出,今年經濟區的工人數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達到2萬人,預計明年還會增加一倍,達到4萬工人的數量。

《紐時》說,目前在中國大陸建廠的優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中國工人的工資已經比10年前上漲了4倍;隨著中國一胎化政策弊端的逐漸明顯,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在中國社會日益凸顯。目前在中國,願意去工廠謀職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為箱包生產提供顧問諮詢的商人Tatiana Olchanetzky說,根據她的分析,將工廠從中國遷往東南亞國家後,所能節省的費用,數量有限,而且這些國家的供應鏈環節還未成熟,但還是有不少西方採購商將工廠遷出了中國,主要是為避免使自己完全依賴於中國市場,而且,Olchanetzky說,「這些公司認為繼續留在中國同樣存在風險。」

相關新聞
外電:三份報告直指中國硬著陸
華郵:北京兩大經濟支柱發展已達極限
美聯儲:中國經濟增幅至2030年或降至1%
中國遠洋等國企扎堆巨虧 鋼鐵業近「全軍覆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