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學會正視矛盾

文/ 於魯西
font print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5月29日訊】還在青少年時候,我的兒子Daniel就已經可以應對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而我本身是在30歲以後才明白如何採用明智的方式面對問題。在Daniel的成長過程中,我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會他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際關係。如果您已為人父母,我希望您也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著手幫助他們。

因為家庭環境、個性和興趣的不同,每個人生活中都難免經常會遇到大大小小的矛盾。家長教育孩子時,通常會要求他們遵守社會準則(比如在學校要好好學習),但是很少有家長會對孩子的人際關係感興趣。其實,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對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

我自己從幼年到青年時期,因無法正面處理與別人的矛盾衝突而曾飽受痛苦,一樁衝突有時需要好幾年來緩衝和化解。如果沒有找到根源清除矛盾,不知何時這種令人心煩的苦惱就又會返上來。也因此當我走過難關,也有了孩子後,我發願不要讓兒子走自己的老路,特別努力在心智方面幫助他學會健康成長。

矛盾令人更好地認識自我

一般人都不願意看到孩子承受痛苦,也很難從根本上接受這種「痛苦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必要的」觀點。其實我們在每次矛盾發生後反思一下,都會發現衝突與雙方的個性和脾氣有關。也因此,我覺得矛盾或者衝突可以讓人更好地認識自我,體會到改正自己言行舉止的必要。

衝突中多找找自身錯誤

因為人性中的自私和維護自我的弱點,我們更喜歡也習慣於把錯誤推給別人,尤其當我們覺得自己受到傷害時很難客觀、寬容的看待問題。但事實上,衝突的雙方都負有責任。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女子自我防衛」課程中,老師會教女孩子改變姿勢和走路的方式,以減少心術不正人的侵犯,為甚麼呢? 因為發生這類攻擊事件時,除了侵犯者負有責任,受害者可能也有責任。

學會後退一步 海闊天空

作為父母,教給孩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矛盾面前要後退一步。真正領會和體悟到這一點,要花費多年甚至一生的時光。比如,在孩子抱怨時或者表現有甚麼不足時,家長們要以積極傾聽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思考並解決問題。可能孩子會隨時隨地要傾訴自己的苦惱,家長應該把聆聽作為首要的事情來對待,必要時甚至可以放下手頭的工作。

當孩子傾述時,家長可以用一些諸如「你現在是甚麼樣的感受 」、「你當時是不是很生氣 」等問題來幫助他表達自己痛苦、悲傷或者憤怒的情感。一旦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小朋友就會漸漸平靜下來。這時候,就可以和他一起看看衝突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時候,家長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要後退一步。比如「Daniel你還記得嗎,Louis不願意把他的踏板車借給你。當時你不高興,現在呢剛好相反,是你不願意把東西借給別人,對此他會怎樣想呢? 所以,要麼你開開心心的把玩具借給別人玩,或者呢你也可以接受別人不借東西給你玩,是不是? 」

接受人與人之間有差異

包括孩子在內,人的行為與氣質脾氣有關,所以不同態度在不同環境下就會引發相應的反應。矛盾過後,當孩子平靜下來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理解發生衝突的小朋友為甚麼會有那樣的表現,這也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說「Louis不願意把踏板車借給你玩,而你強行搶過來,他很生氣就打了你,所以你不應該不尊重別人的意見而只想著要玩踏板車。」

反過來呢,如果是Louis把Daniel的玩具搶過去玩,這時家長就要站在另一角度上讓孩子後退一步的角度,讓Daniel明白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不要因此就對Louis產生不好的想法。就這樣從多角度,家長慢慢地教會孩子正面處理衝突。隨著時間的推移,理解別人和讓自己後退一步的心態,可能會讓孩子受用終生。

身為家長的我們,自己首先要有這種理解別人和後退一步的處世方式,身教加上言傳,對孩子來說更有說服力,您願意試一試嗎?

(責任編輯:德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為世界衛生組織提供自殺數據的39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是惟一一個報告女性自殺率高于男性的國家。發達國家的男性自殺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而我國的女性自殺率卻比男性高出26%。
  • 人心不會熄滅,但它可能蒙上灰燼而不再燃燒。灰燼本來是燃燒的產物,但它反過來又抑制了燃燒。撥開灰燼,你會看到重新燃燒的人心。——作者手記
  •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門廣場,對中國和共產党的歷史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義。天安門是中國兩种文化——封建統治階級的上層文化和人民大眾文化的匯集點。尋求正義和要求申冤的中國人經常來到位于紫禁城入口處的天安門向皇帝請愿。1919年5月4日,民族主義者在這里舉行了游行,最終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五四運動才產生了中國共產党。可是當共產党領導的,不、就是共產党的政府,通貨膨脹和隨之帶來的經濟緊縮;貪官污吏肆虐,官倒削脂民膏。不愿看到國家危亡懮國懮民的大學生們再次來到天安門廣場,苦苦哀求、甚至絕食僅僅要求的只是政府懲治腐敗,打擊官倒,淨化領導人隊伍。可在鄧小平垂帘听政的中國政府給予的回音卻是……
  •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的愛情理論有個有趣的名字—愛的三角理論。說的是可以將愛解剖成三個成分,激情,親密,承諾和決定,每個成分居於三角的一角。那麼它們的各種組合可形成八種形態的愛的關係。第一種是無愛的愛,就是說三個成分都不存在的關係;第二種只有親密沒有其他兩者,比如喜歡之類的友情;第三種只有激情沒有其他兩者,一種癡迷,狂熱的愛;第四種叫空洞的愛,因為只有承諾和決定沒有火和水的實質——激情和親密;第五種親密加激情,就是我們常說的浪漫的愛;第六種親密加承諾,伴侶式的愛;第七種激情加承諾但沒有親密;第八:三者占全——完美的愛?羅伯特的劃分精細入微,令人浮想聯翩,比如這第一種無愛的愛會是怎麼樣呢?絞盡腦汁我想到一種:那些革命年代,將一個資產階級的大家閨秀強行許配給一個不識字的殘疾的農民兒子,大家閨秀一心想著逃跑;第四種:伴大款的啊,也許還有許多許多的中國的“正常”婚姻;但這第七種呢?有些夫婦在一個婚姻研究中報告說,他們性生活令其消魂,但他們彼此間沒有默契,理解,欣賞,感激,他們不會離婚,因為還有另一個經濟原因了;第二種則如一夜情。第八種:完美的愛情,但是我們能想像完美的愛情在現實中是什麼樣嗎?
  • 1942年秋,我出生在重慶北碚李子壩的半山新村(1)。
  • 跟隨竹天到了他父母家,我開始過上了一段背景離鄉舉目無親的生活,我自小的生活經歷沒有教會我察言觀色的本事,在待人處事上實在是愚笨得不可想像,這使我著實吃了不少苦頭,但現在想起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痛苦的本身恰恰證明了我還沒有被世俗的圓滑埋沒了自己僅存的一點純真,那是真正的自己。
  •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敬天信神、相信善惡有報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即使那些沒有明確信仰的人,也相信「老天爺」的存在。傳統上中國人遵循神佛、聖賢的教誨而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人們對天、地、人的態度是恭敬、謙卑的,整個社會通過禮儀來規範。
  • 學中文 提升個人競爭力 全球興起一股中文熱,據估計到二零一零年,將有一億人以中文作為外語來學習。中文教師在美國社會越來越搶手,甚而提升了華裔保母的身價。中文何以有如此的魅力? 《新紀元周刊》第四十五期封面故事探討了此問題。科學研究發現,學習中文有益大腦的開發,提高個人的智商,並強化學習能力。在這方面的效果上,正體字又優於簡體字。 法國媒體曾報導學習中文的十大理由,鼓勵法國人學說中文。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稱中國字為「思想的文字」,漢字的種種型構中,含有哲學工夫(Philosophische Arbeit)在其中。 「二十年內,中文將成為非常重要的語文。」這是因為國際社會窺覬十四億華人潛力雄厚的市場;面臨全球化諸多難題,回頭尋求中國古老文化中的智慧。該期封面故事共七篇文章,轉載如下: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評論