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徐悲鴻徒弟王農新書發表 家人追思

人氣: 80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 , ,

【大紀元2013年04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中國繪畫之父徐悲鴻是中國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常畫的奔馬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徵和標誌。徐悲鴻徒弟畫家王農亦以畫馬聞名,他被徐悲鴻讚為「王生多才多藝,天生藝術家」,視為得意門生。

中國繪畫之父徐悲鴻徒弟畫家王農最近辭世,她的女兒王蕾25日說,父親的作品「晨曦」從未公開展出,這是王農最喜歡的作品。(中央社)

王農在今年3月底逝世享年88歲,女兒王蕾延續他的遺願發表集結王農一生作品的新書「王農—觀想.寫意.大自在」,並於25日在台北舉辦新書發表會暨王農紀念展展出19幅代表畫作,王蕾接受記者採訪表示,「晨曦」是父親在馬年畫的作品,他特別滿意這幅畫,因為父親掛在書房裡,我們也特別有感情,這是第一次公開展出。王蕾也表示,將規劃成立美術館完整呈現王農的藝術人生。

王農畫馬-筆雄墨艷。(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王農生平

王農本名王立田,1926年出生於瀋陽,號「關外人」,少年時經過戰亂、顛沛流離,走過長城內外、黃河兩岸、大江南北、遍歷大漠風光塞上景致,爾後就讀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美術,師事徐悲鴻、李可染、李苦禪、李樺、吳作人。1949年從大陸渡海來台,一生活躍於藝術創作,1978年獲得台灣中山文藝國畫創作獎第一名,作品也曾獲巴黎東方博物館等國家博物館永久珍藏。

達摩過江。(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徐悲鴻慧眼識人 王農感激在心

「王農—觀想.寫意.大自在」第16頁提到,王農當年立志要報考北平藝專是看到招生報導旁邊附了一張徐悲鴻的照片,其背後的三隻大馬讓他入了迷,趕到北京時報名已經截止,他半夜找到教務主任,硬是拿到第二天參加考試的資格。

雲龍變化。(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王農考試時傻了眼,因為對國英算、物理化完全生疏,除了畫石膏像外,其他各科都只有零分。一週放榜後,王農在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在繪畫類考生中考了第15名,他簡直不敢相信,徐悲鴻校長接見錄取考生時,他問校長是怎麼被錄取的?

鍾馗捉鬼。(攝影:鍾元翻攝/大紀元)

徐悲鴻對他說:「那些科目教育部規定了就得考,但是不重要,我就看你畫的那張畫。只有藝術,不談別的,學科不重要。」接著又對他說:「我看你有藝術細胞。雖然你的成績不好,但你的術科不錯,很有天分。你不要辜負我。」

尋詩。(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無題。(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因為徐悲鴻關係,王農得以進入中國當年最高的藝術學府,徐悲鴻曾跟他說:「你可以離開我,但不要離開藝術。」王農在幾十年藝術之路中,不管是開畫展、接受訪問或參加學術研討,他總是將恩師對自己一生的影響和幫助掛在嘴邊,並為自己沒有辜負徐悲鴻,一生堅持走藝術的道路當作最大的光榮。

眺望。(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王農畫雞─野獸派。(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徐悲鴻重視嚴格的基本功訓練,規定素描為各科必修課程,他以最擅長的畫馬為例,讓學生對著馬的石膏像練習素描。在下筆之前,他以解剖學開始,教授學生如何正確瞭解馬的結構、肌肉、骨頭,動靜姿態的律動,甚至讓學生把馬的20多種姿態全都背起來,如此才能對馬具有客觀全面的認識,才能真正下筆畫馬。

蝦。(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仿齊白石蟹圖。(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對於徐悲鴻的馬寫實強,在肌肉、骨骼上下功夫,頭部刻畫清晰。王農說,「我的馬不是寫實,是寫意的。」王農早年向徐悲鴻研習畫馬、畫牛,雖是徐悲鴻大師的愛徒,卻在師承的影響下另闢蹊徑;他特別擅長畫馬群,氣勢磅礡,在粗放中展現精神,充滿想像力。


華容道。(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包公鍘美案。(攝影:鍾元翻攝/大紀元)

王農畫人物,瀟灑有神,他愛畫鍾馗、李白、達摩、文人高士等形象。他也熱愛京戲,在台灣的京戲是從大陸帶過來的風氣,蔣介石要求復興中華文化,對京戲很重視。王農因為自己唱戲懂戲,所以畫起京戲人物特別能抓住表現對象的特點和精神,讓觀者拍案叫絕,甚至忍不住跟著比劃起來。

六十年前你像我六十年後我像你。(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苦吟圖。(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王農的個性也風趣,喜歡開玩笑,有次做手術,躺在手術台上對醫生護士說:「各位,本人三生有幸,得了這個病,可以到這裡見識見識。」

江山如此多嬌。(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1985年王農獲法國「巴黎藝術家雜誌」及「巴黎國際現代藝術中心」共同評選為傑出畫作第一名獎,其藝術成就在海內外均得到極高評價,位在台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就曾於1984年為他舉辦個展,並收藏他的畫作多達18幅。

梅。(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蘭。(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菊。(象外樓國際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責任編輯:林詩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