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訪:馬建閻連科談中國荒誕現實與文學

人氣 25

【大紀元2013年05月23日訊】(BBC)在今年倫敦亞洲之家舉行的亞洲文學節上,來自中國大陸和居住倫敦的兩位華裔著名作家週二(5月21日)晚上的對話,吸引了許多關注中國現實與文學的英國人和旅英華人的關注。

BBC中文網在對話開始前分別採訪了這兩位作家。

真實的荒誕社會

對話的主持者英國《獨立報》文學編輯BoydTonkin把來自北京的著名作家閻連科和旅英作家馬建稱為兩個「中國文學界最勇敢的聲音之一」,他們筆下的中國並不是官方表述的經濟飛速發展的中國,而是一個外部世界無法想像的底層民眾的中國。

馬建和閻連科的對話是關於各自在新書中涉及的中國許多地區殘酷執行計生政策和中國當代社會對權力與財富瘋狂追求的荒誕現實

獲今年布克獎提名的閻連科在寫作許多作品時採用了荒誕手法,他的代表作《受活》——英法譯本名為《列寧的吻》——甚至被一些評論家稱為中國的《百年孤獨》。

閻連科告訴BBC中文網,他不太贊同把他的作品與夢幻小說聯繫一起,但由於中國目前的社會現實是他所稱的「前所未有的複雜與荒誕」,所以也許只有採用這種中國式的荒誕創作手法,才能達到真正反映中國社會現實的目的。

在英國多次獲文學獎的旅英作家馬建以計劃生育政策為主題的新書《陰之道》的英譯本《TheDarkRoad》剛出版,眾多書評中包括不少對他書中的描述太暴力太血腥的批評,一些英國人甚至不相信這樣的事真的會在中國的現實中發生。

馬建對BBC中文網解釋說,這種批評可能源於許多英國人傾向於閱讀比較輕鬆、與自己的生活脫節不太大的作品,他在《TheDarkRoad》中描述的墮胎、強姦、生孩子時的死亡等,對於西方讀者來說可能過於黑暗,無法看下去。

但馬建說,他在去中國實地訪問時所接觸的那些中國農村婦女中,有許多就是被強姦、被強迫墮胎、被離婚、或者在生孩子時死去的,而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的西方讀者很可能不會理解這樣的真實。

西方與東方

面對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背景的西方讀者,如何讓他們超越這些文化與歷史的差別,超越語種、語境的不同,真實的瞭解一個非宣傳中的中國呢?

顯然,每一個希望進入世界文學舞台的華人作家都不會放棄與西方讀者的溝通和互動。在馬建的經驗,創作完成後,小說就歸於公眾,讀者會對作品產生完全不同的詮釋,甚至與作者創作本意完全反向的理解。

馬建與西方讀者的溝通主要通過在各地的文學活動和閱讀及回覆讀者來信,而那些把中國文學作品看作是政治表述的西方讀者對小說中描述的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物的同情,對馬建鼓勵很大,他認為只要讓讀者內心產生共鳴,就可能對中國的社會產生一些積極影響。

而對於一個英文字母都不認識、一句外語都不會的閻連科,這種溝通與互動主要依賴於譯者。他充滿感激的說,他很幸運,無論是英譯本還是法譯本,他都遇到了很優秀的翻譯,這些譯者良好的文學修養,使他小說中的信息被準確的傳遞給了西方的讀者。

閻連科還告訴BBC中文網,他非常意外的發現,很多國外的讀者對中國小說的理解程度遠遠超過中國讀者,比如他描述1950年代中國大災難的小說《四書》,中國讀者看到的永遠是故事內容中的政治意義,但今年在法國出版時,法國的讀者卻能理解他小說中的藝術含義和創作方式。

無所不在的政治

中國無所不在的政治影響著中國的作家和創作,這是馬建和閻連科一致認同的觀點。馬建認為,在中國,食品、水和空氣都是政治,在這樣一個國家,作家是不可能逃避政治的,因為政治是他們生命的一部份。儘管文學沒有改變社會的力量,但它能用作家所表達的政治思想和哲學來影響讀者,最後改變社會現實。

閻連科則認為,雖然文學不能逃避政治,但它遠遠高於政治,對於一個已經在觀念和人心上都變異到極其荒誕程度的今天的中國,人們可以稱一個用性勾引敲詐貪官的女人為「反腐英雄」,可以嘲笑貪污一百萬元的官員被抓是他太無能,反映如此荒誕現實的文學是遠遠超越政治的。

在對話中,馬建和閻連科被英國聽眾問及,為甚麼共產黨政府,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前蘇聯共產黨都那麼害怕文學和小說?斯大林和毛澤東都曾嚴厲打擊文學家和知識份子。

馬建認為,共產黨害怕作家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作家有思想,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共產黨極權政治的中心是要統一民眾的思想,不容人們獨立思考,許多作家因此被鎮壓,被招安,但仍然有作家還在發出自己的獨立聲音。

閻連科卻不贊同馬建的說法,他認為,並不是共產黨害怕作家,而是作家害怕當局,據他的瞭解,在中國,幾乎沒有作家是不害怕權力的,這也是中國文學至今不能在世界文學中占重要地位的原因。

閻連科說,中國文學迄今為止不能走向世界,並不是中國作家沒有才華,而是沒有勇氣。他表示,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作家,他在寫作時只考慮兩個字:真實——中國的真實,而這種真實是人們在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的中國媒體上看不到的。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廖亦武PK莫言 喪歌與讚歌隔空對決
廖天琪評廖亦武與莫言:文學與政治無法切割
還學文:莫言的「文學素質」?!
仲維光:在文學和歷史的經緯線上(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