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無罪 華裔如何預防及應對校園欺凌

人氣 56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加國有35%的11、13及15歲的兒童,曾於過去幾個月內,在學校遭受欺凌。在29個被稱為富有的國家中,加國排名第21。近日,新斯可捨省一名17歲少女瑞塔遭欺凌,最終自殺身亡的事件,令民眾大為憤慨,許多人都認為必須有人為她的死亡負責。
  
據加拿大公共衛生部資助的學齡期兒童研究(HBSC)統計資料顯示,47%的父母報告兒童遭受欺凌:在6-9年紀的學生中,6年級女孩遭受欺凌達22%、7年級女孩達33%,男孩達11-12%;到8、9年級時有所下降,女孩為18-19%,男孩則上升至11-18%。
  
心理學家認為,欺凌是指持續惡意地以攻擊性手段侵犯他人,以達致傷害或欺壓別人。欺凌使受害者產生痛楚,痛苦及極度不安。欺凌行為十分普遍,可是人們對其認知有限。欺凌問題影響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造成種種長期甚至終生的負面後效應。加拿大過去兩年已經有四名青少年因欺凌輕生自殺。

易成為受害者的特點

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社區心裏健康推廣負責人李綺芬指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身上都一些特質,強勢的欺凌弱勢的,跟森林裡的那些弱小動物容易被欺侮很類似。有的很傑出的孩子也容易受到欺凌。受害者往往與環境格格不入,經濟條件、生理缺陷,體重超標。語言障礙、溝通障礙,飲食習慣差異等而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容易受欺凌的孩子通常自信心較低,亦不懂與人交往,缺少朋友,不懂為自己建立平等的社交關係,對於欺凌者無招架之力。因為欺凌者絕不會找一個比自己強勢的人來欺凌的。
  
有2種類型的受害者,一種被動型的,此類受害者給人的印象是敏感、孤單、少朋友,又很安靜、內向,較為害羞,除了體格上是較為瘦弱外,或許有語言溝通上的困難,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自視甚低、被欺負了也不大可能會還手的樣子。這類受害者在多次反復被欺凌後,缺乏自信心,與社會孤離感更與時俱增;表現出來的就是更退縮、更孤立無援,這種惡性循環也造成了他/她更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還有為數較少的挑釁型 ,這類型受害者予人的印象是既焦慮不安、又常常作錯事惹人厭的;有的是活動力強、與周遭人的關係緊張,也容易成為被欺凌對象。

正視校園欺凌

李綺芬女士在工作過程中接觸過各種不同的個案,輔導家長應對孩子成長的各種問題。她表示,校園欺凌現象儘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因為社會和家庭環境的複雜性,每個個案都不相同。無論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他們的背後都有不同的原因。對新移民華裔孩子,由於環境的銜接沒有那麼順暢,加上各種複雜的原因,會存在被欺凌現象。
  
李綺芬表示,其實欺凌並不單發生在孩子中,在其他群體也普遍存在。原因是整個社會集體焦躁,人們的心態普遍不太平和,無疑會影響到青少年群體。當這種焦躁沒有合適的辦法疏通和解決時,就容易演化成暴力。李綺芬女士說,其實家庭暴力遠遠大於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現象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家庭環境的不和諧以及整個社會的不協調。
  
由於許多欺凌行為的發生是極為隱密、特別是心理上的不直接的欺凌模式,老師與家長都較難察覺,加上受害者、旁觀者也很少向師長報告,校園欺凌隱而不形,然而危害嚴重。因此老師與家長都應對其學生和子女多加留意,盡早發現問題所在。◇

========================

華裔父母需改變觀念

李綺芬說,養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養魚一樣,需要環境、溫度等所有的生態環境適合,魚才能健康成長。如果大環境合適,是不容易發生大魚咬小魚的情況。因此所有的父母都需要不斷的學習。
  
一個普遍現象是,孩子在學校受了欺侮,回家不敢跟父母說。因為擔心父母處理不當,導致事情更糟;或者受到責怪,受到二度傷害。有的孩子自認為被欺負是基於自己的錯誤,如長得較瘦小、健康欠佳、人緣不好、性格懦弱或反應遲緩等。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是一個失敗者,不值得別人幫助,害怕求助後會遭受到更厲害的報復;或者 害怕被父母或師長指責,希望「大事化小」,拒絕家長的協助。
  
李綺芬說,如果父母給予了孩子足夠的自信心,孩子與父母溝通良好的情況下,孩子身上散發出的信息不容易遭受欺凌。越是跟父母溝通困頓孩子,越容易受到欺凌。
  
李綺芬說,家長需要做的功課很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認識孩子的同學,尤其是與同學相處的狀況。建議孩子多邀請同學一起進行集體活動,增進友誼,平日多留意孩子在學校的社交狀況,與校方保持緊密的聯絡,多與孩子討論被欺負的原因及如何正確地渲洩情緒,不要輕易發怒。
  
家長應細心觀察,便可知道子女有否受到欺凌,是否曾欺凌別人。如果發現孩子情緒低落,不開心,不想上學, 害怕上學,或要求家長接送,改變原來的上學路線或交通工具。可能孩子在學校遇到麻煩。
  
家長需要陪同孩子選擇有益的電視節目及書籍,避免觀看有暴力性質的內容;教導孩子嘗試了解別人的想法,以理性、和平的態度處理個人情緒及人際衝突;婚姻暴力與家庭暴力可能令孩子產生暴力傾向,所以父母應以身作則,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氣氛。

欺凌發生之後 家長怎麼辦?

李綺芬說,一旦發現孩子遭受欺凌,應該妥善處理。華裔父母最困難的就是語言、風土人情方面的問題。許多父母刻意迴避自身的語言溝通困難,不去跟老師溝通。因此僅僅是英文很好還不行,最好能找到居住時間長,或者在學校做過社工的人士幫忙溝通。
  
也有的父母想簡單的解決問題。有的家長聽到孩子受到欺凌,馬上反應:「為甚麼要受欺侮,打回他,否則被人看不起。」另一種是:忍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綺芬認為,這兩種方法都不對。切勿教導孩子對施害者進行反擊或報復。因為你的孩子不一定適合反擊,對方也不一定吃這一套;同樣,對方也不一定吃「忍耐」這一套,他不會因為你的忍耐就改變行為。而是向孩子了解事情的詳細經過,並安撫孩子的情緒。
  
「 如果孩子的身體有嚴重的損傷,甚至情緒持續低落,考慮報警求助及向專 業的心理輔導員求助。通過事件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與人相處技巧。學習保護自己及拒絕別人無理的要求。必要時可改善自己言行舉止,勿成為他人侵害目標。」◇

========================

調整自我 適應新環境

李綺芬曾經在很偏僻的鄉下住過,她的2個女兒是學校裡僅有的華裔學生,那裏的學生都是本地白人,從來沒見過華人。孩子的語言根本沒有問題,但是麻煩還是來了。
  
她的女兒回家跟父母說,在學校每天被同學嘲笑Chinese flush(中國平臉),每天帶的午餐也被同學嘲笑為「很噁心」。
  
為了改善女兒與同學的關係,李綺芬本來打算做一些中國點心送到學校供同學們品嚐,結果發現完全沒有必要,並且馬上把孩子們中式午餐改為帶三文治。因為孩子面對是整個學校,不可能在短期內讓別人接受他們不熟悉的東西。只是在一些特別的日子舉辦聚會,讓女兒邀請同學參加,同時也讓孩子們去參加其他同學的生日聚會,並帶上冰淇淋蛋糕。從其他地方增進理解,然後慢慢交幾個朋友。
  
李綺芬說,當我們遇到抗拒時,不需要正面衝突。在一個強勢的環境裡,不要刻意強調自己的文化,推銷自己的文化,因為不是誰都能接受。在自然而然中、不經意中,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過早凋零的生命之花
  
2013年4月,新斯科捨省(N.S.)17歲少女瑞塔(Rehtaeh Parsons)因被性侵後又遭欺凌,在學校沒有提供有效幫助,警方表示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最終走上自殺之路。
  
2012年10月,卑詩省溫哥華15歲少女托德(Amanda Todd)長期遭受網絡欺凌、勒索和人身攻擊,希望尋求幫助,但沒有奏效,最終在家中自殺身亡。
  
2011年10月,安省渥太華15歲的少男詹姆斯(James Hubley),因難以忍受他人的欺凌等原因,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2011年1月,新斯科捨省(N.S.)15歲少女布萊恩頓(Jenna Bowers-Bryanton),因不堪網絡欺凌而自尋短見。

(責任編輯:岳怡)

相關新聞
反欺凌立法引爭議 麥堅迪被責過激
教育廳擬開闢教學新模式
安省2011年受爭議校規 被批管得太寬
維省統考報告出爐 學生成績優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