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蔣公逝世38周年 侍從憶往 馬英九謁陵追思

人氣: 24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13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4月5日是先總統蔣中正逝世38周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此前出版《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訪問紀錄》,受訪的侍從人員口述與蔣公生活之親身經歷與見聞及蔣介石人世最後一晚雷雨大作天出異象 。5日上午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率副總統吳敦義與黨務主管,前往桃園大溪慈湖謁陵,表達誠摰地感念及追思之意。

蔣中正先生繼志承業,亦以收復臺灣為不渝之職志。圖為民國13年(1924年)6月與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軍校合影。(翻攝:林伯東 / 大紀元)

蔣公犧牲奉獻領導北伐與抗戰

浙江省奉化縣人王正誼擔任蔣公機要祕書,他佩服蔣公領導北伐與抗戰說,北伐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蔣公下決心犧牲奉獻。1926年9月,蔣公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身份宣誓北伐,直到1928年底,東北張學良歸順國民政府,北伐才算成功。

王正誼(右)擔任機要秘書,在總統府中與蔣中正總統合影。(翻攝:鍾元/大紀元)

王正誼強調北伐很不容易的,那時黃埔學生才幾千人,蔣公不到3年就把中國統一了!蔣公的功勳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誰能夠做得到?抗戰時,日本都已經打到獨山了,他還要守,就算到西康,打到最後一兵一卒都要打到底,這種精神很難能可貴,打贏這場戰爭很不容易,他覺得蔣公真是偉人。

[[9]]

蔣公在大陸時,聲望兩次達到中華民國歷史巔峰,一次是在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南京全城陷入一片瘋狂,所有的鞭炮都放光了,南京包括平時規規矩矩的學生,都跑上街上歡呼跳舞,簡直是瘋狂。第二次是在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日本投降時,當時重慶也是陷入瘋狂。圖為南京市民放鞭炮到機場迎接蔣介石。(網路圖片)

蔣公聲望兩次達歷史巔峰

浙江省鎮海縣人竺聯庭於1947年10月擔任上尉侍衛官隨侍蔣公身邊,他談到對日抗戰期間,蔣委員長的想法是「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先鞏固好,再對外打。但共產黨主張先攘外,要求先抗戰,圖藉抗日來壯大自己,用「攘外」來戲弄國民黨。

1936年12月發生西安事變,張學良等人要求蔣委員長「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當時揹著先生逃離房舍到後山的人是副官蔣孝鎮,可惜,後來還是被張學良底下孫銘九的部隊圍困請出。

1966年2月,侍衛長郝柏村(右一)隨扈蔣中正總統(右三)接待甫當選韓國總統朴槿惠的父親韓國總統朴正熙(左一)。(翻攝:鍾元/大紀元)

1965年起擔任蔣介石侍衛長6年的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表示,蔣公是中華民族的偉人。他說:「蔣公在大陸時,聲望兩次達到巔峰的場景,我都看到了。」 郝柏村表示,蔣公在大陸時,聲望兩次達到中華民國歷史巔峰,一次是在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時,當天晚上他剛好在南京,全城陷入一片瘋狂,所有的鞭炮都放光了,市民百姓,包括平時規規矩矩的學生,都跑上街上歡呼跳舞,簡直是瘋狂。

「抗戰八年,蔣公憑著堅持到底的意志,率領全國軍民打到最後,贏得勝利,這是他一生最大的貢獻。」郝柏村說,八年抗戰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打敗日本,贏得世界各國的敬佩,也提升了中華民族的地位。所以,中共宣稱他們領導抗戰的說法,他完全沒辦法接受。

「蔣公達到歷史巔峰的第二次是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時」,郝柏村說,當時重慶也是陷入瘋狂,他站在馬路邊,目送蔣公坐車駛過重慶街頭。這一刻可以說是他一生最光榮的時刻。

毛澤東感謝日本侵略
 
據毛澤東私人醫生李志綏寫的《毛澤東回憶錄》裡面有毛澤東的話:「我們要感謝日本:沒有日本侵略中國,我們就不可能取得國共合作,我們就不能得到發展,最後取得政權」。 毛澤東為甚麼要感謝日本侵略呢?在抗戰之初,毛澤東對八路軍要求「七分發展,二分應付(國民政府),一分抗日。」而紅軍從抗戰之前的「兩萬人馬,1萬2千桿槍,所佔面積是3個縣」。因為日軍的到來,毛澤東借抗戰之名和趁抗戰之機已發展到了130萬正規軍,110萬民兵,所佔地盤有1億多人口的生活土地,印證了「七分發展」之說。

蔣中正主席前往南京中山陵,竺聯庭(右三著黑衣者)等侍衛人員在旁隨護。(翻攝:鍾元/大紀元)

國共戰爭 匪諜劉斐潛伏洩漏軍機

竺聯庭表示,1945年8月,美國駐華大使賀爾利調停國共衝突,蔣公邀請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到重慶會談。12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命馬歇爾擔任特使,來華調停國共衝突。國共雙方協調了好幾次,常常是我方遵守協議停戰,共軍卻還是照打,輸了才停。恢復元氣就再打,也就是邊談邊打,趁機坐大勢力。事實上,不論和談多少次,國共內戰從沒有停過,從抗戰勝利到撤退台灣,雙方一直在打,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有,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蔣公在軍事方面有其獨到之處」,竺聯庭舉例,他到軍事幹部訓話時說:「抗日近山,剿匪近水。」抗戰期間我們盡量往內陸撤退,日本人沒有那麼多兵力,打不到重慶,所以抗日近山。而當時共產黨只擅長地面作戰,但我方有海軍和空中優勢,如果撤退到台灣來,因為近水,共產黨就打不過來,所以剿匪近水。

1947年7月,國民政府發佈「動員戡亂令」,1948年5月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正式展開剿匪行動。蔣公在南京官邸地圖室討論、指揮戰事,裡面有一幅很大的中國地圖,包括國防部作戰次長劉斐、相關機要參謀人員都會參加。當時沒有人知道劉斐是匪諜,到台灣來才知道,劉斐把國軍的作戰計畫和相關情資通知共產黨,導致消息走漏,國軍空襲行動事先被共軍掌握。

1945年8月24日中華民國政府主席蔣中正於《聯合國憲章》簽署典禮簽字。(網路圖片)

退出聯合國見證蔣公心情

應舜仁1946年起擔任蔣公侍衛官回憶,1971年10月26日,我們隨侍蔣公到大溪賓館,那天聯合國通過中共入會的消息,美國通知外交部急報,武官來向蔣公報告,中共正式加入聯合國,我們退出聯合國了。蔣公聽了,把鴨舌帽摘下來一甩,丟到地上,憤怒的眼淚不自主地流了出來!應舜仁表示,這是我們跟在蔣公身邊,第一次親眼目睹他掉眼淚。他悲慟、傷感,可想而知。

應舜仁說,諸葛亮有句話:「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蔣公對法統相當堅持,後來由於國際局勢的演變,他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在聯合國的位置,就這麼給毛澤東拿去了,心理當然非常不甘心!

2000年3月18日,蔣夫人宋美齡103歲嵩壽在紐約官邸與胡浩炳合影。(翻攝:鍾元/大紀元)

蔣公一生最憎恨共產黨

江蘇蘇州人胡浩炳的三叔是蔣中正總統的攝影官胡崇賢,他在1952年擔任侍衛室侍從人員,之後擔任蔣夫人專屬攝影官說, 他接觸的蔣公跟夫人,都是非常節儉,一生真的是清清白白。尤其是蔣公,他身上沒有錢,衣服破了補過後照穿,皮鞋不穿新鞋,舊的好走路,他的東西並不考究。 雖然當了總統,過的是一介平民的生活,吃過晚飯,他在官邸院子散步走路,看到院子裡開了許多燈,他就罵了:「開這麼多燈做什麼,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他 也提到,蔣公一生最憎恨的就是共產黨。

1953年9月,美國參議員諾蘭夫婦訪華,蔣中正總統伉儷在士林官邸門口歡送,右一為張欣超。(翻攝:鍾元/大紀元)

浙江紹興人張欣超擔任總統府侍衛,他說,蔣公每天禱告時,內容就是要反攻大陸、拯救大陸同胞……,洗澡時,他在浴缸裡泡水,同樣掛念著反攻大陸,尤其是1962年大陸逃亡潮時,因為他知道共產主義是奴役人民生命的,所以要拯救大陸同胞於水深火熱之中。 他說,國共鬥爭並非蔣公跟毛澤東兩個人的私人權力鬥爭,主要是雙方的理念不一樣,蔣公不要人民被共產黨奴役。

1946年10月25日,蔣中正伉儷於台北中山堂接受民眾歡呼。(翻攝:鍾元/大紀元)

在郝柏村心目中的蔣公是中華民族的偉人,他強調,失去大陸政權之後,很多人跑到國外避難,但蔣公來到台灣,與台灣共存亡,最後把台灣守住,為中華民族帶來憲政民主。如果那時候他跑到國外,哪有今天的台灣?台灣有誰能夠擋得住共產黨?

郝柏村說,在台灣很多人誤以為蔣公反對民主,我們可以從他推動制訂的憲法來判斷他是否民主。1946年,國民大會代表在南京制訂的憲法,是公認最進步、最 民主的憲法,蔣公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最忠貞的信徒,他遵照國父遺囑領導國民黨,在軍政、訓政之後,推動制憲,進入憲政時期,沒有像毛澤東領導共產黨那樣專 政。來到台灣,他堅持一面反共,一面行憲,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民主步驟。

《蘇俄在中國》中文版。(翻攝:鍾元/大紀元)

蔣公預示共產主義必然崩潰

湖南湘潭人楚崧秋曾為蔣公侍從秘書,他認為在中華民國歷史上,甚至在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上,蔣公恐怕是最堅持反共的人,說不定是百分之一百零一也說不定。《蘇俄在中國》書中他殷切奉勸享有自由 的國家,誠心接受作者所提警告,「任何同意和共黨從事商談的政治家與國家,實無異為本身自由自掘墳墓。」「而拖延不決的談判乃是共產黨的一種作戰方法。」

1970年12月22日,蔣夫人與蔣中正總統泰夫人百齡紀念會中,接待楚崧秋夫婦(左一、二)。(翻攝:鍾元/大紀元)

楚崧秋表示,1991年蘇俄解體,東歐共產政權接二連三垮台,印證蔣公所說共產主義最後必然崩潰的預言。雖然今天已經沒有幾個人真正去研究他的言論、著述,甚至連他個人都迭經汙辱,刻意淡化,乃至否定,但當年真知灼見,永遠不會被泯滅!

郝柏村表示,當毛澤東在大陸掀起文化大革命時,蔣公在台灣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保存中國傳統文化、孔孟思想。如今蘇聯共產黨早已垮台,中國大陸實行的也不是什麼共產主義了,所以反對共產主義沒有錯。

1957年11月12日,蔣總統伉儷與經國先生巡視花蓮中部橫貫公路。(翻攝:鍾元/大紀元)

蔣公人世最後一晚 雷雨大作天出異象

侍衛官郭斌偉回憶,1975年4月5日,蔣公在離開人世當天早上,蔣經國早晨照例定省,談到當天清明節,蔣經國要去觀音山探望前安全局局長陳大慶墓,並詢問父親睡得好嗎?蔣公連答兩個「好啊!」,要蔣經國早點去。

1970年10月14日,蔣中正總統伉儷在中興賓館陽台與家屬、親友歡聚。(翻攝:鍾元/大紀元)

但蔣經國轉身準備離去時,蔣公又把他叫回來說「你你你……」有如椎心泣血似的。蔣經國馬上回頭,蔣公說「你……以後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蔣經國回答:「阿爹,我會啦!」郭斌偉說,當時蔣公自己的身體也不好,這邊插了針、那邊掛東西,還這麼關心兒子,真是天下父母心。「我在旁邊聽到他們對話,心裡很難過,一陣酸楚,眼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

蔣中正總統逝世後,侍衛官郭斌偉(左一)與鄭敦浦(右一)為總統蓋棺,家屬左起為:蔣孝武、蔣經國、蔣宋美齡、蔣緯國。(翻攝:鍾元/大紀元)

1975年,蔣公在辭世前手書了「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幾個字。4月5日他因突發性心臟病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郭斌偉說,蔣公在離開人世當天白天還是晴天,傍晚過後,突然雷聲大作,閃電不斷,下起傾盆大雨,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天氣,非常不可思議。當天晚上,蔣公在睡夢中平靜過世,整個醫療小組都在一旁待命,可以說是平平安安壽終正寢,應該是一點痛苦也沒有。

蔣公遺囑

自余束髮以來,卽追隨 總理革命,無時不以 耶穌基督與 總理信徒自居,無日不爲掃除三民主義之障礙,建設民主憲政之國家,堅苦奮鬥。近二十餘年來,自由基地日益精實壯大,並不斷對大陸共產邪惡,展開政治作戰;反共復國大業,方期日新月盛,全國軍民、全黨同志,絕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懷憂喪志!務望一致精誠團結,服膺本黨與政府領導,奉主義爲無形之 總理,以復國爲共同之目標,而中正之精神自必與我同志、同胞長相左右。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爲余畢生之志事,實亦即海內外軍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職志與戰鬥決心。惟願愈益堅此百忍,奮勵自強,非達成國民革命之責任,絕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毋忽。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1975)三月二十九日秦孝儀承 命受記。
蔣宋美齡 嚴家淦 蔣經國 倪文亞 田炯錦 楊亮功 余俊賢

馬英九總統(中)等人在慈湖陵寢謁陵時神情肅穆(攝影:徐乃義/大紀元)

馬英九與吳敦義赴先總統 蔣公陵寢恭謁

5日是先總統 蔣公逝世38週年紀念日,馬英九總統上午偕同副總統吳敦義前往桃園縣大溪鎮慈湖陵寢恭謁。上午十時正,總統抵達慈湖陵寢,並以主祭人身分在先總統 蔣公陵寢前獻花及行三鞠躬禮,隨後俯首追思。禮成後,總統與副總統進入陵寢區,在 蔣公遺照前表達哀思,場面莊嚴肅穆。


(視頻:不朽的光榮—— 偉大的中國衛國戰爭:
1945年8月,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歷時14年艱苦卓絕浴血抗戰,採用白崇禧上將率先提出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迎來了近代歷史上最偉大與榮耀的時刻。)


(視頻:1945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日,日軍在北平故宮前投降:
中華民國首任國防部長、抗日持久戰最高戰略制定者、國軍多場重大戰役策劃部署指揮者白崇禧上將親臨現場監督。北平十萬餘民眾與美、蘇、英、法代表觀禮,激動高呼「中華民國萬歲」、「中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勝利萬歲」,聲震屋瓦,響徹雲霄。)


(視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1970年在台灣陽明山中山樓的演講:
中華文化無人可以毀滅,中共獸性不相容。蔣總統說:大陸奸匪毛賊的罪惡獸性,乃是和我們三民主義中華文化內聖外王的道統,絕不相容的。人人要做反共倒毛的革命先鋒,人人要做文化復興的前導。一齊來鞏固德性,發揮潛能,以實現三民主義新中國的理想。)



(視頻:《一寸河山一寸血》(19) 蔣中正不屈不撓 砥柱中流——
1938年,在中華民族和整個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蔣中正以他個人超凡的毅力、勇氣與志節,不屈不撓,堅韌不拔,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國脈如縷的八年浴血抗戰中苦苦支撐,砥柱中流,直到奪取最後勝利。)


(視頻:《一寸河山一寸血》(14)徐州會戰(下) ——
1938年,血戰台兒莊,蔣中正親臨視察,白崇禧助李宗仁獲抗日首場大捷。


(視頻:《一寸河山一寸血》29 —— 歷史的血跡:
抗戰期間,國軍堅持敵後游擊戰,毛澤東和中共表面上擁護蔣委員長和國民政府抗日,背地裡對日軍游而不擊,破壞抗日,乘民族危難發展壯大中共實力。 )

(責任編輯:李曉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